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莫Mò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峡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桂林、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傣、蒙、瑶、锡伯、达斡尔、鄂伦春、彝、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 据邢子显 《三郡记》 注云:“以地为氏。颛顼造鄚,后去邑为莫。”“鄚”,战国时为赵邑。其地在今河北任丘县北。
❷其据《广韵》 注云: “楚莫敖之后。”莫敖,楚官名,相当於中原之大司马。此当以官为氏,系出芈姓。
❸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后魏邢莫氏、莫那娄氏均改为莫氏。” (按: 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 无“邢莫氏”)
❹或为幕氏所改。郑樵注云: “莫氏,即幕氏省文。”
❺ 《续通志·氏族略》 载: “明赐元人姓名: 诺海齐曰莫清。”
❻壮族之莫姓,广西之环江有分布。或为谟姓所改。原意为黄牛,养黄牛者以为姓。
❼达斡尔族之莫姓,则由墨尔迪音 “哈拉”及其支属尼尔吉所改,盖取其 “哈拉” 之首音谐以汉字“莫”而为单姓。
❽鄂伦春族之莫姓,则出自莫拉呼哈拉、莫日根哈拉,皆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汉字“莫” 而为单姓。
❾锡伯族之莫姓,则由莫图里氏所改,盖亦取其首音谐以汉字“莫”而得。注
❻——
❾见 《中国人的姓名》。
唐代有莫休符,光化中融州刺史; 明代有莫如忠,松江华亭人; 清代有莫友芝,独山人。

1.mò ❶無人稱代詞。《漢書》揚雄《長楊賦》:“莫不蹻足抗手,請獻其珍。”杜篤《論都賦》:“蓋夫燔魚剸蛇,莫之方斯。”
❷否定副詞,不,毋。王粲《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❸選擇連詞。董仲舒《士不遇賦》:“孰若返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輪轉。”
2.mù “暮”的本字。枚乘《七發》:“莫離散而發曙兮,內存心而自持。”

莫mò

副词,恐、恐怕,不表示否定而表示不十分肯定的推断。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即今龙厩水,~带犬戎羶。”意谓恐怕至今尚沾有胡人的羶腥气。崔道融《春闺》诗:“辽阳在何处?~望寄征袍。”也是以闺中少妇口气,悬拟辽阳征戍者正在盼望家中寄去寒衣。王[[!NB02A]]《闺情》诗:“昨夜频梦见,夫婿~应知?”戴复古《醉落魄》词《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龙山行乐。如何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是渊明错。”刘克庄《水调歌头》词《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又《汉宫春》词:“烦问讯:雪洲健否?别来~有新腔?”王迈《沁园春》词《孟守美任》:“臞老今朝,载酒渡江,送孟吉州。遇舟之人士,来前问政,此公官去,~也宜留。”“舟”字疑为“州”字之误,《全宋词》原文如此。薛师石《渔父词》:“系船兰沚鲙长鲈,曲袷方袍忽访吾,神甚爽,貌全枯,~是当年楚大夫?”陈允平《思佳客》词:“柳边莺语如何说?~笑梅花太瘦生。”又《沁园春》词:“月娥唱后颜酡,~也怕、浮云妒月么?”冯伟寿《眼儿媚》词《春情》:“鞋儿试著无人看,~是忒宽些?”吴存《摸鱼儿》词《赋潮》:“君莫怪,这~有、至人呼吸乾坤外。”前一“莫”字表否定,后一“莫”字表推测。
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论文集》第190页《语法札记》十一“莫须有”条论及“莫”的此种用法及其历史演变。本条即据以立义。

莫mò

(1)疑问词。如云莫非。周紫芝《浣溪沙·今岁冬温》:“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莫是见人羞?”(2—871) 又苏轼《洞仙歌·咏柳》:“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1—297) (2)不要。黄庭坚《木兰花令》:“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下片)是非不用分今昨,云月孤高公也莫。”(1—405)陈师道《清平乐》:“藏藏摸摸,好事争如莫。背后寻思浑是错,猛与将来放着。”(1—587)

☚ 脉然   莫莫莫 ☛

(一) mò ❶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鄘风·蝃》一章:“蝃在东,莫之敢指。”毛《传》:“蝃,虹也。”郑《笺》: “虹,天气之戒,尚无敢指者。”《小雅·北山》六章:“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毛《传》: “将,行也。”郑《笺》: “女之肴羞已行,同姓之臣无有怨者。” 《大雅·抑》六章: “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毛《传》: “莫,无;扪,持也。”郑《笺》:“今人无持我舌者,而自听恣也。”陈奂《传疏》:“《说文》: ‘扪,抚持也。’抚持即止持。逝者,往也。言无有止持我之舌者,则言不可径往而不返矣。《说苑·丛谈篇》云:‘口者,关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四马不能追也。口者,关也; 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是其义。”
❷不,不能。《邶风·凯风》四章:“有子七人,莫慰我心。”毛《传》: “慰,安也。”朱熹《集传》: “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大雅·烝民》六章:“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笺》:“仪,匹也。图,谋也。爱,犹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朱熹《集传》:“不能有以助之。”《商颂·长发》六章:“苞有三蘖,莫遂莫达。”毛《传》:“苞,本;蘖,余也。”郑《笺》:“苞,丰也。天丰大先三正之后世,谓居以大国,行天子之礼乐,然而无有能以德自遂大于天者。”王先谦《集疏》: “莫遂莫达,喻三国不能复兴。”
❸定,安定。《大雅·皇矣》一章: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毛《传》:“莫,定也。”郑《笺》:“乃监察天下之众国,求民之定,谓所归就耳。”《大雅·板》二章:“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毛《传》:“怿,悦;莫,定也。”郑《笺》: “辞,辞气,谓政教也。王者政教和说顺于民,则民心合定。”
❹通“谟”,谋划。《小雅·巧言》四章:“秩秩大猷,圣人莫之。”毛《传》:“秩秩,进知也。莫,谋也。”郑《笺》: “猷,道也。大道,治国之礼法。” 《尔雅·释诂》:“漠、谟,谋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 ‘莫’ 作 ‘谟’。” (二)mù
❺暮,晚。《齐风·东方未明》三章: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毛《传》:“辰,时;夙,早;莫,晚也。”辰夜,时夜,司夜。《唐风·蟋蟀》一章:“蟋蟀在堂,岁聿其莫。”《韩诗》说:“聿,辞也。莫,晚也。言君子年岁已晚也。” 《周颂·臣工》一章:“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毛《传》:“嗟嗟,敕之也。”郑《笺》: “保介,车右也。莫,晚也。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诸侯朝周之春,故晚春遣之,敕其车右以时事,女归当何求于民?”
❻莫菜,又称酸迷。参见 《草木篇》

