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蒋筑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蒋筑英
蒋筑英1939—1982中国现代光学专家。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一个旧职员家庭。1962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考取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的研究生。与他人合作,于1965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精心编制了一套光学传递函数计算程序,负责组建国内第一个光学传递函数测量实验室。其科技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一)勇攀科技高峰。蒋筑英从事的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技术课题,国外称为OTF。我国当时还是空白。他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终于取得成功,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敬佩与称赞。他还撰写了《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重要论著。要X光射线测试技术方面,能够使检测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他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刻苦学习并掌握了英、俄、德、法、日五门外语。(二)不计个人名利。认为“做人要正直,要多为别人着想。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不争名争利。”许多同志在科研上得到他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发表科研论文报告时,要求署上他的名字,都被他拒绝了。他帮助工厂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要任何报酬,实在推辞不掉的,就全部交给研究室。1979年他去西德进修,将省吃俭用下来的钱,除给研究所买了英文打字机、录音机、电子计算器和一些光学器材部件外,都交公了。(三)科学为国家利益服务。在帮助我国商检部门检验一批进口的光学器材时,发现问题便拍成现状照片,提供给有关部门,向外商索赔,使国家免遭10多万元损失。他患病全休期间,还具体指导长春第二光学仪器厂生产出国内第一流的变焦距镜头,该厂获纯利30多万元。他先后帮助国内十几个省、市有关光学产品生产的企业解决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天津电视台解决飞点扫描彩色电视电影彩色还原效果不好的问题。(四)生命献给科学事业。认为“我们这一代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要多做铺路的工作,为实现科技现代化,为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攀登世界高峰创造条件。”由于去成都出差时过度劳累,并患有多种疾病,致使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逝世。 蒋筑英1938—1982贵州贵阳人。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室秘书,室代理主任,副研究员,吉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春市科协科技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1962年考取了以王大珩为导师的光学检验专业的研究生。1965年与其他三人合作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装置,通过鉴定达到国外同类装置水平。三种鉴定光学传弟函数装置的标准镜头,其中焦距100的镜头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色度、光学检验方面发表多篇重要论文。1982年6月13日乘飞机到成都验收真空模拟装置,终因劳累过度于6月15日不幸逝世。吉林省政府作出了 《追授蒋筑英同志为特等劳动模范的决定》,全国总工会授予其为全国劳动模范。 蒋筑英 蒋筑英1939—1982Jiangzhuying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杭州人。出身于职员家庭。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分配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通晓英、俄、德、法、日五门外语。1965年和同事们一道,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此后,发表了十篇光学传递函数方面的学术论文。他常常把博览群书后掌握的材料,包括最原始最珍贵的材料毫无保留地献给他人,成为所在研究室的“义务资料员”。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镜头技术研制工作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并为提高我国电子分色机的质量,制定荧光粉色度值标准,研究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提高X光射线测试技术的精密度,解决彩色电视机彩色复原质量,都作出了贡献。1979年去西德进修期间,省吃俭用,抠下钱为研究所购回英文打字机、电子计算器和一些光学器材部件,余款都交了公。长期以来,写了十多万字的读马列、毛泽东著作笔记。1982年5月,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一个人活着应当有个信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党的事业是永存的。我愿为实现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贡献自己的一切”。他身患胆管炎、败血症等五种疾病,一直没有进医院彻底治疗。1982年6月13日抱病出差成都验收进口仪器,由于劳累过度,病情急剧恶化而去世,年仅43岁。主要著作有:《显像基色座标变动对彩色电视复现的影响》、《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彩色电视摄像机校色矩阵最优化程序》等。 ☚ 张广厚 雷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