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造肉sūzàoròu用猪的肠、肝、心、肺等内脏加花椒、大料等煮成。 吃时加辣椒油、酱油、蒜泥等作料,并佐以白面火烧。〔例〕大酒缸外面卖热酒菜的有这样几种:“水爆羊肚”,由肚仁、肚领到散丹、蘑菇、百叶、食系、葫芦、肚板,无一不备,而且物美价廉。再次是“苏造肉”,是以前宫内升平署厨房苏某创兴命名的,如“苏造酱”、“苏造鱼”、“苏造肉”等,不但冠以苏某的姓氏,上面还要加“南府”二字,作料特殊,味道香厚。(的200)∣苏造肉是明清宫内升平署专为梨园界做的一种吃食。升平署又称南府,这才有苏造肉的叫法。其实苏造肉和卤煮火烧大同小异,都是猪下水做的。(鬼377)∣为什么叫“苏造”?许多人以为是来自江苏或跟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关,其实是两回事。所谓“苏”是酥烂之意,相传是一位姓孙的御膳房厨师,离开清宫后,在后门桥一带开了家专门做苏造肉的饭馆,以此得名。它是用普通猪肉、猪下水、用酱肉之法制成,类似今天的卤煮火烧。(什237) 苏造肉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原为清宫廷菜。相传由一苏姓厨师创制而得名。以猪肉、内脏配药料(以9种药料按季节选用)慢火煨炖而成。肉酥汤浓,有开胃健脾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