☚ 莱   莫 ☛

☚ 莫   莫不 ☛

莫mù

莫菜,又称酸迷,可食。《魏风·汾沮洳》一章: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毛《传》: “汾,水也。沮洳,其渐洳者。莫,菜也。”陆玑《草木疏》:“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河汾之间谓之莫。”《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酸模,蕵芜、酸母。”〔集解〕:“平地亦有。根叶花形并同羊蹄,但叶小味酸为异。其根赤黄色。”

☚ 莱   莠 ☛

读音m·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莫故切,去,暮韵。
❶蔬类植物。
❷同“暮”,日落的时候。引申为:时间晚;时间将尽;一年将尽。
❸通“幕”,帐幕。

上一条: 下一条: 𫅤

读音m·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慕各切,入,铎韵。
❶计谋;计划;谋略。通“谋”。
❷动植物体内好似薄皮的组织。通“膜”。

上一条: 下一条: 𨢢

读音m·o(ˋ),为o韵目,属e—o—uo韵部。慕各切,入,铎韵。
❶不要。
❷无;没有。

上一条: 下一条:

莫mo2

❶(动)即“没有”的“没”。川西“莫”、“没”同音,字常相混,川东“莫”、“没”不同音,一般不混:就是你们这些人把市场搞得乱哄哄的,一天干些事~名堂。(川文81.10.63)
❷(副)不;别:~要都挤在门口,~光挤在门口哟。(大一27) |~看你老不声不响,可我清楚,你也是个热得烫人的“冒进派”! (潮253)

莫mo21mo21

❶没。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东瓜女》: “凡香烛与纸帛并莫一点,见此情叫你妻怎想得完?”又《过人疯》: “是那一个客,你去接莫得咧?”又《义虎祠》: “大山之上,你看清楚莫有?”
❷不;别。《国语·鲁语下》: “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韦昭注:“言处女之智不如妇,童男之智不如丈夫也。” 《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谓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僧尼四众来金地,持花执盖似奔云,此日既能抛火宅,暂时莫闹听经文。”《敦煌歌辞总编》卷六《十二时》: “劝莫忙,教且待,方便意图为窒碍。”元杨景贤《西游记》第十五出: “且莫要左右打睃,则这一个手帕儿是何人的?”《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莫弄虚头,走上来,我与你见见手段。”

〔mo〕 ghad mangs;你~哭。moux ghad mangsniand.
莫非 〔mo fei〕 yib bix: ~是他做的? yib bix nis wudchud nangd?
莫奈何 〔mo nai he〕 nanbhud jid daot; mox lanbhox.

ㄇㄛˋ4621酸浆草。古北方方言。《诗・齐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唐孔颖达疏:「~,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谓之酸迷…河汾之间谓之~。」一种能刺人的小虫。吴语。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下之二:「清周亮工《闽小纪》:『闽地有小虫,若微尘,视之不见,能刺人,名没子,江南人谓之~。』」钓鱼用的浮子。粤语。广东阳江〖〗。没;没有。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㑚又~给我说呣。西南官话。四川成都〖mo21〗。就是你们这些人把市场搞得乱哄哄的,一天干些事~名堂。《喻世明言・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即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什么活计,却好一个房舍,也有粉青帐儿,有交椅、桌凳之类。」叶辛《蹉跎岁月》:「你要不认我,我也~法。」粤语。广东。周柏春、张双勤《传统独脚戏选集・七十二家房客》:「甲:『唔俚刚刚出来捉强盗,小钢砲开过呒得?』乙:『~啦!』」莫非。西南官话。云南昆明〖mo31〗。~老师瞧错得,挨我批个不及格‖~他记错得时间,下午才来。

莫mo

❶不要,不能。陆机《吴趋行》:“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讴(ou)。”(妃、娥:这里都指歌女。讴:歌唱。)李白《蜀道难》诗:“一夫当关,万夫~开。”
❷没有谁,没有什么。《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非刘豫州~可以当曹操者。”(刘豫州:刘备。当:抵抗。)《荀子·天论》:“在天者~明于日月。”

莫mò

❶没有谁;没有什么
 △ ~不欣喜。
❷不
 △ 鞭长~及。
❸不要;不可
 △ ~哭。
❹表示推测或反问
 △ ~非∣~不是。
❺姓。
莫扎特 (1756-1791年)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6岁时就到慕尼黑、维也纳等地巡回演出,获得成功。他短暂的一生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具代表性。

❶没有:~不︱~大︱人~予毒︱讳~如深。
❷不:~如︱~若︱~名其妙︱~衷一是︱~测高深︱~可名状︱概~能外︱爱~能助︱鞭长~及︱一筹~展︱变幻~测︱噬(shi)脐~及︱真伪~辨︱沉冤~白︱望尘~及︱百口~辩︱一夫当关,万夫~开。
❸不要:~哭。
❹表示揣测或反问:~非︱~须有。
○~逆(彼此情谊十分好)︱~逆之交。

莫mò

❶ 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莫大于此│莫名其妙。
❷ 不,不能:爱莫能助│望尘莫及。
❸ 别,不要:切莫忘记│莫谈国事。
❹ 表示反问或揣测的语气:莫非 │莫不是。
❺ 姓。

(20次)
❶无;没有。周论道而~差《离》 故相臣~若君兮 思君其~我忠兮《章·诵》
❷不。表否定 ~好修之害也 国无人兮~我知兮 既~足与为美政兮《离》众~知兮余所为《歌·大》 又蔽而~之白也 又~察余之中情 退静默而~余知兮 进号呼又~余闻《章·诵》世溷浊而~余知兮 哀南夷之~吾知兮《章·涉》 ~知余之所有 世溷浊~吾知《章·怀》 志沈菀而~达《章·思》世~知其所如《远》 国其~吾知兮《远》 诚~之能善御《辩·五》 然霠曀而~达《辩·八》

