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蒋翊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蒋翊武1885—1913

湖南澧州(今澧县)人
同盟会员。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烈士。武昌首义时,先任湖北军政府顾问,继代黄兴任战时总司令。1913年在湖南策动反袁,事败在全州被捕,就义于桂林。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亲提笔题字“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
原名:保襄、保勷、保湘
字:伯夔(一说为原名)

蒋翊武1885—1913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伯夔,湖南澧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曾就读常德师范。光绪三十年(1904年)秋,结识宋教仁,密谋长沙起义。事败,被开除学籍,进而专志革命,与刘复基在沅、湘联络会党。1905年至上海,次年入中国公学,与杨卓霖等刊行《竞业旬报》,宣传革命,并加入同盟会。杨遇害后,他逃归故里。宣统元年(1909年)同刘复基赴武汉,入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当兵,加入群治学社。次年,主持由群治学社改组的振武学社。1911年,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被举为社长,在新军中吸收成员,准备起义。旋因四川保路风潮大起,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准备发起新军起义,被推为起义总指挥。设枢密部于武汉三镇,并推派代表赴沪与宋教仁等接洽。10月9日,从岳州赶回武汉布置起事,时值宝善里十四号炸弹案发生,汉口机关遭到破坏,清方大肆搜捕党人,他于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下达起义命令。因炮兵未接到通知未果。当夜十时,清方军警骤至,他乘隙逃脱,走新沟(今属监利县)。次晚,武昌起义爆发。12日,他赶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军务部副部长。汉阳失陷后,黄兴辞去战时总司令,他继任战时监军护理总司令,后改任汉口招抚使等职。1912年,在武昌创《民心报》,并将文学社并入同盟会。10月,袁世凯调其入京,任高等军事顾问,授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勋二位,他坚拒不受,旋南归。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时,任荆豫宣抚使,参加讨袁。事败遭通缉,逃至全州,为当地驻军所捕,解往桂林, 9月9日就义于桂林丽泽门外。1921年孙中山驻节桂林时,为之立碑,亲题“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长沙岳麓山有其墓地。

蒋翊武

蒋翊武略传
蒋君翊武
 1912年印行
民国1914年第1年第6号
蒋翊武事略
蒋翊武余哀逐水流(武昌起义发难时的临时总
指挥)
一鹤
姚跨鲤
民国1914年第1年第6号
*艺文志1969年49期,*中国宪政1975年
10卷12期
忠于民族的蒋翊武烈士
蒋翊武传
心园
姚跨鲤
*今日中国1978年86期
*湖南文献1980年8卷4期,*革命人物志
第7集第265页
试论蒋翊武革命的一生
关于蒋翊武就义日期质疑
郭世佑
郭世佑
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1期
益阳师专学报1982年1期,广西大学学报
1983年2期
蒋翊武在武昌首义中
有关孙武、蒋翊武的认识问题
武昌首义人物志:蒋翊武(1885—1913)
武昌首义中的蒋翊武
蒋翊武(1885—1913)
蒋翊武事略
邓可吾 王先胜
郭世佑
关国煊
湖南省澧县政协
张敏孝
王建中
新湘评论1982年5期
益阳师专学报1984年3期
*传记文学1984年44卷1期
文史通讯1985年4期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31页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五)第20
蒋翊武事略
蒋翊武
蒋翊武
蒋翊武等被害
邹鲁
惜秋
贺觉非
中国国民党史稿第5册第1406页
*民初风云人物(上)第285页
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下册)第355页
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709页
蒋翊武革命一生
武昌革命军临时总司令蒋翊武
陆军上将蒋公翊武事略
追述蒋公翊武死难事实
湖北文学社首领蒋翊武
蒋翊武死难记实
郭世佑
王学庄
杨载雄
万武
冯自由
万武
辛亥革命在湖南第377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第251页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644页
*革命人物志第7集第270页
革命逸史第6集第197页
桂林文史资料第2辑第180页,广西文史
资料选辑第10辑第222页
蒋翊武被捕地点考订
蒋翊武死难资料(摘要)
蒋翊武亲笔遗书
记蒋翊武之死
蒋翊武事略
唐兆民
龚寿昌等
亚人
万武
许和钧
桂林文史资料第2辑第183页
桂林文史资料第2辑第185页
桂林文史资料第2辑第189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10辑第117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15辑第102页

蒋翊武

蒋翊武纪念碑
蒋翊武研究介评
蒋翊武烈士传稿
蒋翊武论略
庄礼伦
邓可吾
漫 征
邓可吾
广西日报1963年4月14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辛亥革命史丛刊1986年6辑
江汉论坛1986年10期

蒋翊武非时务学堂学生考
蒋翊武与《武昌两日记·序》
保卫民主共和斗争中的蒋翊武
周秋光
葛 英
梁碧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1期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2期
学术论坛1991年5期

