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界发电厂清光绪十四年(1888),英租界内比商世昌洋行曾在绒毛加工厂安装一台小型发电机,由原动机带动,一度供给附近的荷兰领事馆照明,是为天津最早使用的电力。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国使馆设立发电所,发电能力只供使馆照明。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商仁记洋行接受英租界当局委托,筹集资金25万元,在伦敦路(今成都道)建一小规模直流发电厂,向英租界供电。1920年,英租界工部局成立电务处,直接经营管理电厂,并改为交流供电。1923年,电厂进行扩建,新装2台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924年和1927年又增设2500千瓦发电机各1台。到1936年,英租界发电厂发电总容量为7000千瓦。耗电量逐年增长,1920年10月份总耗电量为6.1万电码,1923年10月份则为22.4万电码,增加2.67倍。抗战时期,日伪华北电业公司成立后,着手统一全市电业管理,1943年英租界发电厂被华北电业公司收购,改称“华北电业公司天津兴亚二区出张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