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祗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祗婆

苏祗婆

北周时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技艺得自家传,父以精通音乐闻名西域。北周武帝天和三年,从突厥皇后阿史娜入周,其在琵琶上作转调表演,使乐师们深受启发。向郑译传述龟兹乐中“五旦七调”宫调体系,隋、唐燕乐二十八调对此曾加以吸收。

☚ 萧衍   郑译 ☛
苏祗婆

苏祗婆

北周武帝时琵琶演奏家。龟兹人。《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钧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曰:‘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隋时音乐家郑译曾向苏学习琵琶,创造了一钧七调、十二钧八十四调之说,对中国乐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燕乐调研究》,林谦三著,郭沫若译)

☚ 史丑多   白智通 ☛
苏祗婆

苏祗婆

北周武帝时琵琶演奏家。龟兹人。《隋书·音乐志》:“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钧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曰:‘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隋时音乐家郑译曾向苏学习琵琶,创造了一钧七调、十二钧八十四调之说,对中国乐律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燕乐调研究》,林谦三著,郭沫若译)

☚ 史丑多   白智通 ☛
苏祗婆

苏祗婆

南北朝时的宫廷音乐家。周武帝时的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人。姓白,名苏祗婆。他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调体系。568年突厥木杆可汗女阿史那受聘于周武帝,称突厥皇后,苏祗婆随之入周。苏所传的龟兹乐是历北周、隋、唐三代宫廷所用龟兹乐的重要传派之一,并向郑译传授了龟兹乐调“五旦七声”理论,这一理论同时也是隋唐俗乐调有关宫调体系的重要来源之一,既与唐俗乐二十八调有关,也与宋燕乐二十八调间接相关。

☚ 王朴   郭沔 ☛

苏祗婆

南北朝时龟兹(今新疆库车)音乐家。其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他善弹琵琶,精晓龟兹乐。周武帝天和三年(568),随突厥阿史那皇后入北周。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传述龟兹乐律“五旦7声”的理论。五旦相当于黄锺、太簇、林锺、南吕、始洗五均。每均有七声(见附表)。以每一声为主,可构成一种调式,故五旦七声共得35调。其乐理后演变为隋唐燕乐28调。(附表见下页)

苏祇婆七调娑陁力鸡识沙识沙侯加滥沙腊般赡俟利𥯦
中乐七声变徵变宫
华言平声长声质直声应 声应和声五声斛牛声
西乐音符CDEFGAB

苏祗婆

北朝时音乐家。西域龟兹人。善弹五弦琵琶。周武帝时随突厥皇后入国,传述了源自印度的龟兹乐二十八调。五旦即五均,是五种基本调式,相当于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吕五均。七调是七个调式,其名称如鸡识、般赡等都是梵文音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