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联共产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联共产党

苏联执政党。前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年建立。1903年召开二大制定了党纲和党章。最高纲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最低纲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在党的组织原则问题上大会发生分歧,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称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少数派称孟什维克。1905年,布尔什维克召开三大,制定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参加和领导俄国1905年革命。1912年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开除出党,结束与孟什维克同处一个党组织的状况。同时改称俄国共产党(布),1925年称苏联共产党(布),1952年改称现名。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86年二十七大通过第三个党纲修订本,修正过去不切实际的提法,提出当前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向共产主义迈进。1990年2月,苏共举行中央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中央向定于1990年7月2日召开的苏共28大提出的行动纲领草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就行动纲领草案所用的报告中说:苏共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目前的政治多元化进程可能导致在某一阶段建立若干个政常”,并宣布,苏共“打算为执政党地位而斗争”。据1986年统计,有党员1900万。党报《真理报》。党刊《共产党人》和《党的生活》。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该党成立于1898年3月,原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7月在布鲁塞尔和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出席并当选为副主席。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 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当前的任务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的民族自决权,消灭农村中的农奴制残余。这次大会上拥护列宁的人获多数票,被称为布尔什维克 (多数派),反对列宁的人获少数票,被称为孟什维克 (少数派)。1905年领导了俄国工农群众和士兵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遭到失败。1912年在布拉格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把孟什维克取消派驱逐出党,布尔什维克由一个政治集团正式形成了独立的政党。1917年领导工人和士兵进行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同时资产阶级代表在冬宫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3月召开七大,改名为俄国共产党 (布)。1918—1920年领导工农群众和红军战胜了国内的卫军和外国的武装干涉。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5年12月俄共 (布) 十四大决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布)。此后苏共进行了对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斗争。领导苏联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社会主义。1941—1945年领导了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52年10月联共 (布) 十九大决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任第一书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并将英洛托夫、马林科夫、卡·诺维奇开除出中央委员会。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宣布赫鲁晓夫因“健康原因”退休,选举勃列日涅夫继任第一书记。1982—1985年间先后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由戈尔巴乔夫继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短暂阶段,而是很长的历史发展时间。他提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概念,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某种僵化的无矛盾社会,而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社会,要完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就有新与旧的斗争,这需要改革,“改革就是一场革命”。他批判社会“单一化”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多元化”。在所有制方面,他认为苏联社会越发达,所有制的形式就越复杂多样,全民所有制并非“永远是最有效的所有制形式”,弄不好会变成“无主的财富”,成为“行政命令作风和官僚主义的温床”。在经济利益方面,由强调“全体人民的利益一致”转向承认“利益的多样性”,承认苏联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存在着广泛的矛盾,社会主义应建立能考虑到利益多样化的政治体制。在思想舆论方面,由强调“舆论一律”转向摒弃“精神垄断”和提倡“意见多元化”。在政治方面,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允许“做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他认为,社会主义世界具有多样性,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唯一模式; 30年代以来形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模式“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已被“扭曲和变形”。现在的任务是“革新社会主义”,“研究符合21世纪初实际情况的现代社会主义构想”,“使社会主义具有现代的社会组织形式,“通过革命性改革塑造社会主义新形象”。他提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形象具有巨大特征,即现代社会主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一种有效而活跃的经济制度,一种社会公正的制度,一种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一种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一种多民族都真正平等的制度,一种其本质和利益必然渴望和平、与各国建立正常和文明关系的制度。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苏联实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对内努力缓解民族矛盾,妥善处理各种非正式组织以稳定政局,尽最大努力扭转经济状况给人们以实惠,提高对改革的信心;对外注意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原则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赞同“太平洋经济合作”的构想,支持东欧国家改革的尝试,为苏联国内改革和建设创造稳定和宽松的外部环境。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建议国家实行总统制。3月13日戈尔巴乔夫就任总统。

☚ 苏联民族院   苏联两院制 ☛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1898年成立。创始人弗拉基米尔·列宁。该党原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8年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5又改名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52年该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1903年该党第一个纲领规定: 最高纲领是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905年该党领导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11月7日该党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接着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英、法、美、日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围攻和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叛乱,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战后,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中,恢复了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基础。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任党的总书记。1925年该党“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十六大”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 “技术决定一切” 的口号。1934年“十七大”宣布苏联已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1941年至1945年,该党领导苏联各族人民,彻底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进攻,并在东欧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解放了被法西斯占领的东欧大片土地,充分显示了初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任总书记。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开展“反对个人迷信”,批判斯大林,提出“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和平竞赛”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赫鲁晓夫提出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在赫鲁晓夫任职期间,苏共对国内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的尝试。1964年勃列日涅夫任苏共总书记,苏共提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作为党在长期内制定战略和政策的依据,推行以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体制”。1982年至1985年,安德罗波夫和契尔沃年科相继任总书记,该党明确指出 “发达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苏联正处在它的起点。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1986年春,苏共“二十七大”正式通过了 “全面完善社会主义社会” 的新党纲。制定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政治体制方面强调“民主化”和“公开性”。但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并未取得实效。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 《改革与新思维》一书。1989年戈尔巴乔夫在十九次全国党代表会议上强调进一步扩大“公开性”,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 “舆论多元论”,改革苏维埃政权体制。1989年12月,戈氏提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的旗帜下,苏联社会上出现数万个“非官方组织”,反对马克思主义,否定苏共70年历史的思潮泛滥,加以民族矛盾与冲突日益激烈,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党内的分歧也日益严重。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讨论通过了苏共的纲领性声明 《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新党章,提出苏共的目标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在政权体制上由传统的苏维埃体制转到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在联邦体制方面,由单一制转向 “主权共和国”的联盟; 在经济体制方面,原则上决定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上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发生激烈争论,叶利钦等宣布退出苏共。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于8月24日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解散苏共中央委员会。8月29日苏联议会决定停止苏共的活动并冻结苏共银行账户。70多年来一直是苏联社会领导力量的苏共被排挤出政治舞台。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共和国发表《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但具有光荣传统的苏共党员仍在为社会主义理想而斗争。

☚ 法国共产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 ☛
000011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