莫mò

❶无,没有。《离骚》:“周论道而莫差。”
❷不。《离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❸ 没有人,没有谁。《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
❹没有……比得上。《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

莫mo

莫不 莫大 莫非 莫名 莫逆 莫如1 莫若 莫邪2 落莫3切莫 约莫 莫不是 莫过于 莫须有 莫测高深 莫此为甚 莫可名状 莫名其妙 莫逆之交 莫予毒也4 莫衷一是 爱莫能助 概莫能外 讳莫如深 人莫予毒 鞭长莫及 万夫莫当 望尘莫及 闲人莫入一筹莫展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莫mò

❶不:宝玉笑道,“人事~定,知道谁死谁活。”(七一·1744)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能考者久矣。(七八·1958)
❷不要;别:那僧笑道,“你且~问,日后自然明白的。”(一·5)寄言纨袴与膏粱,~效此儿形状。(三·67)


莫mò

❶無。《詩經·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鄭玄箋: “莫,無。”《詩經·小雅·天保》: “俾爾多衆,以莫不庶。” 鄭玄箋: “莫,無也。” 《詩經·小雅·庭燎》: “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鄭玄箋: “莫,無也。”《詩經·小雅·楚茨》: “我孔熯矣,式禮莫愆。” 鄭玄箋: “莫,無。” 《詩經·小雅·角弓》: “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鄭玄箋: “莫,無也。” 《詩經·大雅·行葦》: “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鄭玄箋:“莫,無也。” 《詩經·大雅·蕩》: “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鄭玄箋: “莫,無也。”《詩經·大雅·雲漢》: “靡神不舉,靡愛斯牲; 圭璧既卒,寧莫我聽。”鄭玄箋:“靡、莫皆無也。” 《禮記·檀弓上》: “魯哀公誄孔丘曰: 天不遺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鄭玄注: “莫,無也。”《論語·述而》: “子曰: 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德。” 鄭玄注:“莫,無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殘卷《論語》 鄭注) 《易·夬》: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鄭玄注: “莫,无也。”(《通德堂經解》) 《易·夬》: “九二,惕號莫夜。” 鄭玄注: “莫,无也。” (《鄭氏佚書》)
❷晚也。《詩經·小雅·采薇》:“四歸四歸,歲亦莫止。” 鄭玄箋: “莫,晚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莫,音暮,本或作暮,協韵武博反。” 《詩經·周頌·臣工》: “嗟嗟保介,維莫之春。” 鄭玄箋:“莫,晚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莫,音暮,本或作暮,注同。”
❸夕也。《禮記·文王世子》: “及莫又至,亦如之。”鄭玄注: “莫,夕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莫,音暮。”《尚書大傳》: “星辰莫同是離逢,非沴,維鮮之功。” 鄭玄注:“莫,夕也。” (《通德堂經解》)
❹虚無也。《禮記·禮運》: “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是謂合莫。” 鄭玄注: “莫,虚無也。”
❺德正應和曰莫。《禮記·樂記》:“《詩》云: 莫其德音,其德克明。” 鄭玄注: “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 陸德明《經典釋文》: “莫,亡伯反。”
❻無所貪慕也。《論語·里仁》: “子曰: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敵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鄭玄注: “莫,無所貪慕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❼夜也。《尚書五行傅》: “其二辰以次相將,其次受之星辰,莫同,是離逢非沴,維鮮之功。” 鄭玄注:“莫,夜也。”(《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酸模 > 莫
莫  mù

“酸模”之别名。《詩·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毛傳:“莫,菜也。”孔穎達疏引陸璣曰:“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間謂之莫。”馬瑞辰通釋:“酸迷一名酸模,省言之曰莫。”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莫
莫  mù

亦稱“酸迷”、“乾絳”,俗名“赤節草”。嫩時可食。《詩·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毛傳:“莫,菜也。”孔穎達疏引陸璣云:“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間謂之莫。”

莫mò

一作“唐”或“衡山”。旧时北京地区镖行谓南 (方位)。

莫mò

〖形容词〗
安定(1)。《子产坏晋馆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辞令喜悦,人民安定。


莫mò

〖代词〗
表示无指。指代人、事物等。可译为“没有人”、“没有什么”(75)。《子产却楚逆女以兵》:使莫不憾者。——使得没有人不怨恨的。《报任安书》:交游莫救视。——朋友中没有人来营救、看望。《石钟山记》:故莫能知。——所以没有人知道真相。


莫mò

〖副词〗
一、用在陈述句中,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否定。可译为“不”(30)。《召公谏厉王止谤》:国人莫敢言。——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了。《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有可以救的办法却终于不去救他。《祭十二郎文》:莫如西归。——不如回到西边。
二、用在陈述句中,表示对能力和愿望的否定。可译为“不能”(2)。《秋声赋》:童子莫对。——童子不能回答。《送天台陈庭学序》:杳莫测其所穷。——杳杳冥冥地不能看到它的底。
三、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告诫、劝阻。可译为“不要”(1)。《前赤壁赋》:虽一毫而莫取。——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取。

莫mò

❶ 没有谁,没有什么。《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之臣,~不畏王。”《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之能御也。”《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❷ 不。《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我肯顾。”(女:同“汝”。)《促织》:“成仓猝~知所救,顿足失色。”
❸ 不要。《孔雀东南飞》:“便可速遣之,遣去慎~留。”白居易《琵琶行》:“~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❹ 安定。《诗经·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
另见419页mù。


莫mù

❶ 日落之时,傍晚。后来写作“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
❷ 时间将尽或一年将尽。《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止。”(止:语气词。)《论语·先进》:“~春者,春服既成。”
❸ 昏暗。枚乘《七发》:“于是榛林深泽,烟云暗~。”
❹ 草名,有毛刺,嫩叶可食。《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言:词头。)
❺ 通“幕”。幕帐。《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府,为士卒费。”又《李将军列传》:“~府省约文书籍事。”
另见414页mò。

*

C4AA
(一)mò❶代词,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不拍手称快/~名其妙。
❷副词。1.表示否定,不:~如/爱~能助。2.表示禁止,不要,不能:非公~入/请~见怪。3. 表示揣测或反问:~非/~不是他来了?
❸姓。
(二)mù<文>与“暮”同(见《说文解字》)。

