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药物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药物中毒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方言病疏》:“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瞑,或谓之眩,自关而西谓之毒。……痨、瘌、瞑、眩、毒五字义同。”各种药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现及解救法。详参莨菪中毒、藜芦中毒、芫花中毒、狼毒中毒、乌头类中毒、巴豆中毒、钩吻中毒、杏仁中毒、半夏中毒、大戟中毒、踯躅中毒、野葛中毒、果中毒、商陆中毒、银杏中毒、雪上一枝蒿中毒、石药中毒、硫黄中毒、雄黄中毒、砒霜中毒、轻粉中毒、铜中毒、金石中毒、盐卤中毒、煤炭中毒、桐油中毒、漆中毒、夹竹桃中毒各该条。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yaowu zhong du

某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相应部位并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对人体损害性疾病。中毒根据毒物种类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植物。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和量又分为急性、慢性中毒两类。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尿闭。慢性中毒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可产生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内损伤、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1)可出现皮肤粘膜灼伤,见于有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等; (2) 由于氧合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紫绀;(3)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或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和吗啡过量;(4)昏迷,常见于安眠药中毒、窒息性毒物中毒(如一氧化碳等),出现抽搐、震颤、瘫痪等中枢症状;(5)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呼吸气短(氰化物),呼吸加快(甲醇),呼吸减弱(安眠药物),肺水肿(有机磷);(6)心律失常,心脏骤停;(7) 呕吐、腹泻;(8)可有急性肾功能损伤(如升汞、磺胺、蛇毒等药物中毒);(9)溶血性贫血(砷化物),白细胞减少(苯、氯霉素及抗癌药物),血凝障碍(肝毒、双香豆素)等。治疗原则:终止毒物接触;清除已进入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给予解毒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其症状与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毒性、剂量有关。经皮肤接触吸收者,发病缓慢,多在2~6小时后发病;经口中毒,发病急,多10分钟到2小时发病。早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其次为头晕、烦噪、多汗等。进一步发展,眩晕,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如及时处理,可恢复,反之多在9小时后死亡。中、重度表现为昏迷、瞳孔缩小、心动过缓、血压增高、肌肉颤动、口水增多、大汗、口内排除大蒜样气味。有机磷农药中毒,除一般中毒治疗原则外,应用阿托品、解磷定等特殊药物。(郭静萱、张明杰)吸烟的危害(xiyan de weihai) 大量科学实验和统计学调查结果已证实了吸烟危害健康。烟雾中含3000种有害成分,主要的有:烟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氰氢酸和丙烯醛。烟焦油中含多环芳香烃、亚硝基胺、酚、游离脂酸等致癌物或癌变的引发、促进剂。一般认为尼古丁是使吸烟者成瘾的物质,它作用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肾上腺,使心肌等组织释放儿茶酚胺,从而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加大心排血量,使心脏对氧的需求增加;同时,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高240倍),减弱了血液携氧能力,在以上双重作用下,导致心肌缺血和冠心病的发作。氰氢酸和丙烯醛等物质伤害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纤毛,减弱其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使有害物质附着于内膜细胞上,引起细胞增生和变异,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见,吸烟有害无益,应当大力提倡戒烟。

