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区洞庭湖区湖北省部分治涝
该区北临荆江松滋口一塔市驿河段,南与湖南省毗邻,为湖北省松滋、江陵、公安和石首县所属。集水面积390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3540平方公里,耕地224万亩,人口165.5万,水网密布,以四口河系与洞庭湖水域相联,自北向南,分泄荆江水沙入湖。最大分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调弦口已于1959年封堵)。地形北高南低,高程约43~28米。区内已无通江湖泊,有大小圩区约20座,荆江分洪区为最大圩区,面积921平方公里。全区各圩自流排水以四口河系为承泄区,水面率约5%(173平方公里)。圩垸治涝规划依照水系、地形条件,划分为松虎区间、藕东区间、藕西和洲滩民垸4区进行治理。各区自排系统已基本形成,排水闸共约120座,设计排水量近1900立方米每秒,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均能自排渍涝水量。汛期5~10月上旬,主要依靠内湖调蓄和电排解决。1983年已建电排总装机6.63万千瓦,设计排水流量676立方米每秒,仍达不到十年一遇的治涝标准。松滋河西支以西部分山区、部分客水由水库调蓄;并将与湖南省共同修建撇洪渠以拦截部分涝水。根据规划尚需增加电排装机2万千瓦,设计排水流量193.47立方米每秒。荆江分洪区首要任务是分泄荆江的超额洪水,治涝规划考虑这一因素,充分利用原有设备,保留足够的内湖水面率,合理控制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