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剧蒙古族新剧种。产生于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此剧脱胎于东蒙短调民歌,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实验剧目有《桃绕》、《韩秀英》、《乌云琪琪格》等。已列入 《中国戏曲志》一书。 蒙古剧蒙古族戏曲剧种。分新蒙古剧和科尔沁蒙古剧两种。科尔沁蒙古剧流行于科尔沁一带。音乐、表演颇具特色。代表剧目有《安代传奇》等。新蒙古剧流行于辽宁阜新。成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表演综合蒙古族歌、舞、诗、骑、射等手段,别具一格。伴奏乐器因文、武场而异。文场以低音四胡、高音四胡及马头琴为主,配以捧笙、木管、横笛、二胡等,有时加用号角;武场有立鼓(带柄双面鼓,鼓槌杆呈勺状)、大钹、大锣、九音锣等。剧目取材广泛,有据短调民歌、民间故事、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者及新创作剧目等,计二十余个。代表作有《桃绕》、《花儿》、《嘎达梅林》、《王子争亲》、《牡丹仙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