☚ 触电   饮酒的危害 ☛

药物中毒yàowùzhòngdú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 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 或药物配伍失度等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 “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 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 便生他疾。其为病也, 令人吐下不已, 呕逆而闷乱, 手足厥冷, 腹痛转筋, 久不以药解之, 亦能致死。” 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莨菪、藜芦、芫花、狼毒、乌头类、巴豆、钩吻、杏仁、半夏、大戟、踯躅、野葛、商陆、银杏、雪上一枝蒿、石药、硫黄、雄黄、砒霜、轻粉、铜、金石、盐卤、煤炭、桐油、漆、夹竹桃等均可引起中毒。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是指使用有毒药物失当或患者不耐药力而出现中毒症状。配方用药,古有法度,《内经》、《神农本草经》以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区分药物毒性。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小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药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但毒有大小,自可随所犯而救解之。合和汤药,自有限制,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
凡药物中毒,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下列文献记载和民间经验,仅供参考。
几种常见的药物中毒分述如下:
(1)砒中毒: 即砒霜中毒。或称“中砒毒”为天然的砷华矿石,或为毒砂、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急性中毒多因突然吸入大量砒粉尘,或误服引起。一般因长期吸入含砷的粉尘、蒸汽或喷雾液而引起的,发病比较缓慢;直接口服砒剂毒物者,由胃肠吸收,发病较速。
中砒毒见于《开宝重定本草》。《外科正宗》有:“砒毒者,阳精大毒之物,服之令人脏腑干涸,皮肤紫黑,气血乖逆,败绝则死”等急性中毒症状的记载。症见服砒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即有咽干,口渴,腹中绞痛,吐泻交作,类似霍乱症状。继则里急后重,吐泻之物杂有血液,口腔、咽部充血并有烧灼感,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头痛、冷汗、抽搐,突然虚脱而死亡。急性中毒经抢救后或慢性中毒者,均会出现毛发枯焦脱落,指甲脆裂,四肢震颤麻木,动作迟钝笨拙,以及各种皮肤损害,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抢救砒中毒应令患者静卧,并急宜采取催吐等排毒措施。治疗时,要多给水分以帮助迅速排毒,但须凉饮,不得温服;抢救脱险后,仍宜冷饮、凉食一阶段,并忌辛辣食品及饮酒,还须继续服药,以清余毒。
治疗,为催吐驱毒法(见前)及一般解毒法。解毒法:
❶防风30g研细末,清水调服。
❷防风、绿豆、红糖各9g,甘草30g煎汤服用。
❸生莱菔切片吃30g,再以冷水调服枯矾末三钱催吐,吐后二小时,用白矾八钱和鸡蛋清搅匀,分七次于三小时内服完。
❹习用方: 椒豆饮; 或郁金末三钱,入蜜少许,冷水调服;或白芷末6g,井水调服;或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9 ~15g。
❺民间常用:地浆水、新汲井水、麻油任取一种,尽量饮服,以吐利为度。或稻草烧灰淋汁,调青黛三钱服;或大豆煮汁饮;或白扁豆生研,冷水调入绞汁服。或青草药加蕹菜捣烂绞汁一碗,冷水冲,分二次服,或取根一握,水煎服。
《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砒毒药:“米醋(吐)、乌桕根(下)、胡粉(地浆服)、蚤休(磨汁)、黑铅、鲞鱼枕(并磨汁)、蓝汁、荠苨汁、酱汁、绿豆汁、豆粉、大豆汁、杨梅树皮汁、冬瓜藤汁、早稻杆灰汁、白鸭通汁、豭猪屎汁、人屎汁、鸭血、羊血、雄鸡血、胡麻油”等,可作参考。
(2)钩吻中毒: 见《诸病源候论》。钩吻又名胡蔓藤,或称野葛、断肠草,有剧毒。多因误饮药汁或误食中毒。
