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毛pili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类比鞭毛细、短而直的蛋白质丝,亦称纤毛。其直径为7~10nm,长0.2~1.5μm,少数达4μm,数量较多(见细菌鞭毛)。存在于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和个别的阳性细菌中。菌毛不具运动性,但也源于细胞质膜的基体,并由菌毛蛋白亚基组成。可分为体菌毛和性菌毛两种。体菌毛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附着能力,能特异地粘附在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固体物表面,是细菌的附着器官,与细菌感染粘膜致病有关。性菌毛数量较少并稍长,在大肠杆菌中只有具F质粒的F+细胞才有性菌毛。F+细胞能通过性菌毛与不含F质粒的F-细胞发生接合作用,并在该过程中转移F质粒以及部分乃至全部染色体DNA(后者仅发生于F质粒整合到染色体的高频重组(Hfr,细菌),从而实现细菌的基因重组。菌毛也是某些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位点,如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M13吸附于性菌毛的顶端,而多面体形噬菌体f2则吸附于其两侧。菌毛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粘膜上的菌毛抗体能阻止其吸附,防止粘膜感染。菌毛在机械等外力的作用下脱落后能很快长出,重新发挥其作用。 菌毛fimbriae许多革兰阴性细菌菌体上有菌毛,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硬,数目很多,每个细菌可有100~500根,遍布菌体表面。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普通显微镜下不能看见,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菌毛有普通菌毛及性菌毛。带性菌毛的细菌为F+细菌,无性菌毛的细菌为F-菌。 菌毛pi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