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荣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荣格

荣格1875—1961Rongge, C. G. Jung,

瑞士心理学家,就读于瑞士巴塞尔大学,19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其后在苏黎世大学的精神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05年,在该校担任精神病学讲师。几年后辞去这一职务,自己开业行医,并从事研究和著述工作。荣格后来和弗洛伊德建立了亲密友谊, 并参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并于1911年担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后来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并在《无意识的心理学》(1912)一书中公布了这种分歧, 因而中断了他们的友谊。1914年, 他辞去学会主席职务并退出了学会, 开始专门从事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荣格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学说,认为人格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还提出了人格类型说, 根据自己的里比多学说把人格分为两种类型:内倾型和外倾型。他认为纯粹内倾或外倾的人是没有的,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有一种占优势的态度而已。荣格著作还有《追求灵魂的现代人》 (1931)、《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1958)等。

☚ 洛克   詹姆斯 ☛

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用心理分析说解释审美现象,以普遍人性解释艺术。提出艺术是人的本能的化妆性的满足。参见“心理学”中的“荣格”。


荣格1875—1961Carl Gustav Jung

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之一。曾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后因观点分歧而自立门户,建立了“分析心理学”。不同意弗洛伊德的里比多(Libido)完全是性的潜力的观点,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提出人格类型学说,将人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后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划分出八种机能类型。主要著作有《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类型学说》、《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记忆、梦、思考》等。参见“美学”中的“荣格”。

荣格

荣格1875—1961

瑞士精神病学者。早年是弗洛伊德的主要合作人,但其研究宗旨逐渐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病的性基础理论分歧。在他发表《无意识心理学》后,遂与弗洛伊德决裂。以后不断发展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有: 区分心理类型 (外倾型、内倾型); 区分头脑的四种功能 (思维、感情、感觉、直觉); 他着重研究的是潜伏在意识活动后的无意识背景,并强调梦幻的重要。他认为梦幻是一种事实,并在某些病人中发现了一些不能用人类的历史词汇表达的古代材料。他还提出集体无意识的假设,认为人的无意识中既含有自身的经历亦含有人类所共有的遗传的文化经历。他后期的研究还涉及病人的梦幻和病人的画、宗教的象征、神话、炼金术,甚至现代物理学。荣格的著作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人类学、宗教、艺术与文学、历史等都起到了重大影响。

☚ 胡佛研究所   柳公权 ☛
荣格

荣格1875—1961Jung,Carl

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曾受到弗洛伊德的特别重视,1911年被推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1914年因观点分歧离开弗洛伊德,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体系。荣格修正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学说,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分为相互补充的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无意识不只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集体无意识”是通过遗传存在于脑结构中的前人经验的反映,因此更为原始、更为基本,是个体意识与无意识的基础。他还根据里比多的趋向把人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结合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精神活动方式,对人的性格做了八种类型的划分。他的性格类型说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心理类型》(1924)、《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1954)、《人及其象征》 (1954)、 《追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记忆、梦、反省》(1961)等。

☚ 阿德勒   霍尔妮 ☛

荣格1875~1961Carl Gustav Jung

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苏黎世学派的领导者,生于康斯坦斯湖畔一个乡村。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入苏黎世大学,投身于著名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勒门下,研究精神分裂症。1905年任该校精神病学讲师。后辞职自己开业。1906年与弗洛伊德通信,翌年去维也纳与弗洛伊德会见,他受到赏识,1911年共创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当选为首届主席。1914年因观点分歧而决裂,创立分析心理学派。20年代曾赴非洲、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考察原始人的心理历程。1932~1942年任苏黎世联邦综合技术大学教授。1944年又回巴塞尔大学任医学心理学教授。先后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校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主要理论观点与成就: (1)心灵或人格整体论是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和方法论。(2)把人格结构视为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所构成。原型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我和曼达拉等。(3)把力比多由性力扩展为生命力,并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4)提出性格类型说,先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后又分为八种功能类型。(5)强调心理结构的整体论,扩大潜意识的内涵,沟通个体和种族历史经验的文化联系,开创性格类型学和字词联想测验,对心理学、医学、文艺、历史、宗教等具有广泛影响。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1912)、《潜意识心理学》( 1912)、《心理类型》(192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集体潜意识的原型》(1936)、《人格的整合》( 1940)、《心理治疗的实践》(1954)、《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记忆·梦·反思》(1961)、《人及其象征》(1964)、《心理学和东方》( 1978)等。

荣格

荣格1875—1961Carl Gustav Jung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生于凯斯威尔。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苏黎世伯格尔斯立精神病诊疗所任布洛伊勒的助理医生。后去巴黎师从法国心理学家让内研究心理学。回国后,先后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医师和心理学讲师,苏黎世综合工科学校心理学教授和巴塞尔大学医疗心理学教授。1904年发明字词联想法。1906年与弗洛伊德通信,并开始学术上的交流。1908年创办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第一次会议。首先提出“情结”概念。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层。1912年在弗洛伊德的倡议下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首任主席。1914年与弗洛伊德决裂。1921年为证实集体潜意识的观点,赴非洲和美国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州以及印度等地考察原始部落的民俗和宗教,并广泛研究东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神话、炼金术、星相学、瑜伽术和降神术等神秘现象。主要著作有《里比多的转变和象征》(1912年)、《潜意识心理学》(1917年)、《心理类型学》(1921年)、《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年)、《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年)、《集体潜意识的原型》(1936年)、《人格的整合》(1940年)、《心理治疗的实践》(1954年)、《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年)、《记忆、梦、反思》(1961年)、《心理学和东方》(1978年)。

☚ 桑代克   布隆代尔 ☛
荣格

荣格1875—1961Carl Gustav Jung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去巴黎从法国心理学家让内研究心理学。回国后,先后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诊所医师和心理学讲师,苏黎世综合工科学校心理学教授和巴塞尔大学医疗心理学教授。1908年创办国际精神分析学协会并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第一次会议。首先提出“情结”概念。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层。主要著作有《分析心理学论文集》、《心理学型态》等。

☚ 桑戴克   华生 ☛
000002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