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蒙求又名《药性便读》或《四言药性》。本草类著作。清张仁锡(?—1860)撰,吴炳参订。二卷。仁锡字希白,青浦(今属上海)人。以儒为医,精于脉诊。著有《痢症汇参》、《夺锦琐言》、《医案》、《医说》等书。弟子吴炳存其稿,多未刊行。是书为补皇甫中所著《明医指掌》药性诀所未及,成于咸丰七年(1857)。内容分为草、木、果、菜、谷、金石、土、水、禽、兽、虫、鱼、鳞介等十三部,载药四百三十九种。每药编成四言歌诀,概言药性,下有小注,详释产地、性味、功效、应用、禁忌、炮制、鉴别、配伍等。条目清晰,通俗易懂,多有张氏用药心得。有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药性蒙求本草著作。原名《药性诀》、《四言药性》。清代张仁锡(希白)撰于咸丰六年(1856)。此书以邵达订补之皇甫中《明医指掌·药性歌》为基础,再予增补而成。计载药439味,分草本果菜等13类。各药以大字标出四言诗四句,次用小字注出用药要点、药材性状、炮制、产地等。主要资料多引自《本草纲目》、《本经逢源》、《本草从新》等书,偶附己见。今存清抄本及上海古籍书店1979年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