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钱佛教语,指行脚僧人所有的“草鞋钱”。《景德传灯录》卷八:“师云: ‘浆水且置,草鞋钱教阿谁还?’”后成为官府公人出差办事向人索要钱财的借口。元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我劝哥哥饶了你性命,有什么草鞋钱与我些。”亦作“草鞋费”。宋范成大《石湖集》三《催租行》诗:“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錢糧賦税部 > 賦税 > 草鞋费 > 草鞋錢 草鞋錢 cǎoxiéqián 草鞋钱 草鞋钱旧中国,高利贷者与借债人间的中介人按照借款额提取的回扣(佣金)。俗称“收帐人草鞋钱。” ☚ 卖青留土 支使银 ☛ 00004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