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茹志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茹志鹃1925—1998;女

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
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文学》副主编,《人民文学》编委。著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茹志鹃小说 选》、《漫谈我的创作经历》、《剪辑错了的故事》。
笔名:阿如、初旭

茹志鹃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专集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印1979年4月版
208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专集
漫谈我的创作经历
茹志鹃和《百合花》
茹志鹃早年的生活与创作——茹志鹃研究之一
我所认识的中国女作家
孙露茜 王凤伯
茹志鹃
陈静斐
李关元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361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208页
旅大师专学报1980年3期
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3、4期
中国建设1984年10期
在泥泞的路上跋涉
茹志鹃简历
漫谈我的创作经历
茹志鹃
茹志鹃
秋 云
茹志鹃
蒋心焕 朱德发
女兵列传第1集第476页
女兵列传第1集第490页
文学:回忆与思考第363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79页
茹志鹃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沈阳)第106页

茹志鹃

茹志鹃和她的女儿赵兰英北京晚报1982年5月20日
女作家与贤妻良母——王安忆谈她的母亲茹志
莫小米杭州日报1984年11月10日
文坛上的母与女
中国当代女作家三十七人自述:茹志娟
艺 舟中国妇女1980年11期
当代文学1981年1期
论茹志鹃
作家一家
茹志鹃论
苦恼(附:茹志鹃小传及主要作品目录)
她从那条路上来——茹志鹃速写
晓 立
杨国桢
盛 英
茹志鹃
刘俊光
文汇月刊1981年6期
瞭望1981年7期
小说家1984年2期
钟山1985年1期
文学自由谈1987年2期
作家茹志鹃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303页
1998年逝世人物:作家茹志鹃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399页
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

女小说家。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43年参加新四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1953年转业到上海。1955年起先后任《文艺月报》编辑、《上海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1978年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她的作品多取材于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提炼典型的细节,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灵美,风格柔美委婉,别具一格。新时期后的作品吸取西方某些表现技巧,着力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从微笑到沉思”,风格有明显的转变。著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草原上的小路》等,中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散文集《惜花人已去》《母女漫游美利坚》(与王安忆合著)等。有《茹志鹃小说选》《茹志鹃散文选》。

☚ 黄宗英   韶华 ☛
茹志鹃

茹志鹃1925—

现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25年9月13日生于上海市一城市贫民之家。3岁丧母,父离家出走,自幼随祖母做手工糊口。因家境贫困,11岁才在上海市私立普志小学上学,一年后又停学。13岁祖母去世,曾进上海基督教办的以马内利孤儿院,半年后由其兄领出,进上海妇女补习学校住读。17岁在浙江省武康县中学初中毕业。翌年任教于上海私立颐生小学,1943年冬随兄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公学学员,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写歌词《跑得凶就打得好》,获军区文艺创作二等奖。1950年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何栋梁与金风》,1951年创作了三场话剧《不拿枪的战士》,获南京军区1955年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1955年7月从部队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报》编辑、小说散文组副组长、组长,被吸收为作协会员,并被选为作协上海分会理事。同年出版小说《关大妈》。1957年发表反映少年儿童斗争生活的小说《黎明前的故事》。1958年发表歌颂军民鱼水情的优秀短篇小说《百合花》,引起人们的注目。1959年出版短篇集《高高的白杨树》。1960年,离开编辑岗位,从事专业创作。1962年出版第二个短篇集《静静的产院》,其中《静静的产院》、《阿舒》等小说被译成日、英、法、俄等国文字。1965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1977年当选上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翌年选编了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短篇创作集《百合花》,1979年发表优秀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她的作品,一部分以过去部队和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为题材;一部分则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生活。作品大多没有选取生活中复杂重大斗争,而是从平凡的生活和普通人物身上提炼有意义的主题。代表作《百合花》描写了一位质朴憨厚的小通迅员和一位温存腼腆却又坚毅的新媳妇,从一个平凡的生活侧面表现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骨肉关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洋溢着感人的诗情和深意。茹志鹃的作品清新俊逸,韵味深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979年以后发表的新作在原有的基调上明显地增加了深沉的、思索的力量,风格也日趋蕴藉、冷峻。

☚ 丁玲   杨绛 ☛
茹志鹃

茹志鹃1925—Ru Zhijuan

当代小说家。女,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市。11岁才开始上小学,但仅读一年即辍学,后才又进初中读到毕业。1943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生活》,同年冬参加新四军,长期在军区文工团工作,写过不少歌词、快板、秧歌剧等。1950年发表短篇小说《何栋梁与金凤》。此后相继发表《关大妈》、《百合花》、《三走严庄》、《如愿》、《静静的产院》、《出山》、《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女儿情》、《着暖色的雪地》等小说。小说集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茹志鹃小说选》等。
茹志鹃的小说大致有三类:一类描写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生活,以《百合花》为代表;一类从正面描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实生活,以《静静的产院》为代表;一类着重反思当代的曲折生活,以《剪辑错了的故事》为代表。其中《百合花》既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最有名的代表作。它写1946年秋在主攻战场前沿包扎所发生的故事,着重围绕向老乡借一条百合花被子的小事件展开描写,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才完婚三天的新媳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的骨肉关系和鱼水深情。
茹志鹃的小说创作独树一帜。从总体看,她在选材和立意上喜欢以小见大。着重写时代激流中的浪花,写大合奏中的插曲,从侧面反映时代风貌,而不从正面展现生活的大波澜和气势磅礴的大合奏。在人物塑造上她喜欢刻画普通的“小人物”。特别是长于刻画女性形象,长于发掘女性的心灵世界和感情世界,长于展现她们不断向旧我告别的成长历程。她们虽然不是那种在“风口浪尖”上弄潮的人物,但却是从各自的起点上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实实在在的人物。在艺术风格上,她表现为清丽、柔婉、俊逸。她不采用激昂高亢的格调和雄浑粗犷的旋律,而是以舒缓的节奏演唱柔和的曲调。她笔触细腻,注重典型细节的描绘与渲染,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注重人物自我内心矛盾冲突的表现。语言清新、朴素、流畅。“文化大革命”后,她的风格已从微笑向深沉发展,从用牧歌调子礼赞生活发展到沉思生活、干预生活、针砭生活;同时在表现艺术上借鉴了西方意识流手法;风格中已增加了冷峻因素。

☚ 中国当代文学   马烽 ☛
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

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43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生活》,同年参加新四军,后长期担任文化宣传工作。1955年转业到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1958年发表其代表作短篇小说 《百合花》。作品通过解放战争中一位小通讯员的英勇牺牲,以及一位农村新媳妇用自己的被子、她惟一的陪嫁物为之装殓的故事,赞颂了军民之间的骨肉深情。该作构思精巧,富有诗意,细节描写生动感人,显露了作者幽婉清新的风格特点。粉碎“四人帮”后发表新作多篇,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结集有《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及《茹志鹃小说选》等。

☚ 钟肇政   聂华苓 ☛

茹志鹃1925~1998Ru Zhijuan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Works: Lily,Silent Maternity Hospital,Tall Aspen,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