钩吻全株均有毒,其中以嫩芽毒性最大。如服其水煎剂或新鲜嫩芽,多数立即中毒;其他部分一般在服后一小时左右出现中毒症状,体质弱者与剂量重者,发作时间可能提前。钩吻中毒症见口腔、喉咙烧灼感,继之恶心呕吐,大部分病人有腹部不适感。剧烈者腹痛如绞肠欲断。或伴腹胀、腹泻。继则可见言语不清,眩晕,肢麻,痿软无力,四肢厥冷,步态蹒跚,脉搏先由浮数,转为迟细。甚至有幻觉,视物模糊,吞咽困难,昏迷等。最终导致呼吸麻痹,窒息而死亡。
治疗,为催吐及泄下驱毒法:见前。解毒法:
❶大量新鲜鹅血、羊血乘温灌服。
❷鲜鸡蛋清灌服。
❸凤凰胎(鸡蛋在孵化中,尚未见雏形者可用,已成形者不用)研烂和麻油调和灌之。
❹铜青、明矾各30g,研细,调熟猪油(凝固者,须化开)灌服取吐。
❺三黄汤加栀子、茅根煎服。
❻忍冬叶及花(金银花)捣汁,拌红糖灌服。
❼新鲜蕹菜(空心菜)捣汁服。
《本草纲目》卷四有解钩吻毒药:“荠苨汁、蕹菜汁、葛根汁、葱汁、桂汁、白鸭血、白鹅血、羊血(并热饮)、鸡子清、鸡毈雏(同麻油研烂灌之,取吐)犀角汁、猪膏、人屎汁”等,可供参考。
(3) 乌头中毒: 乌头、天雄、附子三种中药,如因炮制、剂量、配伍、煎煮失当或患者体质衰弱及误服生药,都能引起中毒。
乌头中毒,在长沙马土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记载,并应用勺(芍)药、杞本(地骨皮)、麋(靡)芜木(芎䓖)等治疗。 《诸病源候论·食射罔中毒候》:“著乌头毒者,其病发时,咽喉强而眼睛疼,鼻中艾臭……”。乌头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别很大。也常随所用生药的不同部分及剂量,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乌头中毒于服药后数分钟或一小时左右出现口、舌、咽喉干痛,麻痹、流涎,继而手、足麻木,以指(趾)端尤甚,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烦躁,四肢痉搐,吞咽言语困难,牙关紧闭,视物昏花,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参伍不调,呼吸急迫而微弱,甚或抽搐昏迷,如抢救不及,一般于4~6小时内可致死亡。乌头中毒的抢救,宜先解毒,然后按其出现症状,随症施治。解毒通治法:
❶防风煎汁饮用。
❷饴糖随意食用。
❸生姜、红糖捣烂,嚼服。
❹甘豆汤。
❺猪血饮服。
❻甘草、蓝汁、大麻仁汁、小豆汁、浮萍、芦根、荠,任选一种给服。
《本草纲目》卷四有解射罔毒药:“蓝汁、葛根、大小豆汁、藕汁、芰汁、竹沥、冷水、蚯蚓粪、贝齿、六畜血、人屎汁”及解“乌头、附子、天雄毒”药“远志汁、甘草汁、人参汁、黄芪、乌韭、绿豆、黑豆、大枣肉、井华水、陈壁土(泡汤服)。”可供参考。
预防,乌头、天雄、附子必须严格依法炮制,以减少毒性。煎药要煮沸、久煮。未经炮制的生药,要按医嘱,严格掌握剂量及服用法。应用乌头等类药材作外敷剂时,如有新伤破皮流血者应慎用。
(4) 商陆中毒: 商陆因用药量失当,或鲜用,或炮制失宜及误服均可致中毒。《新修本草》:“商陆赤者,服之伤人,痢血不止,杀人,令人见鬼神,甚有毒。”商陆根、茎、叶均有毒,尤以根部为甚。新鲜赤色的根汁,毒性更剧。商陆中毒,一般于服药三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兼有眩晕头痛,有些有轻微的发热,心悸,气促,言语不清,严重者有谵妄,躁动,肌肉抽掣,站立不稳,神志恍惚,二便失禁等症状。剂量过重者,可出现昏迷,眼花,虚弱无力而死,孕妇中毒可引起流产。
治疗,参见常用解毒法。通治法:
❶常用甘草、生绿豆30~60克捣烂。开水冲服或煎服。
❷防风、防己、甘草、桂枝等煎汁服用。
❸甘草煎汁及冷粥频服,可缓解腹痛,并止泄泻。商陆中毒从昏迷到清醒为期约10~30小时,一般预后较好,若能及早处理,严密观察,治疗后大都可完全恢复。
预防,医师处方时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久煎可减弱毒性。加强药品管理,杜绝假充“土人参”的出售。加强药性知识的宣传,避免误作补药进服。
(5) 曼陀罗中毒: 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风茄花;果实名醉仙桃、枫茄子。全株植物均有毒,以果实毒性较大。曼陀罗作为药用,见于杨华亭《药物图考》。《本草纲目》:“曼陀罗花、子并入麻药。”哮喘病人多燃吸曼陀罗花。药用或误食曼陀罗子中毒。症见面肤焮赤,或发疹,躁动不安,口干渴,呕吐眩晕,大小便秘,发热,脉虚数;严重者有昏睡不醒,疲懒无力等类似酒醉状态,失救可致虚脱。整个中毒过程中,常可伴有谵妄,心悸,躁动,痉搐,哭笑无常等精神症状。
治疗,
❶绿豆皮120g、金银花60g、连翘30g、甘草15g。水1000ml煎至300ml一次量,每小时服一次。也可单用生甘草120g煎汤频服。
❷茶叶30g,先煎浓汁调豆腐半斤,顿服。
❸红糖半斤,冲开水服。
❹大量鸡子白(鸡蛋清)口服。
❺米醋饮服。
❻防风、桂枝各6g煎服。
❼洗冷水澡。《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莨菪毒药:“荠苨、甘草、升麻(汁)、蟹(汁)、犀角(汁)”等。

☚ 食物中毒   蛊毒 ☛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

