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泾阳县代表大会zhonɡɡuoɡonɡchɑndɑnɡ jinɡyɑnɡxiɑn dɑibiɑo dɑhui
❶中共泾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2年9月24日至2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88人,代表全县1069名党员。大会听取了中共泾阳县委工作总结和以后中心任务的报告,提出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整顿与发展生产合作组织,进行整党建党和民主建设;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一届委员会。
❷中共泾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4年6月26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23人,代表全县1278名党员。大会传达了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提出把领导农业列为党的经常中心工作,把发展和领导互助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二届委员会。
❸中共泾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55年7月13日至16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55人,代表全县1750名党员。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建党工作情况,提出会后的工作重心是全力领导农业生产,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整顿提高互助组;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做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会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团结,严格党的纪律,发展党的组织。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三届委员会。
❹中共泾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57年12月8日至1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79人,代表全县2799名党员。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三届委员会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报告,总结和进一步安排了全县整风反右工作。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四届委员会。
❺中共泾阳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62年2月28日至3月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81人,代表全县4221名党员。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四届委员会关于发扬党内民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研究了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措施,制订了对全县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计划及1962年工作要点。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五届委员会。
❻中共泾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19人,代表全县7241名党员。大会听取了泾阳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工作报告,总结了泾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提出了“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奋战三年,把泾阳建成大寨式的县”的口号。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六届委员会。
❼中共泾阳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4月27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60人,候补代表18人,代表全县11905名党员。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六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共泾阳县委纪律检查临时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七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❽中共泾阳县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12月26日至2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88人,代表全县12783名党员。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❾中共泾阳县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88年2月1日至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61人。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八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九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❿中共泾阳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于1991年1月24日至26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65人。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九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十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⓫中共泾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993年5月5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75人。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出席中共咸阳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⓬中共泾阳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1998年2月12日至1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85人。大会听取审议了中共泾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关于开创两个文明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泾阳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和中共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