没有

没有

没(~法;~事;~趣) 勿(勿有) 毋 无(无有;~效;~话;~声;互通有~) 冇(冇得) 非(~同小可) 谟 靡(~日不思)蔑(蔑有;~以复加) 罔(置若~闻) 呒(呒有;呒没) 乏(~走狗) 微 懵撒 唐丧(已成~)
莫须有,没有:蔑须
表示没有:不(~期而遇) 末(未曾;未尝;未从;未或;未省) 莫(~不称快) 匪 弗
没有什么:无何 呒啥(~关系)
没有东西:无物(眼空~)
几乎没有了:殆尽(伤亡~)
都是没有的事:兔角龟毛
完全没有:了无(~牵挂)
一点没有:精(精光;赤条精光) 了无 全无 毫无(~人性) 杳无 绝无略无 空空(~如也) 溜光 空竭殚空 殚尽
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 空空如也 空无所有 了无所有 虚无所有
除身体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一无长物别无长物 身无长物 更无长物 橐无长物 他无长物 囊无长物
空无所有:光 赤(~手;~贫;~立;赤尽;~骨;赤白白;赤光光;赤条精光) 空(空空;空洞;穷空;贫空;~荡荡;~洞无物) 虚(虚无;虚亡) 幻 尽 穷罄 悬罄罄悬(家室~) 磬悬 悬磬 垂橐蔑然 阒然 寂绝 零度 稀空
空无所有的样子:跫然 荡荡

另见:数量 缺乏 空 消失 ︱有

☚ 没有   无余 ☛

推测

推测

度(亿度;拟度) 算 臆 料 猜(猜想;猜测) 推想 揣想 忖测忖度 揣测 揣摸 捉摸 著摸 着摸 逆断 侧想 悬思 悬测
表示推测:抑 敢(敢则;敢情;敢莫) 或(或许;或者) 怕(怕敢;怕是;怕莫;只怕;生怕;恐怕) 别(别是) 殆(殆其;殆乎) 其(其或;其诸) 厥 莫(莫非;莫是;莫不是) 盖 殆 不成 还是 横是 大概 亡其 也许 遮几 得无 将无 无乃 意者 生恐 唯恐 必是 谅必 想必
表示推测的语气:耶 邪 吧 吗
推测起来:算来
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推情准理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以己度人 以己方人
主观地推测:臆(臆测;臆度;臆揣;胸臆;凭臆) 腹测 亿计
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隔皮断货
凭空臆测:悬料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想当然
窥探,推测:窥测
窥测时机:伺闲
判断推测:辨测
准确的推测:神算 神谋 神谟
(依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推测)

另见:断定 判断 猜想 测量 估计 揣度 猜想

☚ 推测   预测 ☛

劝人

劝人

劝人吃喝:侑(劝侑) 劝食
 劝食,侍奉尊长进食:侑食
 用汤浇饭劝食:饭飧
劝王修德政:鼎耳
劝人不要重犯:殷鉴不远 亡羊补牢 一之谓甚 一之己甚
劝人抓紧时间:时不我待 时不我与 时不可失 岁不我与 时间不等人
 已经过去的时间不会重来:华不再扬
劝人学仙:鹤语
劝人施舍财物:劝化 劝募 募化 诱化
劝人不要做某事:劝阻 劝止 譬止 譬抑 谏止 谏阻 谏沮 谏当
 表示劝止的语气:喽 莫 慢(~要) 不要
劝人莫骄傲:侑厄 戒骄戒躁
劝人防备:骑者善坠
劝人安心:既来之,则安之
劝人和解:解和
 劝人停止吵架:劝架
拿道理劝人:劝告(不听~)
(拿道理说服人,使听从:劝人)

另见:说服 勉励 鼓励 启发 劝酒 告诫

☚ 劝人   劝说 ☛

程度高

程度高

深(~知;~思;~信;~情;~切;~厚) 强(责任心~) 高(~超;~级) 飞(~阁;~桥)浩(~歌) 昂(~扬) 修(~远)危(~岩) 尧 十分 不过
稍高一点:一头(高出~)
程度较高:挺(~好) 相当(~水平) 可观
程度很高:很(~是;~大;好得~) 怪(~好;~乖) 多(~么) 好(~生;~不;~快) 老(~是;~远) 百(信心~倍) 万(~~;~苦;~不得已) 生(~怕;甚生;好生) 滚(~热;~圆) 酷(~似) 殊(~为不安) 特(特别;~好) 蛮(~壮) 满(~好;~有把握) 齁(~苦) 綦(望之~切) 雅(~以为美) 精(~光;~瘦) 寡(黄皮~瘦)颇(~为) 孔(~多;~武有力)良(用心~苦) 大(老大;~不了;老~不忍) 太(~好;~大)贼(~亮) 笃(~剧) 煞 稍偏 碜 傻(~大) 赛 恶 苦怪 紧 足 畅 崭(~红;~新) 何等 何其 异常 非常 非凡 强烈 格外 分外 无比无任 不胜 十分 登天(一步~) 备至(恭维~) 倍儿 倒大(倒大来) 百般(~奉承) 兮兮(脏~) 莫名 高度 高迥 抵死 一百一
程度很高的:高度
程度最高:极(极顶;极端;极颠;极点;极度;极其;极了;极至;颇极;端极) 绝(绝顶;~妙) 最 至(至为;至上;~深) 顶(顶端;透顶;顶呱呱) 杀(气~;笑~)死(乐~;~顽固;要~要活) 穷(~凶极恶) 痛(~打;~杀;~恨) 殊(殊甚) 煞(~痛;急~;~费苦心) 泰(~西) 太(太甚;~古) 甚(莫此为甚) 盛 透(透顶;熟~) 尽(~头;尽量;人至义~) 烂 过 亢(~阳;~满) 莫(莫大) 臬 周 致 鞠 着(吓~;累~) 万分 万千 万般 到家(服务~) 尖端(~技术) 非不 巴巴(可怜~) 冲天(干劲~) 通天(~人物) 至高 积高 上上 无上(~荣光) 无比 之尤 不过(再好~) 济颠 要命(好得~)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至高无上
最高程度:极致
所达到的最高程度:极挚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点 极顶
表示程度达到极点:极为
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以复加

