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萱草忘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萱草忘忧xuān cǎo wàng yōu

指以某些寄托来排遣忧愁。《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毛传:“萱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玄笺:“谖,本又作萱。”《文选·嵇唐〈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陆龟蒙《庭前》: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张九龄《题画山水障》: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萱草忘忧

萱草忘忧

汉族晋代音乐家传说。流传于豫西南一带。相传魏末司马昭弄权准备篡夺曹氏江山,嵇康见前途无望,满腹忧愁,常与朋友们在竹林中饮酒解忧。过一段时间朋友们各奔前程,他郁郁寡欢,竟害起忧愁病。一日他去太行山,得到活神仙孙登老人的指点,在山中住了一百天。他在那里写诗文、练书法、学弹琴,并且食用忘忧草(萱草,即黄花菜),慢慢治好了忧愁病。后来司马昭要杀他时,孙登老人特派孙女送去酒和忘忧草祭他。开斩之前他从容不迫地弹了一曲《广陵散》,视死如归。

☚ 嵇康镰   张华放羊 ☛
萱草忘忧

萱草忘忧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毛传:“谖草令人忘忧。”郑笺:“谖,本又作萓。”后以此典指有所寄托,排遣忧愁。南朝梁·萧纲《夜听妓》:“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后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南朝宋·谢惠连《陇西行》:“厥包者柚,忘忧者萱。何为有用,自乖中原。”南朝齐·王融《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

☚ 宣尼悲麟   玄豹 ☛
萱草忘忧

萱草忘忧

参见“北堂萓”。韦骧《沁园春·廷评拜官》:“萱草忘忧,榴花含笑,庭院风光如再新。”

☚ 宣室召   萱砌 ☛

萱草忘忧

【出处】 《诗·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文选·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释义】 谖草,即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却忧愁,又名忘忧草。背,指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以此典指排遣忧愁;也以“萱堂”等借指母亲。
【例词】 北堂萱 树萱 忘忧草忘忧萱草 萱草忘忧 萱堂 萱庭 庭萱 萱砌
【用例】
〔北堂萱〕 宋·陆睿《甘州》:“觉秋风,未曾吹著,但砌兰,长倚北堂萱。”
〔忘忧草〕 南朝陈·江总《春夜山庭》:“户对忘忧草,池惊旅浴禽。”
〔萱草忘忧〕 唐·陆龟蒙《庭前》:“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
〔萱堂〕 元·耶律楚材《思亲有感》:“囊中昆仲亲书帖,箧内萱堂手制衣。”

萱草忘忧

萱草,植物名。俗名金针菜,古人以为食之可以忘忧,因有萱草忘忧之语。《诗经·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曰:“谖草,令人忘忧。”按,谖草,即萱草。《文选》五三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萱草忘忧xuān cǎo wànɡ yōu

萱草:即“忘忧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多用于比喻有特殊感情的人或事物能给人安慰,能排除心中的烦闷、忧愁。A son is a comfort to the mother.

萱草忘忧xuān cǎo wànɡ yōu

比喻有特殊感情的人或事物能给人以安慰,以排解心头的忧闷。多指儿子能安慰母亲之心。萱草: 俗称金针菜,也叫忘忧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萱草忘忧xuāncǎo-wàngyōu

〔主谓〕 萱草,多年生草木植物,供观赏。俗多以喻母子。子能慰其母,可使母以忘忧。语本《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愚智所共知也。”
△ 多用于儿子安慰母亲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