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茶园设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茶园设计designing of tea plantation为满足种茶需要, 综合利用土地, 对选定的园地布局所进行的总体规划。茶园设计, 首先要注意土地的合理利用。建立茶园, 土地的利用安排, 应采取以茶为主, 农林牧相结合。其次要注意有利于茶园管理与提高劳动效率。既要注意交通方便, 分区划片管理; 又要考虑一切布置能适应机械化。最后要为改善茶树环境条件, 促使茶园高产优质。 图1 茶园道路、水沟设计 茶园排灌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 茶园灌溉须建立引水系统, 二者应同时设计。一般茶园排水系统由横排水沟、纵排水沟、隔离沟等组成。横排水沟沿等高线安排在地块长边园路的上方。其作用就是截断地块本身的地面径流, 将多余的水引入纵排水沟。纵排水沟按山势设在山凹或丘陵地的低洼处, 尽量利用原有的山沟自上而下整理而成。其作用就是接纳横排水沟排出的水流入茶园下面的池塘或水库贮蓄起来, 也可直接排入河流。隔离沟也按等高线设立,设在茶园上方的也称撤水沟,其作用是防止上方的林地或荒地的流水冲入茶地(图2)。在茶园下方的隔离沟, 也称拦水沟, 设在茶园与农田的交界处。其作用是防止茶园的水直接冲入农田。 图2 等高隔离沟开垦法 灌溉系统 可分茶园流灌与喷灌两种, 应分别进行设计。流灌系统主要由主输水渠, 支输水渠,纵沟,横沟等组成。主输水渠的作用主要为承接机埠抽出或横排水沟进水。 自流水源而来的水输送至各支输水道。其断面设计依流量而定, 主输水渠宜设置在各个区茶园的较高处, 一般可与设在山上分水岭或山腰的主道, 支道并行, 以便分送水流进入各片茶园的支输水渠。支输水渠的作用主要为承接主输水渠之水进入园沟之用。其断面设计应依分水流量及地形特点而定。支输水渠宜设在各片茶园的上面较高处, 一般可与各山头山背上的主要园道并行, 以便分送水流进入园内纵沟。纵沟也可做成阶梯式, 以利灌溉。越过园道时, 应以涵管相接,以便操作和机械行走, 园内纵沟沟底较横水沟应略低,沟沿略高10~15厘米。横沟为接纳园内纵输水沟的水最后进入茶行, 达到流灌的目的。横沟一般不另行设置, 即利用茶园排水系统的但茶园地块较大,茶行较多, 则应加设临时横沟进行流灌(图3)。 图3 纵排水沟 喷灌系统可分固定式喷灌, 移动式喷灌, 半固定喷灌三种。固定式喷灌,是在茶园中埋设干管和支管,在支管上隔一定距离设置竖管, 喷头在喷灌时装在固定的竖管上使用, 除喷头可随时取下和轮流在竖管上使用外, 其他都是固定的。这种装置除利用自然水头外, 要设立固定泵站。移动式喷灌, 是将动力、水泵、喷头安装在一个喷灌机上,沿明沟、暗沟进行喷灌。半移动式喷灌, 水泵和干管是固定的, 喷头和支管是可以移动的。在干管上装有给水栓, 由干管供水喷洒。 茶园排灌系统设计, 必须同时在适当地点安排建立水库、池塘等等, 以便蓄水提水, 排蓄灌兼顾。 茶园防护林与遮荫树设计 茶园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为防风防寒,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遮荫树的作用则为调节光强度, 降低叶温, 增加土壤养分, 保持旱季土壤水分。中国广大茶园,自北至南皆有风害寒害,水土冲刷为害, 皆应计划布置茶园防护林。至于茶园遮荫树, 一般认为中国南亚热带与热带茶区如云南、广西、广东的一部分与海南岛、台湾南部外,是可以不设置的。茶园防护林的设计,应注意防护林的布置与防护林的结构(图4)。
防护林带设计 一般丘陵山地茶园防护林是山上的分水岭与山间自然沟谷的两岸。防护林带应注意与已在这些区域设置的主道、支道、主输水渠、支输水渠以及自然纵排水沟互相配合。此外在丘陵山地茶园大面积的斜坡地, 也可以从下部到上部, 按等高线与设于山脚的主支道以及横园路、横排水沟相结合, 设置宽度较小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应使其与主要风向相垂直, 有多方面的风向为害茶树时, 可与主要防护林带成垂直再设置副林带。 防护林带的结构 一般可分为紧密结构、稀疏结构、透风结构三种(图5)。 图5 林带结构示意 紧密林带是由树冠浓密的乔木、亚乔木以及灌木配合组成。树木栽植的行株距较小、宽度较宽。这种林带能发挥其降低风速与保持水土的作用。稀疏林带一般有二层树冠, 由树冠稀疏的乔木与亚乔木或灌木组成。林木栽植的行株距较大, 而林带树木的行数较少,宽度则较小。一般平坦地段茶园或山坡地茶园采用这种林带。透风林带一般只有一层树冠,单独由树冠较密的乔木组成。林木栽植的行株距与较大树木的行数则较少, 宽度也较小。一般丘陵和山地茶园的斜坡上以及平坦地段的茶园, 也可采用这种林带作为 ![]() 遮荫树设计 茶园种植遮荫树,须注意遮荫树树种的选择,遮荫树的布置与管理。茶园遮荫树的树种,应采用豆科树木。豆科树木有托叶楹, 菲律宾合欢、银杏欢、台湾相思树、南洋楹等皆可在茶园中栽植试用。 遮荫树的种植密度, 因树的树冠大小而不同, 一般每亩可种10株左右, 如广东英德农场种的托叶楹与相思树, 两者的行距皆为16.5米, 其株距托叶楹为10米, 相思树为8米。种植这些遮荫树与种茶同时进行的,大部分都种在水沟的上方和道路的二旁,但也有种在茶行的茶丛中间的。一般控制分枝在3米以上, 消光度以30%为宜。 茶园的茶行布置设计 茶园的茶行布置, 主要是指茶园坡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茶行布置方式。茶行布置的方式,可分“直行种植”、“等高种植”、“梯级种植”三种。直行种植的方式, 一般可在坡度5°以下的茶地应用。若地形特别整齐,同一坡面的坡度变化少,即坡度达到10°也可应用。这种布置方式, 原则上茶行皆用同一行距, 以直线延长划行种植。但在具有斜坡的地块上布置茶行时,也须照顾到茶行全长的大部分,仍能按等高种植,以便保持水土。等高种植的方式,一般可在坡度5~15°的茶地应用。若地形特别整齐,同一坡面的坡度变化少, 即坡度达到20°也可应用。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茶行全部原则上应依斜坡等高线以同距离曲线划行种植, 若同一坡面坡度稍有变化, 可适当调整行距来维持同一行的等高。但为便于耕作管理,调整值宜控制在17厘米以内。梯级种植的方式,茶行即种在做好水平等高的梯地上, 梯面栽植茶树的行数,依梯面的宽度而定。一般茶地坡度达到20°以上,应修筑梯地种植。若茶地地形特别复杂, 坡面坡度变化多, 坡度在15°以上, 即应采取这种方式。 茶行布置设计是整个茶园设计的重要部分, 上述茶园区块的划分、茶园道路、茶园排灌系统、茶园防护林与遮荫树等设计,都应与茶行布置联系起来考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