☚ 程度   高远2 ☛

制止

制止

扈 禁(禁止;禁御) 止(裁止;抑止) 镇(镇止) 遮抑 屏寂 裁抑 裁挫 隔勒 遏制 裁制
表示制止:休(休得) 不(不要;不可;不必;~用) 勿(勿要) 莫(~叫;~怪)
制止洪水的泛滥:防水 防川
制止不正之风:检邪
遏制浮薄的社会风气:激薄停浇
制止贪婪的心:疗贪
制止为非作歹:距恶
制止暴乱:制暴 禁暴
制止暴戾行为:止暴
制止杀戮:遏刘
用战争去制止或消除战争:以战去战
检查制止:检柅
阻止遏制:沮遏
阻挠遏制:沮厄
抗拒,制止:樘柱 抵拒 抵制 抵掎 敌挣
 抵讵和辩解:抵辩
 下级采取各种办法来抵制上级的指示:软拖硬抗
放纵错误,不加制止:纵逸不禁
(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制止)

另见:压制 强迫 阻挡 阻拦 ︱放任

☚ 制止   平息 ☛

否定

否定

否定意见或提案:否决
对事情现实的可能性进行否定:不得 无得
表示否定:否 非 不(~是;~能;不然) 莫 没(~有) 罔 勿 无未(未始;未尝) 毋 弗 棐 靡蔑 曼 哪(哪有;哪能;哪里) 断(断乎;断然) 讵
 表示对存在的否定:未有 未或
 表示统括性的否定:莫不 莫非 莫或
 表示禁戒性的否定:无 莫 勿 毋 休 别 甭
 表示加强否定:太(~不;~没)
 表示特别强调否定:绝对
用反问的语气否定:何尝(~去过)
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话也否定了:因人废言 以人废言
全部否定:百无一是 全盘否定
 表示全部否定:了不 略无
 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一笔抹杀 一笔抹煞 一笔抹倒 一笔抹
 对有缺点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一棒打死 一棍子打死 一棍打一船
一概否定:抹杀
 因小过错而抹杀大功德:以眚掩德 一眚掩德
 把已成的事一概否定:抹杀一切
 不因厌恶某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不去善
表示坚决否定:决 一定
 表示断然否定:不可 不行
(否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否定)

另见:不承认 事物 存在 真实 案件︱肯定

☚ 否定   推翻1 ☛

禁止

禁止

禁(禁戢;禁御;禁检;禁阻;禁塞;止禁) 御 圉 闭固 闭钳
表示禁止:不(不要;不可;不用;~消)毋(毋庸;毋须;毋需;~或) 弗(~去) 别(~说) 甭 莫(莫要;折~;遮~) 休(休休;~说;~言;~道) 无须
 做出禁止的表示:亮红灯
检查禁止:查禁
 巡查禁止:巡禁
 监察禁止:防察
查封禁止:封禁
阻拦禁止:阻禁 迾禁
限制禁止:限禁
废除禁止:破废
饬令禁止:饬禁
明令取消或禁止:取缔
多次禁止,仍未杜绝:屡禁不绝
多次禁止,仍未停止:屡禁不止
驱逐禁止:驱禁
彻底禁止:禁断 禁割 禁绝 止绝 阏密
 阻止禁绝:遏绝
严格禁止:严禁 肃遏
 庄重严禁:斋严
公开严厉禁止:悬为厉禁
(不许可:禁止)

另见:不同意 阻挡 阻止 阻拦 限制

☚ 禁止   禁止某事 ☛

反问

反问

反诘
表示反问:哪(~里;~门子) 怎(~么;~不) 胡(~尝;云~) 奚(~必) 何(~必;~不;~止;~尝;~曾;~若乃尔) 岂(~其;~具;~渠;~非;~不;~止;~奈;~遽;~可;~不是;~有此理) 安(~能;~敢) 宁(~当;~渠) 盍(~不) 焉(~哉) 庸(~拒) 乌(~足道哉) 其(~奈我何) 乎(~哉;哉~)讵(~知) 敢(~是) 恶 莫(~非;敢~;将~;~不是) 得(~无;~毋) 吗 呢 也(~哉) 邪 欤 可 号 因 便 宁(~渠;~当) 曷 耶 抑(~岂) 怕(恐怕) 难道 不成 什么(为什么)
你没见过吗:君不见
凭什么不害怕:何恃不恐
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何至于此
表示加强反问的语气:还(这~了得) 呢(你说~)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乐意去做:何乐不为
表示正反两问:是否 果否 是不是
反问自己:自反 反躬自问 反身自问(反过来问提问的人:反问)

另见:提问 别人 解答

☚ 发问   询问 ☛

指代

指代

一般指:或 某 有(~些;~的) 泛指
旁指:他 别(~人) 旁(~的;~证)另(~外) 异
有所指:
暗指某人某事:影射 暗射 隐射
 伪作此语影射他事:讹语影带
无所指:之 焉 厥 其 莫 无 靡 没有
泛指:漫指
表示近指:以 是 此(~若;~人) 斯(如~) 今(~次;~番) 底(~物) 所(~事) 伊 之 兹 然凭(~地) 这(~儿;~里;~么;~样) 作
 这个:兹(~事;念~在~) 尔(~外) 者个 遮个
 这种:此种 该种
指示或代替比较近的人或事物:这么些
表示远指:伊(~人;~年) 彼(由此及~) 那(~儿;~么;~样) 恁(~时;~大;~时节) 厥 夫
 那个:彼(此起~伏) 尔(~日) 谁个 那一个 那东西 那事情
表示虚指:其(忘~所以)

另见:指出 指点 代替

☚ 指代   如此 ☛

时间将尽

时间将尽

阑(阑残;阑珊)
时间靠后,将尽:暮(~春;~年) 莫
白昼将尽:短景 短晷
夜将尽:阑夕
夜将尽时:夜阑
春将尽:春残
一年将尽:星回 岁聿其莫 岁聿云暮
光阴迅速,一年将尽:急景凋年 急景残年 残年急景 凋年急景 凋年景急 穷阴急景

