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范村梅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又名《梅谱》,是南宋时代一部记述观赏植物梅的著作。范成大著。约成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主要版本有 《百川学海》、《说郛》、《艺圃搜奇》、《山居杂志》、《群芳清玩》、《笔余丛录》、《墨海金壶》、《珠丛别录》、《香艳丛书》、《丛书集成》本以及清光绪十一年(1885)上海福瀛书局刻本等。日本天保二年(1831)由阿部喜伍(栋斋)校订,曾占春写序,把范成大《梅谱》和 《菊谱》 合刊成《梅菊谱》。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绍兴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今桂林市)兼广西南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乎被杀。为官清廉向为世人所敬重。晚年退居故乡石湖。息影家园,养疴吴土,专心于诗词撰著。他的诗歌含蓄着爱国爱民的思想,渴望光复祖国山河。鞭鞑南宋官吏的残酷剥削,对穷苦农民寄予深厚同情。他的田园诗超越前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江南农村的现实生活,开拓了田园诗的新境界,故有“田园诗人”之美称。在诗坛上他卓然是南宋一大名家。 全文1卷。卷首简述成书经过。“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随所得为之谱,以遗好事者。”全文约1530字。 本书记述范村(实际包罗了当地)梅花品种11个,外加腊梅品种3个 (既往书籍通称本书记述梅花,共12种,不确)。 海花品种计有江梅(直脚梅、野梅)、早梅、官城梅、消梅、古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杏梅11种。 另在腊梅条名下有狗蝇梅、磬口梅、檀香梅3个品种。 本书逐一扼要记述各品种花期、花色香、单或重瓣、果形、品味等主要形态特征,以助辨认。从中可知当时梅花已有野生种和嫁接种之分。如官城梅即以野生梅“直角梅择他本花肥实美者接之,花遂敷腴实亦佳”。花色已有白、粉红、淡红、微黄之别。花瓣已有单、重之分。可见早在800多年前古人已熟练掌握了梅花的嫁接技术,创造了许多优良新品种。该书还记述了“行都卖花者争先为奇,冬初所未开枝置浴室薰蒸令拆,强名早梅”。可见当时已有用水蒸汽薰蒸的催花促花法。 腊梅和梅花本是分别归属腊梅科、蔷薇科的植物,《梅谱》说因为“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所以写在一起了。但范成大明确指出了 “腊梅本非梅类”。从植物分类的角度来看,范成大的见解是很正确的。 梅花是原产中国的著名观赏植物,本书又是我国第一部梅之专著,记述了江南地区的梅花品种资源和园艺技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爱花习俗,因此本书在中国植物学史、园艺学史上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范村梅谱》 花卉著作,一卷。南宋范成大撰,作者在前序中说,梅为天下尤物,种植很多,而“吴下栽梅特盛”。作者在石湖玉雪坡已种梅数百本,又在舍南买王氏宅,建成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种梅,因作此梅谱。所记范村之梅十二种: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花、古梅(内记成都卧梅)、重叶梅、综萼梅(最出名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杏梅花、蜡梅。每种对其形、色、香、栽培方法及其历史等都有较详细记载,还间有艺文故事。梅早最见于《书经·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和《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但皆取其实,不以花著,自南朝始见题咏梅花,唐宋大盛以香色早开重于时,但无梅谱,列梅花为专谱,自此书始。作者在后序中还品评了梅花的审美风格,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为贵。”这概括了唐宋咏梅之作的总体特点。 《范村梅谱》Manual of Fancun Plum简称《梅谱》。宋代梅花名著,范成大撰。书成于1186年,主要记述作者私园范村所种之梅,共10个品种,书中除阐述各个品种的性状、产地与利用外,还提到梅的嫁接。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梅的专谱。(见《范村菊谱》) 范村梅谱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地归吴村管辖;故记梅之书称为《吴村梅谱》。后记江梅以下近二十种梅花,并分叙各梅品名字的来源、花的颜色、特性及其果实。书后序言主要论述梅品的优劣,并指出杨补之所画的梅花,与真梅相去甚远。《通考》以此书与所作《菊谱》合为一编,题名为《范村梅菊谱》二卷,观其自序,梅谱、菊谱实为两本书。《四库全书》分而收之。现存范全集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明汪士贤刊本、《墨海金壶》本、《四库全书》本、《珠丛别录》本、《艺圃搜奇》本、日本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