服用药物过量或长期服用而蓄积或意外地一次服用大量药物引起药物中毒。一次大量应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服用而蓄积可引起慢性中毒。
药物中毒发生的机理还不清楚,一般是由于干扰了正常的体内代谢过程,中毒症状因药物的化学特性而各不相同。药物中的安眠镇静药、强壮兴奋药、抗癫痫药、抗生素及抗痨药、解热镇痛药、麻醉止痛药和抗胆碱能药物等都常有发生中毒症状。
安眠镇静药 常被滥用而引起蓄积中毒。也是急性中毒致死的最常见的药类,主要是因企图自杀而一次吞服大量,儿童偶可误服超剂量的药物而引起中毒。
(1) 巴比妥类药: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速可巴比妥等能抑制脑的代谢,减少血流,干扰突触活动并可改变神经膜的兴奋性。急性中毒可先有兴奋症状,而后迅速出现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意识不清至昏迷,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双侧锥体束征,瞳孔时大时小,至深昏迷时则散大而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减慢甚至停止,常有缺氧及呼吸性酸中毒,血压下降或出现休克。可并发肾功能衰竭及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情绪不稳、构音不清、眼球震颤、垂直凝视障碍、共济失调、健忘,偶见中毒性精神病症状如自知力丧失,错觉、幻觉和妄想。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而突然停用时可产生戒药综合征,表现焦虑、手和指震颤、肌肉颤搐、眩晕、全身乏力及视物变形等。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深昏迷时脑电图可为慢波甚或平坦。测血及尿中巴比妥含量可确诊并用以估价预后。但血中浓度的高低因患者的耐受情况而不同,但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致。对慢性中毒患者一般只需停药及对症治疗。急性中毒患者在服药4小时内给予洗胃,可阻止部分药物的吸收。吸氧及维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分泌物应彻底清除,必要时应行气管切开甚至给于辅助机械呼吸。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可用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素或多巴胺。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及电解质的平衡,静脉输液促进血液内巴比妥排泄,对昏迷较深者,可用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剂,同时给予碱性药物。对重症者必要时可考虑血液透析。不用大量兴奋剂。
(2) 吩噻嗪类药物: 如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为精神科及各科广泛使用。中毒症状颇常见,有思睡、瞳孔缩小、口干、鼻塞、便秘、低热及较少见的黄疸、粒性白细胞缺乏症、低血压、过敏性皮疹、泌乳等,此外在神经系统方面,急性中毒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低体温、共济失调、震颤、视力模糊、肌肉僵硬、尿潴留、室性心律和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影响基底节及黑质的神经递质的平衡,引起多巴胺耗竭,产生震颤麻痹综合征,迟发性多动症如静坐不能,不安腿,运动不停,舞蹈指划运动等以及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如牙关紧闭、斜颈、动眼危象等 (见“药物诱起的多动症”)。此外小剂量的氯丙嗪还可诱发癫痫。急性中毒的治疗,参见巴比妥中毒的处理。应尽可能避免搬动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可用阿拉明纠正,禁用交感胺类。心律紊乱可用苯妥英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禁用利多卡因。慢性中毒的治疗,应停药和对症处理。
(3) 苯并二氮䓬类: 包括利眠宁、安定及硝基安定等。这组药物有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急性中毒时,有嗜睡、乏力、眩晕、眼震、共济失调、昏迷及呼吸抑制、精神错乱、昏厥、木僵,其中以利眠宁最多见。对原有呼吸抑制或呼吸肌无力的病人如脑干病变及多发性神经根炎,即使剂量不大也可引起呼吸抑制。长期使用则出现嗜睡、忧郁、软弱无力、焦虑、共济失调、头痛及视力模糊。长期使用安定还可引起耳鸣和幻觉。治疗应停药或给于适量毒扁豆碱。