☚ 以来   时间界限 ☛

比较

比较

比(比次;比校;比拟;比量;比例;比类;比匹;打比;对比) 较(较量;计较;辜较) 方(方比) 订 讲 谕 拟 吡 等(等量) 均 侔 照 校 视 类 差(~可告慰) 棿(棿拟) 衡 形 相况 角量
表示比较:于(高~;小~) 要(他~好些) 莫(~过于) 来(天~大) 有(他~他哥高) 何与 孰与 孰若
 表示正反比较:与否(成功~)
相互比较:项背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对比
进行比较和推测:比度
收集比较:集比
选择比较:论比
排列比较:贯比
考查比较:比(比次) 考较 考校 程量稽合
 考校武力:校武
研究比较:商较 商校 商敌
比照,比较:订况
对照比较:对勘
权衡,比较:称 权县 诠较
评论比较:评点
竞争比较:角较
向高处比较:攀比 攀引
私自比拟:窃比
详细比较:详较
(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

另见:辨别 衡量 对照 事物 差异 好坏

☚ 比较   对照 ☛

傍晚

傍晚

暮(日暮;薄暮;入暮;投暮;挟暮;垂暮;衰暮;迟暮) 夕(夕暮;日夕;依夕;晡夕;衰夕;晚夕;昏夕) 昏(昏晚;昏暮;昏暝) 暝(薄暝;破暝;沉暝) 莫(日莫;薄莫;衰莫) 晡(晡夕;晏晡;昳晡) 餔 近晚 向晚 挨晚 投晚 逼晚 昏晚 晚来 逗晚 薄晚 薄夜 压黑 挨黑 迎宵 微宵 晏景 后穉 下昃 毕景 日西 日晚 日暗 傍黑 晚快边 玉兔东升
天刚黑时:夜昏
入夜,傍晚:侵晚
黄昏,傍晚:曛(曛暮) 熏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夕阳西沉
将近傍晚:投晚 投暮 垂暮 近暮逼暮
秋日的傍晚:秋晚 秋暮
昏暗的傍晚:幽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 黄昏   夜晚 ☛

024.莫(p2658.1)

音义次第作:mo(一)无,没有。(二)毋,勿。(三)安定。(四)勉励。(五)姓。(六)见“莫莫”。mo(七)谋划,通 “谟”。(八)辽阔空旷。(九)削,通“劘”。(十)mu蔬类植物。(十一)同“暮”。(十二)通“幕”。
按:音、义次第凌乱,有悖文字、训诂之旨。考“莫”,从日从茻,茻亦声,会意兼形声。日没草中,会日暮之义,则当先注mu音,第一义项则当作: “暮本字”。日既暮矣,则不是白昼,没有太阳,引申则为:无,没有;毋、勿;此为mo音,二、三义项也。日暮则万籁俱寂,人安物定矣,故引申第四义项为“安定”。而mo音及“谋划”、“辽阔空旷”、“削”,则为另一音义系统,可列于后,则音、义系统为之廓清矣。
又,顺便指出, 释文于mo音下义项之三,书证为: 《诗·大雅·皇矣》,而后云: “见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二四·皇兮》”,诗题《皇兮》之“兮”显系“矣”字之讹。

☚ 𦮼   荴、荾 ☛

〖莫〗 粵 mok6〔漠〕普 mò

❶ 同「暮」,黃昏,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暮」。許慎《說文解字》:「〜,日且冥也。」(且:快要。冥【粵 ming4〔明〕普 míng】:昏暗。)《詩經.齊風.東方未明》:「不夙則〜。」(夙【粵 suk1〔叔〕普 sù】:白晝。)
❷ 無,沒有。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上以非公〜能膺海疆重任,破格授厦門提督。」(上:指清朝道光皇帝。膺【粵 jing1〔英〕普yīng】:接受。)
❸ 沒有誰,沒有甚麼。孟軻《孟子.告子上》:「如使人之所欲〜甚於生。」(假如人的欲望沒有甚麼比生存更重要。)
❹副詞,不,不要。杜甫《登樓》:「西山寇盜〜相侵。」
❺ 通「漠」,寬闊,廣大。莊周《莊子.逍遙遊》:「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之野?」

❶不,不愿。《小儿则总论》: “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
❷无。《论风毒脚气》: “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

莫56—57在位

南匈奴单于。虚连题氏,比弟。即位后称丘浮尤鞮单于。汉遣使赍玺书镇慰,拜授玺绶,给遗甚厚。

☚ 比   汗 ☛

莫mò

❶没有。如:莫不欣喜,莫名其妙。
❷不,不要。如:一筹莫展,莫衷一是,莫愁,莫大叫。
❸表示推测或反问。如:莫非,莫不是。
❹姓。

莫mò

Ⅰ [书] (没有谁; 没有哪一种东西) no one; none; nothing: ~ 大于此 nothing is greater [more important] than; ~ 之能御。 No one [Nothing] can resist it. Ⅱ  ❶ (不) not; no: 一筹 ~ 展 can find no way out
❷ (不要) don't: ~ 提此事。 Don't mention the matter. 请 ~ 见怪。 Please don't mind.
❸ (表示揣测或反问) can it be that; might it not be; is it possible that: ~ 不是 could it be that; ~ 不成 unless it be that Ⅲ (姓氏) a surname: ~ 邪 Mo Ye
◆莫不 there's no one who doesn't or isn't; 莫测高深 too profound to be understood; A more flagrant instance has yet to be fou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enigmatic; incomprehensible; too high and deep to be measured; unfathomable; 莫此为甚 Nothing [Nobody] is capable of exceeding this.; A more flagrant istance has yet to be found.; Nothing can surpass this.; One can expect nothing beyond this.; 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this.; 莫大 greatest; utmost; 莫尔斯电码 Morse code; dot-and-dash; 莫非 can it be that; is it possible that; 莫过于 nothing is more ... than; nothing is better than; 莫可名状 That cannot be described.; unable to understand; undescribable; unspeakable; 莫名其妙 be rather baffling; be all adrift [abroad]; be baffled; be in a fog; be unable to understand; be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th.; cannot make anything of it; difficult to guess what it is all about; have neither rhyme nor reason; ignorant of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莫名一文 penniless; dead block; not have a bean; 莫逆 very friendly; intimate; 莫逆之交 friends with complet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 intimate friendship; become the firmest of friends; be on the best of terms; bosom friends; Damon and Pythias; David and Jonathan; one's intimate friend; 莫惹是非 Let the sleeping dog lie.; 莫如 would be better; might as well;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莫斯科 Moscow; 莫须有 unwarranted; groundless; fabulous; fabricated; trumped-up; imaginary; 莫予毒也 a person who looks down upon everyone and fancies that nobody dare do anything to him; be very haughty; Nobody dare harm me.; 莫衷一是 unable to agree [decide] which is right; fail to come to any agreement; no concensus of opinion; (As opinions vary,) no unanimous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ere are endless wranglings and differences over ...; There is no agreement of opinion at all.

