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莫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莫奈法国画家。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1926年12月5日卒于吉维尼。早年受教于风景画家布丹,服过兵役;1862年进C.格莱尔画室学习,与雷诺阿、西斯莱等结识,共同探索新的艺术道路。1874年因《日出·印象》一画的展出而得“印象派”之名,莫奈遂成为该画派的代表人物。所创印象主义绘画,忽视物象的细节描绘,而着力于表现光、色、空气的变幻。作品以风景为主,兼作人物、肖像,代表作除上述外有《圣拉札尔车站》(1876)、《卢昂教堂》(1894)、《睡莲》(1919)等。 莫奈 莫奈1840—1926C·Monet法国画家,印象派的创始人。少年时代在勒阿弗尔度过,并曾跟海景画家布丹学画。19岁到巴黎进了格莱尔画室,认识了雷诺阿和西斯莱。初期作品受库尔贝和柯罗影响。后由于马奈的启迪开始转向明亮的外光描写。在普法战争中,莫奈避难到伦敦,和在那里的毕沙罗一起,发现了透纳,并完成了印象主义的理论和技术。1872年以后,莫奈住在阿尔让特依,专心描绘外光下的风景(见彩色图版)。1874年,他和他的伙伴们,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展览会”。在展览会上蒙受攻击和非难最激烈的,是他题名为《日出印象》的作品,所谓“印象派”的称呼就是从这以后开始叫响的。 ☚ 马奈 西斯莱 ☛ 莫奈 莫奈1840—1926MonaiC·Monet法国画家,生于巴黎。1845年随父母迁居阿弗尔,在这里结识了风景画家布丹。1862年在巴黎从教于学院派画家格莱尔,并与雷诺阿、西斯莱结下莫逆之交。曾投身枫丹白露森林之中,如饥似渴地描绘大自然多彩的风光。1863年受马奈影响,色彩日趋明亮。作品中以风景画居多,并在1868年创作出首批印象主义作品。1874年组织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参展作品《日出·印象》(见彩色图版)为他争来巨大的声望。1883年定居吉维尼,潜心研究印象派的技法与理论,创出一系列连作绘画,如《草垛》、《白杨树》、《鲁昂教堂》等。作品彻底摒弃了文艺复兴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不仅打破了对物体表面固有色的认识,而且在捕捉不同时间、光线和环境作用下色彩的真实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晚年继续沉迷在光色之中,执著追求视觉中的自然印象,代表作是1971年才公展的《睡莲》。 青蛙塘 莫奈 ☚ 马奈 毕沙罗 ☛ 莫奈1840—1926Claude Monet法国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就因当时批评家嘲讽其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对光色变化与空气的表现效果进行了长期认真的研究和探索,运用色彩表现光线和空间变幻抒发瞬间的感受。在运用色彩方面有所突破。其风景画在印象派中颇为突出。作品除《日出印象》外,还有《睡莲》、《伦敦风景》等。 莫奈 莫奈1840—1926Monet,Claude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师从现实主义风景画家欧仁·布丹(1824—1898)学画,1826年进巴黎格莱尔画室学习,结识了雷诺阿,西斯莱等画家,后因对学院派教学不满,很快离开,到大自然中写生。曾受库尔贝、马奈和泰纳艺术的影响。1873年在塞纳河上用一艘游艇作为水上画室,画了很多描写水的优秀作品,如《河》、《水榭》、《白帆竞渡》等。他一生迷恋于大自然的阳光,致力于表现外光与大自然物体的变幻莫测的探索,善于捕捉光和色瞬间的印象,而不为物体的写实造型所束缚。在他对光色追求最杰出的《睡莲》组画中,已含有抽象的成份。他还创造了“色彩并置”的画法,把冷暖原色并置在画面,使画面产生明快的效果。为了捕捉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他可以在同一主题的风景上画不同色调和光线变化的多幅组画。“印象画派”是由于他的《日出印象》展出后而得名。 ☚ 马奈 德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