(4) 溴剂: 急性中毒少见,每日服用溴剂,脑脊液及脑组织中的含量逐渐增高,最常见的中毒症状是思维和记忆障碍、思睡、易激惹及情绪障碍、震颤、构音不良、共济失调、腱反射减低、锥体束征,偶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或周围神经病,皮疹常见,大剂量时可引起谵妄、错觉及幻觉,甚至昏迷。出现中毒症状时应停用溴剂,并用利尿剂或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加速排出。
(5) 眠而通(安宁): 同苯甲二氮䓬类。 大剂量中毒时可出现寒颤、发热、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心跳停止,应注意与感染中毒疾病的鉴别。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可引起抽搐发作。
(6) 水合氯醛:长期服用引起厌食、消化不良及全身营养缺乏,肢体疼痛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等中毒表现主要是嗜睡、眼球震颤及共济失调,严重的在于对造血系统及肝脏功能的损害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有关代谢酶的影响。但严重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绝大多数反应均属可逆性,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也有一次大量服用而引起急性中毒者,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大致同巴比妥类中毒。
强壮及兴奋剂
(1) 马钱子碱:又名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选择性的兴奋作用,增强脊髓运动性反射,兴奋大脑和延髓,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剂量过大则产生抑制。中毒是由于口服过量药物。中毒症状开始为感觉过敏、烦躁、震颤、嚼肌及颈肌有抽筋感及吞咽困难,继之肌肉痉挛、全身呈角弓反张、瞳孔散大、唇紫、心率增速,由于呼吸肌的痉挛性收缩使呼吸停止于最大吸气位置,反复惊厥,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然后进入松弛期,严重惊厥反复发作5~6次以上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治疗以积极控制惊厥发作为主,可静脉注射安定或阿米妥钠(见癫痫持续状态)。
(2) 乌头碱类:临床常用的是乌头、附子。中毒症状多发生在服药后半小时至1小时之间。首先舌及口腔有辛辣麻木感,逐渐蔓延至全身及四肢,以后此感觉逐渐减弱,常有恶心及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紧束感、乏力、肢体发硬、动作不便、头痛、眩晕、复视、心慌、气急、手足搐搦、烦躁不安、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心率减慢或不齐,血压下降、惊厥、休克以至昏迷。治疗应立即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2 %食盐溶液反复洗胃,同时肌内注射阿托品,如瞳孔缩小,可重复应用,酌用中枢兴奋药,如可拉明,安钠咖,给予吸氧或补液等。
(3) 苯丙胺:服用后精神振奋感,持续用药可产生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病状态或性格异常,失眠、不自主咀嚼、口唇多动等。停药后可以恢复。
抗生素及抗痨药 许多抗生素药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中毒,比较常见的有耳蜗及前庭神经的中毒,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阻滞及颅内压增高。
(1) 链霉素: 急性中毒属于过敏反应性质与剂量的大小无关,轻者表现为口周或头面部麻木,头晕和耳鸣; 重者出现全身麻木,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鞘内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引起脑膜刺激征、眼震、平衡失调、抽搐、下肢瘫痪、排尿障碍以致昏迷:腹腔内注射也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而有四肢瘫痪和呼吸突然停止: 慢性中毒主要是前庭神经中毒的眩晕和耳蜗神经中毒的耳鸣、耳聋,也有视神经炎及周围神经病,肌无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药物的剂量有一定关系,症状可在停药后开始。中毒症状出现即停药,一般都可恢复; 少数病例,耳聋症状一旦出现即不易恢复;辅助治疗可给予维生素A、B6及三磷酸腺苷。