莫 (mò) 读暮 (mù)

【莫】晚,晚上。
例1 辟如鸣兽,蚤卧蚤起,莫卧莫起。(马王堆医书《养生方》第一卷)
译文 养生要像鸟兽一样,早睡则早起,晚睡则晚起。
例2 莫吞十一丸,服药十日知,小便数多,廿愈。(汉《武威医简》)
译文 晚上吞服药丸11粒,服药10天可痊愈; 如果服药后小便频数量多,20天可痊愈。
例3 先莫毋食,旦饮药。(马王堆医书 《五十二病方》)
译文 先一天晚上不吃东西,第二天早晨服药。
例4 夏日,数沐,希浴,毋莫起,多食采。蚤起,弃水之后, 用水澡, 疏齿, 被发, 步足堂下, 有闲, 而饮水一稖。(江陵张家山汉简 《引书》)
译文 夏天多洗头发,少洗澡,不要贪睡晚起,多吃蔬菜。早晨起来解小便之后,用水洗手,漱口刷牙,披散着头发在堂屋下散步,过一会儿喝水一杯。
例5 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莫。(《太素·卷二十四·真邪补泻》)
译文 呼气完毕后进针,静置而久留针,以气至为度,候气像等待贵宾一样,不觉得时间晚。
暮,古作莫。甲骨文 《粹》 695: “其莫,不其遘雨。”《佚》 851: “其莫归。” 《诗·齐风·东方未明》: “不夙则莫。”毛《传》: “莫,晚也。” 《释文》: “莫音暮。” 《周礼·春官·世妇》:“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 《礼记·曾子问》: “夫柩之不早出,不莫宿。”《释文》: “莫音暮。”《礼记·乡饮酒礼》: “莫不废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日云莫矣。” 《释文》: “莫音暮,本亦作暮。” 《战国策·秦策四》: “莫不令朝行。”清黄丕烈《札记》: “莫即暮字也。” 《管子·大匡》: “北州侯莫至。” 《论语·先进》: “莫春者,春服既成。” 《释文》: “莫,本亦作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莫不知其兵多少。”颜师古注: “莫读曰暮。”《世说新语·宠礼》: “移晨达莫。”
秦汉以前古籍出现的暮字为后人所改。《庄子·齐物论》:“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释文》: “暮,本亦作莫,音同。”《尔雅·释鸟》: “雉之暮子为雡。”《说文·佳部》“雡”字下说解引暮作莫。《史记·外戚世家》: “昨暮夜妄梦苍龙据吾腹。”《汉书·外戚传》暮作莫。
《说文》无暮字。《说文·茻部》: “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本义是黄昏。后来写作暮。《玉篇》: “暮,日入也。”
古音莫、暮皆属明母铎部。

☚ 见   内 ☛

即“丘浮尤鞮单于”(593页)。

莫mò

此为甚|措手足|敢仰视|可端倪|可究诘|可救药|可理喻|可名状|可奈何|可企及|可收拾|名其妙|明其妙|能轩轾|能自拔|逆于心|逆之交|展一筹|之谁何|知所措|知所谓|知所之|衷一是

❷ 爱能助|概能外|讳如深|罪大焉

❸ 百辞辩|百喙辩|百口辩|百身赎|鞭长及|变幻测|沉冤白|高深测|诡秘测|鬼神测|含冤白|后悔及|悔之及|神鬼测|神机测|神妙测|噬脐及|望尘及|玄妙测|一筹展|真伪辨|众寡敌|追悔

❹ 无適无

莫,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基本字形从日在茻(莽)中,隸定作 “莫”,實爲古 “暮”字。其他字形或从日在草下,或从日在林下,或从日在四 “木” 中,或从日在二 “禾” 中,又或增从鳥。據此多種字形分析,當是以日落草木叢中、飛鳥歸林會意,表示天色已晚,引申爲昏暗、時間將盡。文獻多借爲副詞,借用既久,爲求區别,後世增 “日”爲意符造“暮”字表示本義。卜辭或用本義,或用作地名。銘文或用本義,或用作無定代詞,或用作人名、地名、氏族名,或讀 “墓”。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二體實爲一畫之别。

莫mò

会意字,中间是“日”(太阳),小篆四周是“屮”(cáo,草),意为太阳落入草丛中。甲骨文为“木”,“木”可兼表声。是“暮”之本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mo
阴平:摸(摸索)
阳平:模(模范)
膜(隔膜)
摹(摹仿)
谟(谋略)
嫫(用于人名)
馍(即“馒头”)
去声:寞(寂寞)
漠(漠不关心)
蓦(蓦然)
瘼(疾苦,“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诗·小雅·四月》)
镆(“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吕氏春秋·察今》)
獏(同“貘”)
mu
阳平:模(模样)
去声:暮(暮色)
幕(幕布)
募(募集)
慕(羡慕)
墓(坟墓)

蟆(蛤蟆)
mào
鄚(鄚州,地名,在河北,旧读Mò,当地方言读Mào)

138.趣談“莫”字

莫,像太陽没于艸叢或樹林。這是夜幕降臨傍晚的景象,因聲借爲否定,另造“暮”字。


甲骨文;金文;篆mò

[茻(草叢,意符)+日(太陽,意符)→莫(《説文》:“莫,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莫,日殁於草叢,天快黑了。爲“暮”本字。篆文繼承初文,楷化爲“莫”。借爲“不”“勿”,表示否定。姓。)]
《詩經·邶風·終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不來又不往,老是把他想。)
[唐] 韓琮《駱穀晚望》:“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公子哥兒不來好,斷腸人兒怎能登嶺把那斷腸花兒找。)
[宋] 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勿聽風吹樹葉沙沙聲,何不吟詩長嘯慢慢行。)
[宋] 蘇軾《石鐘山記》:“至莫(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絶壁下。”

