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máo cí茅屋。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戎昱《赠韦况征君》: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司空曙《过卢秦卿旧居》: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 茅茨用蘆草、茅草蓋的屋頂。揚雄《逐貧賦》:“土階茅茨,匪彫匪飾。”張衡《東京賦》:“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茅茨 ☚ 那争 挦得 ☛ 茅茨 茅茨mao ci草屋;茅舍。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 毛褐 昧旦 ☛ 茅茨máo cí茅屋。张乔《归旧山》:“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茅茨三3160名厕所。⑴晋语。山西山阴〖??〗。⑵赣语。江西宜春〖??〗。⑶客话。江西上犹社溪〖??〗、瑞金〖??〗、赣州蟠龙〖??〗。   茅茨比喻简朴的生活。唐独孤及《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 “所以王佐才, 未能忘茅茨。 ” ●《韩非子·五蠹》: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 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茅茨不剪:茅草盖的房子不加修饰。采: 栎木。斫(zhuo): 用刀斧砍。粝(li): 糙米。粢(zi): 谷物。藜(li): 草木植物,嫩叶可吃。藿(huo): 豆类作物的叶子。麂(ji): 小鹿。葛衣:棉线或麻线做的衣服。监门: 守门人。服养: 指衣食服用供养。亏: 犹少、差。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住的仍是不加修饰的茅屋,衣食简朴,即使守门人的生活水平也不差于他。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堂 > 茅茨 茅茨 máocí 特指魏文帝所建茅茨堂,堂前有茅茨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其水東注天淵池……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楊守敬疏:“《巵林》曰,《魏書·任城王澄傳》,孝文遷洛,作茅茨堂,東曰步元廡,西曰遊凱廡,命群臣賦詩。是碑立於堂塗,而堂乃魏孝文所作。”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陋居部 > 茅廬 > 茅屋 > 茅茨 茅茨 máocí 即茅屋。上古房屋多以茅草爲頂,據考古發掘,殷墟出土之宫室屋頂均覆以茅草。《韓非子·五𧓂》:“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史記·秦始皇本紀》:“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十:“榆柳百餘樹,茅茨十數間。” 茅茨茅草的屋顶。《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不剪,采椽不斫。” 草屋 草屋茅(茅屋;茅舍;茅庐;茅茨;茅轩;茅栋;茅堂;茅斋;茅庵;茅厂;茅寮;茅庵;茅宇;茨茅) 茇 草庵 草寮 草房 草庐 草棚 草舍 草室 白屋 茆屋 茆茨 蓬茨 蓬庐 蓬门 蓬藿 蓬荜 棚户 荆柴 穷簷 穷檐 屠苏 葺屋 茨簷 茨宇 葺屋 蒲屋 蒲室 用茅毛盖顶、椒泥涂墙的房屋:茅椒 用草搭成草屋:结草为庐 结草为庵 仙道栖居的茅屋:灵茅 隐居者的草屋:篱门 隐茅 穷人住的草屋:蓬居 蓬室 圆形的草屋:团标 团焦 团瓢 团茅 圆顶草屋:庵 简陋的草屋:衡茅 草庐 ☚ 各种状况的房屋 各种程度的房屋 ☛ 00004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