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好,问三老三老: 指三种老人,即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泛指老人。谓要把难办的事情办好,多听听有经验的老人的意见。明·康海《中山狼》三折:“俺救了您,您倒要吃俺。世上有这奇事么?常言道: ‘若要好,问三老。’俺与您去寻着三个老的问他,道是该吃俺也不该吃。” 若要好,问三老(谚)三老: 泛指多位老者。指要想把事情办得妥当,就得多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听取他们的意见。 若要好,问三老三老: 秦汉时县、乡置三老,协助官员治理地方,后泛指当地有声望的老人。指要想把事情办好,就得多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 若要好,问三老三老:旧指地方上有名望的老人。意为要想把事情办好,就少不了要多向老年人请教。 若要好,问三老ruòyàohǎo,wènsānlǎo〔其他〕 如果要把事情办好,就要先请教几个有经验的老人。明·康海《中山狼》3出:“常言道:‘~。’俺与您去寻着三个老的问他,道是该吃也不该吃。” △ 褒义。多用于描写处事方法。 【近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入泽问牧,入水问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