(10画)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日,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莫mò

10画 艹部 
(1) 代词。表示没有什么或没有谁: ~不|~名其妙|~大的幸福。
(2) 副词。
 1. 不: ~如|爱~能助|一筹~展。
 2. 不要;不能: ~吵|~生气|闲人~入|一夫当关,万夫~开。
 3. 表示揣测或反问: ~非|~不是|~须有。

莫()


甲骨文合集15588,殷
[翌]辛巳于而𣈅(莫)。
按: 从林从日,會日落林下之意。

甲骨文合集10729,殷
……往[豕]……莫……
按: 从林之繁形从日。

甲骨文合集23207,殷
丙午卜, 行, 貞翌丁未父丁(莫)歲牛。
按: 从秝从日。

甲骨文合集23360,殷
貞妣庚歲(莫)酒先日。

甲骨文合集18429,殷
莫。
按: 从从日。

甲骨文合集30786,殷
于翌日莫。吉。

甲骨文合集27456,殷
丁未卜, 何, 貞莫其。
按: 从三中(卉)从日。

甲骨文合集29807,殷
其莫不冓雨。
按: 从茻从日。

甲骨文合集29806,殷
(莫)亡。
按: 从莫从隹。

甲骨文合集32014,殷
丙辰卜, (莫)于丁。

甲骨文合集33545,殷
[乙]酉卜,貞王其田莫亡。

父乙莫觚,殷周金文集成7264,殷
父乙莫。

莫銅泡,殷周金文集成11844,西周早期
莫。

夆莫父卣,殷周金文集成5245,西周早期
夆䒤(莫)父乍(作)寶彝。

莫尊,殷周金文集成5776,西周早期
莫乍(作)旅彝。

散氏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6,西周晚期
至于堆莫。

晉公盆,殷周金文集成10342,春秋
莫不來[王]。

姑發反劍,殷周金文集成11718,春秋晚期
莫敢(御)余。

中山王方壺,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不羕(祥)莫大焉。

古璽彙編1279,戰國
㓝(荆)莫。

古璽彙編3025,戰國
(賈)(莫)臣。

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49.二-GY-0034,戰國
大莫囂(敖)鉨(璽)。

曾侯乙墓1正,戰國
大莫(敖)適豧之春。

包山楚簡·文書108,戰國
株昜莫囂郘壽君。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5,戰國
古(故)天下莫能與之靜(爭)。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46,戰國
莫敢不進。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47,戰國
莫得膳(善)亓(其)所。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17,戰國
莫衆而粯(迷)。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97背,戰國至秦
莫(暮)市以行有九喜。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84,戰國至秦
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輒相報殹(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莫敢不雖(唯)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樹德者莫如兹(滋),除怨者莫如盡。

張家山漢簡·蓋廬41,西漢
日且莫(暮),我則不出。

居延新簡EPF22.38A,西漢
大將軍莫府。

漢印文字徵
衣莫。

漢印文字徵
莫賢。

漢印文字徵
田莫如。

白石神君碑,東漢
蓋聞經國序民,莫急於禮。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文字摩滅,莫能存識。

郭顯墓誌,北魏
高峯逺出,長瀾眇鏡,爲龍爲光,莫之興競。

劉阿素墓誌,北魏
莫莫孤秀,焭焭哲人。

吴嚴墓誌,隋
念履霜而增感,歎負米之莫追。

馬都愛造像記,東魏
大夜重昏,非大覺莫能悟其跡。

趙朗墓誌,隋
雖復虎馳踰界,莫婫其威。

敬覺墓誌,唐
莫之與亰,承敬仲也。
《説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莫”爲“暮”本字,造字意圖爲太陽下落於林木草莽之中。甲骨文構形多樣,或从林从日, “林”或作繁形“” , 或换成“艸” 以及“艸”類的“卉”、“茻”。 亦可换成兩“禾”之“秝”, 四“生”之“”, 而“禾”、 “艸”亦同類,“生”則爲草木之長,造字意圖並無大變。
甲骨文“莫”還有从隹者,則造字意圖有所變異了。“隹”即鳥。上古有“陽鳥載日”、“日中三足烏”之類太陽神話傳説。三足烏是神話傳説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爲日中三足烏之演化。日暮當然是太陽運行的結果,可知“莫”字之从隹者,與此種觀念相聯繫。
西周以降,“莫”字定型於“从日在茻中”之結構。

☚ 茻部   莽 ☛

莫mò

甲骨文从四屮(chè,也是草的本字)或四木。上二个隶楷变草头,下二个变“大”字,中间从日。表示太阳在林中或草丛中,太阳下落状。是暮的本字,读暮。中古造暮字,加日旁,音义分化。后假借为否定虚词。与不无音义同或近。用为不要。如:闲人莫入。用为没有,无。如:莫不欣喜|莫大的光荣。组词如:莫非(莫不是)|莫逆(指朋友之间感情好)|莫须有(也许有吧。后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用为不。如:变化莫测。

莫★常◎常


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日,从两艸(或四屮),两艸为草丛,表示日落入草丛中,隶定为“莫”。本义读mù,日落时分(是“暮”的本字);又读mò,假借为代词(表示排除一切对象,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哪一件东西”)、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别”)等。
【辨析】
以“莫”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m,但韵母不同。mò:漠、寞、蓦、镆、瘼、貘∣mō:摸∣mó:模、膜、馍、摹、嫫、谟∣mù:暮、募、墓、幕、慕∣má:蟆。

(mù)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俗作“暮”。

*莫mwav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茻亦聲。(一篇下)
日已西下,看似在林間,黃昏時刻。或加鳥,表達于黃昏時分歸巢。

☚ 鹵   竟 ☛

〈副〉(1)没(有)。表示否定。
《醒》八四: 这们远路,断乎~有起旱的事,必径是雇船。
《聊·磨》二五: 太公说:“各人的各人拿着好,你再回去看看。”合庵说:“不必,~掉了甚么。”
(2) 难道;没的。用于反问句,句末有时有助词“不成”“么”等。
《金》七五: 他不往我那屋里去,我~拿猪毛绳子套了他去不成?又八八: 他卖守备多少时就有了半肚孩子?那守备身边少说也有几房头,~就兴起他来,这等大道?(均据张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