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茅Máo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载。其源不一: 茅máo草名。見下。 茅读音m·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莫交切,平,肴韵。 上一条: 矛 下一条: 髳 茅〔mao〕 ncoud. ![]() ![]() ![]() ![]() ![]() 茅máo❶茅草,白茅的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穗上密生白毛,根状茎长。 茅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覆盖屋顶或作绳:~草︱~庐︱~舍︱~屋︱~塞(se)︱白~︱青~︱三顾~庐︱初出~庐︱顿开~塞(se)︱名列前~。 茅máo❶ 多年生草本植物。 茅(2次) 茅草。荃蕙化而为~《离》 并纫~丝以为索《惜》 茅máo茅草。禾本科,多年生本草。全草作牧草和造纸原料,根茎曰茅茎,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茅叶如矛,故谓之茅。其根牵连,故谓之茹。《易》曰‘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王逸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复香。荃蕙化而为菅茅,失其本性也。以言君子更为小人,忠信更为佞伪也。”《文选》五臣注:“茅,恶草,以喻谗臣。”朱熹集注:“茅,恶草,以喻不肖。”《惜誓》:“并纫茅丝以为索。”《九思·悼乱》:“茅丝兮同综。” 茅máo传说西汉茅盈兄弟三人,“得道”于句曲山(后称三茅山或茅山)。见《嘉庆一统志·江宁府·山川》。后用“茅”比喻“得道”。明·佚名《女真观》:“想当初守清规,习祖风,炼真茅,养正宗。” 茅mao茅庵 茅草 茅房 茅坑 茅庐 茅棚 茅舍 茅厕 茅屋茅台酒 茅塞(se)顿开 茅屋草舍 白茅香茅 初出茅庐 三顾茅庐名列前茅 茅máo茅máo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陋居部 > 茅廬 > 茅屋 > 茅 茅 máo 即茅屋。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儀仗 > 茅 茅 máo 用白茅編成的儀仗。古代大夫出葬時用以導引柩車。《禮記·雜記下》:“大夫之喪,其升正柩也,執引者三百人,執鐸者左右各四人,御柩以茅。”孫希旦集解:“茅,編緝白茅爲之,亦所以指麾也。”參見本類“羽葆”。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菅 > 茅 茅 máo “菅”之别名。 茅máo❶ 茅草。《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宵尔索绹。”(于茅:割取茅草。索绹táo:搓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 茅*máoC3A9 草屋 草屋茅(茅屋;茅舍;茅庐;茅茨;茅轩;茅栋;茅堂;茅斋;茅庵;茅厂;茅寮;茅庵;茅宇;茨茅) 茇 草庵 草寮 草房 草庐 草棚 草舍 草室 白屋 茆屋 茆茨 蓬茨 蓬庐 蓬门 蓬藿 蓬荜 棚户 荆柴 穷簷 穷檐 屠苏 葺屋 茨簷 茨宇 葺屋 蒲屋 蒲室 ☚ 各种状况的房屋 各种程度的房屋 ☛ 茅máo❶茅草。如:白茅,茅柴,茅庐。 茅máo ❶ {植} (白茅) cogongrass 茅茅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茅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白茅、青茅等。全草作牧草和造纸原料,根茎可入药。楚地多产。 茅西周封国,在今山东巨野县南。 茅máo❶ 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