(2) 抗菌药物神经中毒: 庆大霉素会引起前庭神经损害,甚至可引起伴有视幻觉的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新霉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可引起听力障碍。氯霉素也可引起视神经炎而有视力障碍。氯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二性霉素B以及硝基呋喃妥英都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而新霉素、卡那霉素和多粘菌素可引起肌无力,可能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四环素会导致颅内压增高,青霉素的大剂量静脉注射会发生惊厥,如用鞘内或脑室内注射则更为常见。二性霉素B可引起震颤、尿失禁、意识模糊及四肢软瘫和呼吸肌无力。硝基呋喃妥英类可引起脊髓前角细胞的变性。
(3) 异烟肼(雷米封)中毒: 表现包括肝、肾损害,粒性白细胞减少,内分泌紊乱,糖代谢紊乱,皮疹以及神经系统损害,而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急性异烟肼中毒见于一次口服大量后,先有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表情淡漠、语言不清、手足颤动,共济失调,全身强直性抽搐和昏迷,严重者死于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以周围神经病最常见,其发生率与使用剂量大及持续时间长有关。临床表现为肢端对称性的感觉过敏、麻木、足底烧灼感、感觉异常等。运动症状轻微,只有膝踝反射的减低和消失,少数严重的病例才有肌无力,肌萎缩和皮肤营养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眩晕、头痛、 共济失调及精神异常。 用维生素B可预防或减轻异烟肼的中毒症状。
水杨酸类制剂 是使用极为广泛的解热止痛剂。因其能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增强,组织中酸性物质的积聚而代谢紊乱,干扰肝脏内维生素K的利用而降低血浆中凝血酶原的含量,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等。急性中毒时,口、喉或腹部有烧灼性疼痛,呼吸增快、嗜睡或烦躁不安、耳鸣、耳聋、眩晕、谵妄,重型者可出现惊厥和昏迷。慢性中毒者常有耳鸣、眩晕和精神症状。
麻醉性止痛剂 包括可待因、度冷丁、吗啡、鸦片等。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变慢和昏迷。急性中毒有木僵或昏迷、呼吸浅慢、针尖样瞳孔、肌痉挛或抽搐、脉微弱,血压低。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有针尖样瞳孔和急速多变的情绪反应。长期应用的嗜药者在突然停用时常有呵欠、流泪、嗜睡、震颤、瞳孔散大、呼吸加快甚至虚脱。静脉注入盐酸丙烯吗啡5~15mg可以对抗中毒时的呼吸抑制,必要时可重复注射,但总量不宜超过40mg。禁用兴奋剂。
抗胆碱药物 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颠茄、三环抗抑郁剂及吩噻嗪类都是常用的抗胆碱药物,都能刺激延髓和大脑皮质,使呼吸加深加快,引起精神错乱和兴奋。大剂量时产生大脑抑制。用后约30~45分钟,有口干、视物模糊及畏光、皮肤潮红、热、干燥。体温升高,脉微弱而速。兴奋、焦虑、不宁、精神错乱,视幻觉,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记忆障碍,甚至可有狂躁及谵妄。静脉缓慢注射2mg新斯的明可使意识改善并恢复心律,必要时20分钟后可予重复。
麦角中毒 黑麦中滋生的黑麦霉产生的毒素所致的中毒,常由于食用污染面粉所制成的面食引起。
中毒症状有二型: 一为坏疽型,起病徐缓或快速,坏疽发生在指甲(手指或足趾)或整个肢体,坏疽部分在无疼痛和出血的情况下自动分离; 二为抽搐型,开始为肌束颤动,继以阵挛性和强直性肌痉挛,也可发生全身性抽搐,肢体感觉缺失,偏瘫和截瘫。治疗以对症为主。
其他药物中毒 磺胺类药物中毒时可引起脑膜炎一样的颈肌强硬,并可出现精神症状,局灶性脑症状,脊髓病及周围神经炎的症状。毛地黄类药物中毒引起精神症状,在动脉硬化及脱水患者更易发生。少数有震颤、神经痛、面部感觉异常和黄视、复视、偏盲、眼震及视力障碍。奎尼丁的中毒症状和奎宁极相似,如头痛、恶心、视力减退及耳鸣、潮红、心悸、惊厥发作,痴呆等。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 一氧化碳中毒   食物中毒 ☛

药物中毒

drug poisoning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drug intoxication

因使用药物而导致机体中毒的现象。其导致因素包括药物的性质、剂量,进入机体的途径、速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敏感性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导致的个体承受能力差异等。表现为身体和心理发生病变,如: 急性中毒时出现意识障碍;慢性中毒有时产生智能障碍或人格改变等慢性脑器质综合征。

☚ 药物滥用   药物依赖 ☛
000048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