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菜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菜花 苦菜花长篇小说。冯德英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全书以胶东半岛昆仑山区王官庄的抗日斗争为背景,通过“母亲”一家的遭遇,生动地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在反“扫荡”斗争中所表现的英勇不屈的精神。王官庄的广大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地主统治,成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母亲”一家都参加了革命,大女儿娟子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暴动中,她打死了地主王唯一,“母亲”也成为受人尊敬的革命妈妈。但敌人内外勾结,多次对王官庄进行扫荡,斗争异常尖锐残酷,由于军民团结一致,终于消灭了日寇汉奸,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作品形象逼真,亲切感人,特别是“母亲”的形象,是自五四以来革命文学中创造的第一个血肉丰满的母亲形象。 ☚ 灵泉洞 锻炼锻炼 ☛ 《苦菜花》 长篇小说。冯德英著。1958年出版。小说以抗日战争中最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描写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王官庄农民的觉醒、成长及其崇高的革命品质。女主人公娟子妈一家,与汉奸大地主王唯一有着血海深仇。抗日游击队镇压王唯一后,其子王竹投靠伪军,多次勾结日寇对王官庄进行血腥的扫荡。王唯一的叔伯兄弟王柬芝又突然回村,以献地、办义务小学伪装进步,暗地里进行间谍活动,策应日寇进山扫荡。作者在复杂、残酷的对敌斗争中,成功地塑造了娟子妈这位革命母亲的动人形象。既细腻地刻画她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生动地描述她坚决支持子女参加革命,以及甘为革命无私地献出一切的高尚品格。对娟子、星梅等革命战士和八路军团长于得海形象的刻画亦各有特色。朴实生动的日常生活细节与惊心动魄的敌我斗争场面相结合,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与革命事业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赞颂了抗日军民的坚定革命意志和昂扬斗争精神。行文布局,颇有民族传统特色。 苦菜花 《苦菜花》kucaihua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冯德英著。冯德英(1935— )是山东省牟平县人。1952年春开始练习写作。1955年正式创作《苦菜花》,1958年出版;还创作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被统称为“三花”。 ☚ 野火春风斗古城 杨朔 ☛ 苦菜花长篇小说。作家冯德英著。1958年出版。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仑山地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残酷斗争中的觉悟、成长和崇高品质。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母亲— —仁义嫂的形象。 苦菜花书名。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英勇不屈的长篇小说。作者冯德英。1958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姊妹篇有《迎春花》,1959年出版; 《山菊花》 (上、下卷),1978~1982年出版。 苦菜花kǔ cài huā《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苦菜(1)。药名。为菊科植物兔仔菜Lactuca versicolor(Fisch.)SchBip.的花。参见“苦菜子”条。 苦菜花 苦菜花长篇小说。冯德英著。写成于 1958年,1958年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另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曾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以胶东半岛昆仑山地区王官庄的抗日斗争为焦点,通过母亲——仁义嫂一家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本质和汉奸走狗的卑鄙丑恶灵魂,生动地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在艰苦的年代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的精神。英雄的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抗战史诗,历尽艰难曲折,终于配合部队消灭了日军汉奸,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母亲的艺术形象。作者把人物置于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刻画她的觉醒和成长,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灵魂的崇高纯洁,是“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学中创造的第一个比较丰满、完整的母亲形象。作品的语言清新流畅,鲜明生动,富有很强的表现力。1965年由作者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 杼轴献功说 苦女翻身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