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萨拉热窝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萨拉热窝事件 指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在巴尔干半岛展开了疯狂的争夺,形势极度紧张。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1912年和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促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恶化。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竭力想进一步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6月,奥匈在德国支持下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并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作为假想敌人。塞尔维亚对这明目张胆的挑衅十分愤慨。因此,当斐迪南指挥完这次演习后,于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街头,被塞尔维亚爱国者“黑腕会”成员、中学生加弗利尔·普林西普开枪打死。德、奥集团利用这一事件,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访问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秘密民族主义组织“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普林西波刺杀。7月23日,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28日正式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Salarewo shijian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首府。1908年, 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热切希望摆脱奥地利控制,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国家。1914年6月28日是塞尔维亚人民纪念1389年沦为土耳其属地的国耻纪念日, 奥军在波斯尼亚进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奥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夫妇亲往检阅。事毕, 乘敞篷汽车巡视萨拉热窝。塞尔维亚秘密爱国军人组织黑手党沿街伏击。查卜林诺维奇投掷炸弹, 未击中,被捕。稍后,“青年波斯尼亚”成员、17岁的普林西波开枪击毙斐迪南夫妇。普林西波被捕后因未到判死刑年龄而被判监禁, 1918年死于结核病。奥地利以行刺事件作为对塞战争的借口,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接受了绝大部分条件,奥地利仍于7月28日对塞宣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协约国 施利芬计划 ☛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Salarewo shijian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进而企图将塞尔维亚纳入自己的版图。1914年6月,奥皇储弗兰茨·斐迪南指挥奥军在波斯尼亚进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28日,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后乘敞篷汽车巡视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首府)。塞尔维亚秘密爱国军人组织黑手党,决定刺杀斐迪南,派人沿街伏击。查卜林诺维奇投掷炸弹,未击中,被捕。稍后,汽车行至阿柏路第2号桥时,“青年波斯尼亚”成员、17岁的普林西波开枪击毙斐迪南夫妇。奥匈帝国立即以行刺事件作为对塞战争的借口。7月23日,奥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接受了绝大部分条件,奥仍于7月28日对塞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恩河战役 ☛ 萨拉热窝事件被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的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检阅奥匈帝国军队演习时,被秘密民族主义组织“青年波期尼亚”成员塞尔维亚人加弗里洛·普林西普(1894~1918)刺杀。欧州两大阵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国协约国之间的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早就想在巴尔干地区扩展势力的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并于7月28日正式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随之爆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