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荔枝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荔枝核
荔枝核  lìzhīhé

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乾燥種子。長橢圓形,略扁,長不及寸。棕紅色或紫棕色,有光澤。一端有黄白色種臍。質硬。主治胃脘痛,婦人血氣刺痛,疝氣痛。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果菜米部·荔枝》:“《廣志》曰:荔枝冬青,實如鷄子,核黄黑似熟蓮子,實白如脂肪,甘而多汁,美極益人也。”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荔枝》:“以核熳火中燒存性,爲末,新酒調一枚末服,治心痛及小腸氣。”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荔枝》:“〔核〕治㿗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

荔枝核

药名。出 《本草衍义》。又名荔仁、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 的种子。主产广东、广西。甘、涩,温。入肝、肾经。散寒,理气,止痛,散结。治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腹中血气刺痛。煎服:4.5~9g。本品含挥发油,内有葎草烯、α-姜黄烯等。又含鞣质、皂苷。还含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可降低血糖及肝糖元。本品可增强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调血脂作用。

荔枝核lì zhī hé

《本草纲目》果部第31卷荔枝(16)。药名。
【基原】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
【别名】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性味】甘涩,温。
❶《本草纲目》:“甘,温,涩,无毒。”
❷《医林纂要》:“甘涩,温,微咸。”
❸《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涩,性平,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❶《本草经疏》:“入肝、肾。”
❷《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温中,利气,止痛。治胃脘痛,疝气痛,妇女血气刺痛。《本草备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丸、散。
【成分】种子含皂苷、鞣质,又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荔枝核又含挥发油。
【药理】
❶降血糖:荔枝核干浸膏对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❷毒性:荔枝核20mg/kg灌胃给小白鼠,观察3天无一死亡,表明该药急性毒性甚低。

荔枝核lìzhīhé

中药名。出《本草衍义》。别名荔仁、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的种子。主产于广东、广西。甘、微苦, 温。入肝、肾经。温中, 理气,止痛。治胃气冷痛、疝气痛、睾丸肿痛、妇女血气刺痛, 煎服: 4. 5 ~ 9 克。本品含皂苷、鞣质、α- (亚甲环丙基) 甘氨酸。α-(亚甲环丙基) 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 可降低血糖及肝糖元。

荔枝核

荔枝核

荔枝核,又名荔仁、大荔核。始载于《本草衍义》。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主产于广东、广西; 此外,台湾、福建、四川等省亦产。
本品味甘、微苦、涩,性温。归肝、肾经。功能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痛、睾丸肿痛、胃脘痛、少腹痛以及奔豚气等证。本品入肝经血分,能行血中之气,如肝经血分为寒湿气滞所致的疝气痛、睾丸肿痛,用之最宜。临床上常与橘核、茴香、川楝子、青皮、乌药等配伍应用。有热加黄柏,寒甚加肉桂。《本草衍义》治心痛及疝气疼痛,单用荔枝核,煅存性为末,以酒调服。《坦仙皆效方》玉环来笑丹, 治疝气𤻊肿,用荔枝核、 陈皮、硫黄研末为丸,痛时空心酒下,并治诸气痛。《世医得效方》荔枝散,治肾大如斗,用荔枝核、大茴香、青皮等分为末,以酒调服。其治胃痛,妇女少腹血气刺痛,亦取其温行散滞止痛之意。如《卫生易简方》治胃脘痛,单用荔枝核研末醋调服。《景岳全书》荔枝散,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用荔枝核配木香为末服。若由寒湿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可与高良姜、香附、五灵脂配伍,共奏行气散寒,消瘀止痛之效。妇人少腹中血气刺痛,用荔枝核煅存性,与香附共研为末服,如《妇人良方》蠲痛散。治奔豚气痛,常与小茴、木香、吴萸、肉桂同用,如《医学心悟》奔豚丸。赵学敏并谓荔枝核烧灰酒下,可已痢,止腹痛。煎服,6~9g;研末服,1.5~3g。
实验研究: 荔枝核含皂甙、鞣质、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后者给小鼠皮下注射,可显著降低血糖。

☚ 橘核   柿蒂 ☛

荔枝核

荔枝核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当果实成熟时采摘,去净皮肉,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种子呈长椭圆形,略扁,长1.5~2.5cm,直径1~1.5cm。表面红棕色或紫棕色,有光泽。一端有黄白色蒂痕。质坚硬,壳内有仁,两瓣,灰黄色,坚实。无臭,味淡。
荔枝为太阴人药。功能为理气止痛。主要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疝痛及囊肿。如太阴人药方荔枝核汤,用本品15g,莱菔子、黄芩各10g,柏子仁、白芷、杏仁、浮萍草、大黄各5g,以清肝实火,理气止痛,治囊肿及阴囊水肿。常用量5~15g。

☚ 熊胆   天竺黄 ☛
000213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