字词 | 蒙古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古文学 蒙古文学menggu wenxue指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文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蒙古文学的主导倾向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受苏联文学影响较大,使文学密切地为革命和建设服务。20年代只有游击队战士创作的一些诗歌和故事。30年代初文学取得了长足进步,纳楚克道尔基(1906—1937)是30年代文坛主将,他的小说《浩泌夫》和《年节与眼泪》、诗《我的祖国》、剧本《三座山》具有很大影响。其中《我的祖国》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三座山》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牧民为争取自由的爱情与封建贵族进行的斗争,长时期上演不衰。30年代另一个重要作家达木丁苏伦的中篇小说《被抛弃的姑娘》描写了一个被抛弃的姑娘在解放后当家作主的故事。策伯格尔德对蒙古文学的贡献仅次于纳楚克道尔基和达木丁苏伦,他的《牧童乃当》是蒙古最早的优秀的中篇小说。 ☚ 黑非洲文学 川端康成 ☛ 蒙古文学 蒙古文学蒙古人民共和国文学。始于20世纪初,其奠基人为达·纳楚克道尔基与策·达木丁苏伦。1929年蒙古成立作家小组。30年代初,二人的小说、戏剧创作成为新蒙古文学的初步实绩。策伯格米德(1915~ )的《牧童乃当》是蒙古最早的优秀中篇。那木达嘎的剧本《群狼》也有较大的影响。40年代国防与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历史题材也常为作家选用。策伯格米德的《在墓旁》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长诗。战后文学有新的变化,形式和题材趋于广阔、多样,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与现实生活的创作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洛德依当巴 (1917~1978) 的《在阿尔泰山上》是现代蒙古第一部长篇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一支地质勘察队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工农业建设的作品有朝依吉勒苏伦的《汽笛的回声》和图都布的《游牧和定居》、奇木德的《春秋》等。仁亲(1905~1975) 的长篇三部曲《曙光》(1949)规模宏伟、涵盖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战后一批新诗人涌出,被称做诗坛明星的盖达布 (1929~1979)创作了长诗《霍尔罗·乔巴山》和30余部诗集。战后新戏剧也有很大发展,敖伊道布 (1917~1963)创作了蒙古第一部喜剧《说谎大王》,其剧本《路》与《朝乐门》被誉为反映当代生活的佳作。 ☚ 沙恭达罗 纳楚克道尔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