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苗白绢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苗白绢病tea seedling blight

茶树幼苗根颈部病害之一。中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日本、印度也有记载。除为害茶外, 还可为害200多种植物。
症状 发生于近地表的茶苗茎基部5~10厘米处。病部初期呈褐色, 表面形成白色菌丝, 并继续生长蔓延直至根颈部及其周围土面均覆盖着白色菌丝层, 在病部或附近地表, 长出许多初为白色, 后为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菌核表面平滑, 直径0.5~1.0毫米, 此时茶苗叶片凋萎, 全株枯死。
病原 罗士白绢病菌学名为 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 属多孔菌目革菌科网膜革菌属。担子生于菌丝层上, 棍棒状, 单胞、无色,长宽为9~20×5~9微米。顶生4个小梗, 长3~7微米, 单胞、无色。小梗再顶生担子孢子, 卵形, 单胞, 长宽为5~10×3.5~6微米。
侵染规律 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部越冬, 可存活5~6年, 当高温高湿时, 产生菌丝侵染茶苗。病株上的菌丝也可从土表蔓延到邻近茶苗上为害。病菌还可借雨水、流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在土壤板结、粘重, 过酸, 尤其是排水不良的苗圃内发病重。


茶苗白绢病


防治 选用生荒地或无病地建立苗圃或茶园, 注意排水, 增施有机肥, 用5406抗生菌肥或腐熟饼肥更好。哈茨木霉对白绢病菌有良好的颉抗作用, 用其分生孢子浓度0.5%和0.7%处理, 对白绢病菌分别获得97.62%和100%的防治效果。发病初期, 将病苗连同周围土壤一齐挖走,作妥善处理,填上无病土或用五氯硝基苯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成片防治时, 每亩用五氯硝基苯1~2.5千克拌以细土, 均匀地撒于土表, 并进行浅耕, 使药粉混入土中, 以后隔10~15天再施一次。

茶苗白绢病tea seedling blight

是世界性广布种。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为害茶苗及豆类、瓜类等200余种植物。发生在近地表的茶苗茎基部,初期色褐,上形成白色菌丝,并蔓延至附近土面,后期形成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严重时全株死亡。病原菌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属多孔菌目,革菌科。担子生于菌丝层上,棍棒形单胞,顶生担孢子卵圆形单胞,大小5~10 μm×3.5~6 μm。以菌丝核在土壤中或病部越冬,菌核在土中存活时间长,高湿条件下形成菌丝侵染茶苗。在土壤板结、黏重或排水不良的苗圃中发生较重。宜选用荒地作苗圃,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发病初期及时挖除病苗及周围病土,并施土壤杀菌剂。

茶苗白绢病

1.担子孢子 2. 担子小梗 3. 病原子实层 4. 病核放大 5. 病苗症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