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心四4619名莲子当中绿色的心。闽语。福建厦门〖lian24 tsi53 sim44〗。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薏 > 蓮子心 蓮子心 liánzǐxīn 莲子心药名。出《食性本草》。又名莲心、莲薏、苦薏。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 种子中的胚芽。苦,寒。入心、肾经。清心,涩精,止血,降血压。治热病神昏谵语,心烦失眠,遗精,吐血,高血压病。煎服:1.5~3g。本品含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去甲基衡州乌药碱、荷叶碱、牛角花碱、莲子碱等多种生物碱,又含金丝桃苷及芸香苷等。莲心碱对猫有短暂降压效果,改变为季铵盐,则降压作用强而持久。去甲基乌药碱则具有异丙肾上腺素样的强心作用及平滑肌松弛作用。甲基莲心碱具有较广泛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莲子心lián zǐ xīn《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莲藕(6)。药名。 【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 gaertn.的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 【别名】薏(《尔雅》),苦薏(《本草图经》),莲薏(《本草纲目》),莲心(《本草再新》)。 【性味】苦,寒。 ❶陆玑《诗疏》:“味甚苦。” ❷《本草纲目》:“苦,寒,无毒。” ❸《重庆堂随笔》:“甘苦咸。”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 ❶《食性本草》:“生取为未,以米饮调下三钱,疗血渴疾、产后渴疾。” ❷《日华子本草》:“止霍乱。” ❸《大明一统志》:“清心去热。” ❹《医林纂要》:“泻心,坚肾。” ❺《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 ❻《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止血固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钱至一钱;或入散剂。 【成分】莲子心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国产莲子心含总生物碱量达1.1%。从总碱中分得3种生物碱单体,为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及甲基莲心碱(Neferine),其含量分别占总碱之37.6%、11.5%及28.9%。 【药理】 ❶降压:动物实验莲心碱有降压作用,并具有快速耐受现象。 ❷抗心律失常:兔静脉注射甲基莲心碱,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兔心律失常,提高兔心室电致颤阈。大鼠静脉注射甲基莲心碱,还能明显预防或减轻结扎冠脉后复灌所致心律失常,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避免复灌后引起的室颤和死亡。 ❸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甲基莲心碱有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可显著延长乳头状肌功能不应期(FRP)及有效不应期(ERP),降低心肌兴奋性,能显著抑制体外兔窦房结细胞及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使其幅度(APA)及零相上升最大速率(Umax)明显降低,4相除极速度(SP4)减慢,延长动作电位复极50%的时程(APO50),及窦性周期(SCL)。 ❹毒性:小鼠静脉注射甲基莲心碱的LD50为26±2.3mg/kg。 莲子心liánzǐxīn中药名。出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别名莲心。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胚芽。苦, 寒。入心、肾经。清心安神, 涩精, 止血。治热病神昏谵语、心烦失眠、遗精、吐血、高血压, 煎服: 2 ~5 克。本品含莲心碱、非晶性生物碱Nn-9 等多种生物碱, 又含金丝桃苷及芸香苷等。莲心碱对猫有短暂降压作用。非晶性生物碱Nn-9 具较强的降压作用。去甲基乌药碱则具有显著的平滑肌松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