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163~212三国时曹操谋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土族。永汉元年(189年),举为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率宗族依附袁绍。初平二年(191年),离绍归曹操,任司马,咨以军国大事,屡从征伐,以功封万岁亭侯。建安元年(196年),建议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以从民望,扶义征伐。不久,任尚书令。后反对曹操称魏王,被迫自杀。 荀或163—212东汉思想家。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少有才名,时人誉为“王佐才也”。中平年间举孝廉,任亢父令。董卓之乱,弃官归里。后从袁绍,但度绍不能成就大业,乃转投曹操,任司马。建安元年(196)“以从人望”为由,建议迎献帝都许,进为侍中,守尚书令。参与谋划军国大计,曹操功业多得其力,比之为张良,深受信用。所荐谋士戏志才、郭嘉、荀攸、锺繇、司马懿皆称其职。旋因反对曹操进爵魏公,饮药自杀。著有《迎驾都许议》、《田畴让官议》等,已佚。清严可均《全汉文》有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