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树果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树果实fruit of tea plant

茶树繁衍的主要器官, 包括果壳和种子两部分, 分别由茶花雌蕊的子房壁和胚珠发育而成。果壳保护种子发育和帮助种子传播。
茶果的形状, 随果实内种子数目而异, 每果一粒种子的近圆形, 两粒种子的近长椭圆形, 三粒种子的近三角形, 四粒种子的近四方形, 五粒种子的似梅花形。蒴果的外壳为深绿色, 到茶果成熟时, 则完全变为褐色。蒴果的外壳由成片的石细胞构成, 石细胞之间贯穿着带状的维管束。壳的内质部是由无色有核的细胞组成,也有很多的石细胞, 起保护种子作用。蒴果的内壁为内表皮内壁木质化呈纤维状。


茶树果实与种子


蒴果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开裂后中央残留柱状体,有3~4个裂片。果壳开裂后, 茶果自行落于地面。
茶树种子大多为棕褐色,少数为黑色或黑褐色。其结构可分为外种皮、内种皮与种胚三部分: 外种皮由石细胞、薄壁细胞、维管束及内膜等组成。外缘石细胞的细胞壁一般有7~9层, 中央有细胞腔。向内是卷曲的维管束, 紧接维管束是5~6层薄壁细胞, 横向排列, 长方形。最内是一层极薄的内膜。石细胞除中央细胞腔外, 并有向细胞壁方向排列、呈放射状的很小纹孔, 纹孔随细胞壁的增厚象蜘蛛网经线一样与中央细胞腔相通。石细胞细胞腔纹孔为各种代谢物(主要是果胶与盐类)所充塞,一般外种皮的色泽随填充物的色泽而变化。石细胞之间有粗、细导管纵横交错相接,构成种皮内外曲折的通道, 茶籽萌发时成为水分、空气等由外进入种子的通路。
内种皮与外种皮连接, 由数层长方形细胞和一些输导组织组成, 表面为赤褐色。种子干燥时, 内种皮脱离外种皮, 紧贴于种胚, 随着种胚的缩小而形成许多皱纹。输导组织(主要是一些螺纹导管)在种子成熟过程中有输导营养物质的作用, 在种子发芽时则负担吸收水分的性能。内种皮的下层有一层拟脂质形成的薄膜, 种子发芽时拟脂类即分解转化。
种胚又称种仁, 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构成。两片子叶肥厚、饱满, 中间有一隔缝, 胚体与子叶通过子叶柄相连接。胚根朝着珠孔, 形如较钝的小锥。胚根的尖端为生长点, 细胞排列紧密。生长点以上为根冠, 细胞壁较薄,体积较大,排列疏松。最外缘是一层排列十分整齐的薄壁周缘细胞, 有的没有明显的核。胚茎与胚根相接, 胚茎两边最外层同样有一层排列很整齐的薄壁周缘细胞, 在它的内侧是一些大小不一, 近似圆形, 排列很不规则的薄壁细胞, 为韧皮部原始体, 再往中央是5~6层排列很整齐, 紧密的细胞, 为原形成层, 原形成层内, 细胞较稀疏, 纵向排列整齐, 为木质部及髓的原始体。茶籽的胚茎一般较短。胚芽在胚茎的另一端,胚芽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生长锥, 叶原基等组成。生长锥陷于2~3个叶原基之间, 为未来茎叶的原始体。
除了靠近胚根的子叶细胞排列较整齐具有细胞核以外, 其余细胞都是由大小不一、排列杂乱的薄壁细胞组成, 细胞核不明显, 中间为液泡。液泡内充满贮藏物如淀粉粒, 脂肪粒等。子叶细胞的细胞壁相互连接, 分隔不明显。在同一片子叶中靠近茶籽胚体边缘的细胞, 后含物较多, 远离胚体的子叶细胞后含物较少, 说明靠近胚的子叶细胞, 对以后茶籽萌发所起的作用较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