蒋翊武1885—1913

武昌起义主要领导者之一。原名保襄或作保勷、保湘,字伯夔,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入澧州高等小学堂。次年以第一名考入设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适值黄兴在长沙策动反清起义,派宋教仁联络湘西会党至常德,得与宋结识,参与反清的准备工作。事败,以嫌疑被开除学籍。后与刘复基专志革命,奔走于沅、湘之间,因被清吏侦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抵上海。次年肄业中国公学,与杨卓林等创办《竞业旬报》,宣传反清革命。后离上海入湖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宣统三年(1911年)初该社改组为文学社,任社长。同年八月与共进社联合组成领导起义的统一机构,被推为起义的总指挥。因指挥机关遭破坏,起义未遂,被迫出走。同年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起义爆发,返抵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汉口、汉阳失守,被推出支撑危局,任护理总司令官,指挥保卫武昌的战斗。同年十一月清军宣布与革命军停战,他辞去总司令,以招抚使名义驻汉口。次年一月,南北和议告成,改成军务部副部长。袁世凯窃国后,被调到北京,授临时大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因藐视袁,辞不受。民国二年六月(1913年7月),国民党反袁“二次革命”爆发,湖南宣布独立,被任为鄂豫招抚使,派往岳阳布置军队。不久,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取消独立,他离长沙去广西策动反袁,在广西全县途中被捕,由全州解桂林,英勇就义。

蒋翊武1885—1913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伯夔。湖南澧县人。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参与创办《竞业旬报》。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湖北新军中的群治学社。1911年被举为文学社社长;与共进会合作,在湖北新军中活动,筹划起义,任起义军临时总指挥。10月9日因起义机关遭破坏,被迫出走。10日返武昌。武昌起义后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战时总司令等职,拒绝袁世凯加封。1913年“二次革命”时,因策划反袁,于10月被害。

蒋翊武1885~1913

民国将领。原名保襄或作保勷、保湘,字伯夔,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兴在长沙策动反清起义,他参与反清的准备工作。事败后,与刘复基专志革命,次年抵上海。后入湖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宣统三年(1911年)初该社改组为文学社,任社长。同年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起义爆发,抵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袁世凯窃国后,被调到北京,授临时大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辞而不受。民国二年六月(1913年7月),国民党反袁“二次革命”爆发,湖南宣布独立,被任为鄂豫招抚使,派往岳阳布置军队。不久,湖南都督谭延闿宣布取消独立,他离长沙去广西策动反袁,在广西全县途中被捕,在桂林英勇就义。

蒋翊武

蒋翊武1885~1913

原名保襄、伯夔。澧县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肄业常德西路师范学堂,以策应华兴会起义,被开除。1905年赴上海,次年入中国公学,加入同盟会,创办《竞业旬报》,宣传反清革命。1909年 (宣统元年) 至武汉入湖北新军,被推为群治学社社长。铁路风潮起,湖南新军入川镇压,武汉空虚。他与党人密谋发难,联合共进会,被举为司令。10月9日,汉口机场破坏,决定当夜举义,因故未果。旋武昌机关又遭破坏,被迫出走。10日武昌起义爆发,急返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嗣继黄兴任战时总司令及驻汉招抚使、军务部副部长等职。不久被黎元洪、孙武排挤出湖北。袁世凯授以高等军事顾问、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均峻拒不受。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任鄂豫招抚使,回岳州策动反袁,失败后在全州被捕。10月就义。3年后归葬长沙岳麓山。1921年孙中山过桂林时,为之立碑,亲题“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

☚ 蒋益澧   蒋德钧 ☛
蒋翊武

蒋翊武1885—1913

民国初年军事将领。原名伯夔。澧县人。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 入常德师范学堂,因谋革命被开除。1904年参与华兴会策划长沙起义。1906年入中国公学,与杨卓霖创办《兢业旬报》,宣传革命,并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湖北新军,参加群治学社。次年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1911年 (宣统三年) 1月再改组为文学社,被推为社长,在新军中积极活动,准备起义。10月,参与发动武昌起义,先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后继黄兴任战时总司令及驻汉招抚使等职。1912年至北京,拒绝接受袁世凯授予的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和军事顾问。1913年回湖南参加二次革命,任荆豫招抚使。事败,在全州被捕,10月就义于桂林。

☚ 魏光焘   周瑞龙 ☛

蒋翊武1885—1913

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伯夔。湖南澧州(澧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常德师范学堂读书,因与革命党人来往被开除,后与刘复基等在沅江、湘江间结纳会党,进行革命活动。三十一年抵上海,次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与杨卓霖等创办《兢业旬报》,宣传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投湖北新军,次年参加振武学社。三年初(1911年1月)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被推为社长。同年文学社与共进会筹备联合举事,被拥为总指挥。八月十八日(10月9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破获,他被迫出走。武昌起义爆发后,返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顾问,后继黄兴任战时总司令及驻汉招抚使等职。1912年袁世凯窃国后,曾授予他高等军事顾问、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均坚辞不受。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参加湖南讨袁军,不幸战事失利被捕。10月在桂林英勇就义。

蒋翊武

蒋翊武

湖南澧县人,1885年生。澧州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常德师范学校。1904年秋因涉嫌密谋长沙起义,被开除学籍。1906年肄业于上海公学,经刘复基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投湖北新军第四十一标、充士兵,随后秘密加入群治学社,不久改为振武学社,又更名文学社,被推举为社长。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社合作,策划起义,被推为起义总司令。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聘为军政府军事顾问。汉阳失守后,代黄兴为总司令,与清军对垒,固守武昌。1912年在武昌创办《民心报》,文学社正式并入同盟会,该报为同盟会湖北支部机关报。4月赴北京,任高等军事顾问。8月,中国国民党成立,被选为参议。1913年宋案发生后,南下参加讨袁。失败后,被袁通缉。欲往广西活动的途中被俘,9月9日在桂林被杀害。

☚ 蒋家兴   蒋梦麟 ☛
000055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