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落花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落花生 落花生散文。许地山著。发表于《小说月报》1922年13卷8期。写一家人播种、收获、谈论落花生的过程。文章先从收获落花生起笔,点染出花生“味美”“价廉”等好处,继而通过父亲的谈话,将花生与外表鲜艳、招人羡慕的苹果、桃子、石榴作对比,揭示花生朴实无华的可贵品格,最后由物及人,指出做人应“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点明主题,表现了作者反世俗名利的人生理想。全篇不加修饰地描绘出一幅怡然淳朴的家庭生活景象,阐发了既深邃又平易自然的人生哲理。文章结构严谨,文笔凝练,详略得当,具有朴素的诗美风格。作品发表后一直传诵不衰。 ☚ 面具 哭声 ☛ 落花生 落花生许地山作。初载1922年8月《小说月报》;初收192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空山灵雨》。作者是个崇尚真纯而鄙弃虚伪的人,他的文章大都也以纯真之情写成,本文是他的散文小品代表作之一。在不过五百字的短小篇幅中,写出了劳动中的生趣、生机,以及家庭里醇厚温良的人情,质朴自然地表现了作者淡远的人生理想。文中说: “这小小的豆子不象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会使人一望而生羡慕的心。他的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所以……要象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朴实无华,不求闻达,但求有益于人民,这可以说是许地山生活的信条和理想,这种“落花生精神”,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许地山取“落花生”为笔名,即寓意于此。 ☚ 春底林野 饿乡纪程·绪言 ☛ 《落花生》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底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底茅亭举行。 那晚上底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底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爹爹说:“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1922年《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空山灵雨》) 赏析《落花生》这篇小品,重点不是写栽种或品尝花生的乐趣,而是写关于花生的一次谈话。这谈话的内容,是由花生的果实生长于地下而又人人爱吃的特点,导引出的如何做人的道理。花生的品格可贵。它不像石榴、苹果、桃、梨,结的果子都挂在枝头,使人举目可见,见而流馋涎。它的果子是埋在地下,需挖掘才见,其果实又人人爱吃,对人体十分有益。这是花生的自然属性,作品就是从这种自然现象,引申到做人的道理上来,显得十分自然,顺理成章。这显然是作者善于观察和联想,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所得的收益。而且,作者不是静态地讲人生道理,而是把道理放在家庭的和乐生活中来讲,这就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不仅有了较为鲜明的意境,并且使人觉得亲切,有生气。 父母兄弟姐妹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自然不需咬文嚼字。与这种特定的环境相协调,文章语言平实。语言平实而含义颇深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的语言,没有一点雕琢,没有一点花架子,平实得完全适合于中小学生去读。然而,在它那简练而明白如话的文字中所包含的做人的道理却颇具有哲理味,是老幼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意思若解释开来,可以作出一篇人生哲理的大论文。的确,如果不从个人利益着想,“做有用的人”确实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是金玉良言。做个人,对人们毫无用处,仅是表面光辉与体面,又有什么意思呢?而且在事实上,没有用的人,恐怕既“伟大”不起来,也“体面”不成的。从古至今,谁见过几个“伟大”而“体面”的废物呢?真正的伟大与体面,应该是与“有用”成正比的。这是人生哲学的大题目,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的。 作文章,写得艰深难懂,固然需要一番功夫,要做到深入浅出似乎更不容易。《落花生》这篇文章却做到了深入浅出。正因为它在平实的文字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倒使它成了一篇老幼咸宜的佳作。 落花生lòu hua sheng煮花生。如:四两白干,一碟儿~,满好。 落花生luò huā shēng即花生: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四菱角,五香芋。(十九·432)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其他 > 落花生 落花生 luòhuāshēng 亦稱“番豆” “土露子”、“地豆”、“落地松”、“長生果”,今稱花生。豆科,一年生草本,莖分歧,直立或半蔓生,落花後,子房伸入地下,生成蠶狀莢果,仁長卵形,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卷六:“番豆,一名落花生,土露子。二三月種之,一畦不過數行,枝如甕菜,虎耳藤。横枝取土壓之,藤上开花,花絲落土成實,冬後掘土取之。”清·蒲松齡《聊齋俚曲集·禳妒咒》:“他若牙縫兒崩不字,小孩子賣長生果,吃不了還叫他兜着走哩!”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果》:“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以其資於民用者最广……落花生曰地豆,滇曰落地松。” 落花生 落花生药名。出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又名长生果、花生。为豆科植物落花生Arachishypogaea L.的种子。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甘,平。入肺、脾经。润肺,和胃,补脾。治燥咳,反胃,浮肿,脚气,乳妇奶少。内服:煎汤,60~90g;煮食或生研冲汤服。落花生油:治蛔虫性肠梗阻,内服,60~80ml。种子含脂肪油40%~50%。含氮物质 (20%~30%)。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卵磷脂、嘌呤、甜菜碱和胆碱等。又含维生素B1、泛酸、生物素、α-及γ-生育酚。种子中还含三萜皂苷、焦性儿茶酚型鞣质、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及花生苷(Arachidoside) 等。花生中有凝集细胞的凝集素。有报道花生有促凝作用。 落花生 落花生Luohuasheng豆科。一年生草本。根部多根瘤。高20—70厘米。4小叶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托叶披针形。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萼和花托合生成托管,呈花梗状,萼齿二唇形;花冠黄色,蝶形;雄蕊9枚合生,1枚退化;子房藏于托管中,受精后子房柄迅速延长钻入土中结实。荚果蚕茧状长椭圆形,长2—5厘米,表面有网纹,种子间微缢缩,不开裂;种子1—4粒,种皮薄,红色。原产南美巴西和秘鲁,已有二千年栽培历史,1492年引入欧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子含油率40%,为食用油;楂饼可作饲料。 ☚ 凤凰木 大豆 ☛ 落花生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这篇散文最早发表于1922年8月的 《小说月报》上,后于1925年6月收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散文集 《空山灵雨》之中。这篇散文是作者散文小品的代表作,在短短500多字的篇幅之中,描写出了劳动中的情趣和生机,以及家庭生活醇厚温良的人情味儿,同时还自然质朴地流露出作者淡远的人生理想。文章中这样描写道: “这小小的豆子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挂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会使人 一望而生羡慕的心。它的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 “所以……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作者在这里衷心地赞美了花生的朴实无华、不求闻达、但求有益的品格,同时从花生身上概括出生活的信条和真理,将这种 “花生精神”,作为自己 一生的追求。后来许地山取笔名为 “落花生”,即寓意于此。这篇 《落花生》纯朴自然,毫无雕琢之处,渗透着一种纯真之情与朴实的美感。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潼关之夜 ☛ 落花生luòhuāshēnɡ中药名。出《滇南本草图说》。又名长生果、花生。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我国各地都有栽培。甘,平。入肺、脾经。润肺, 和胃, 补脾。治燥咳、反胃、浮肿、脚气、产妇乳少。内服:煎汤, 60 ~90 克; 煮或生研冲汤服。落花生油治蛔虫性肠梗阻, 内服, 60 ~ 80 毫升。种子含脂肪油、含氮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