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自失亦作“芒然自失”。形容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庄子·说剑》: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列子·仲尼》: “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寝,以至骨立。” 茫然自失máng rán zì shī心神恍惚,如有所失。《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怃然,茫然自失之貌。”《列子·仲尼》:“子贡茫然自失。” 茫然自失mánɡrán-zìshī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人心中迷离,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茫然自失mánɡ rán zì shī见“茫然若失”。 茫然自失mángrán-zìshī见“茫然若失”。 茫然自失máng rán zì shī《庄子·说剑》: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茫然:犹言惘然,迷惘失意。即心中迷惘,感到如有所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