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碧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碧玉bì yù指小户人家女儿;也指婢女。《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乐府诗集》卷四五有《碧玉歌》三首:“碧玉破瓜时,郎为情倾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王维《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李商隐《无题》之一: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白居易《南园试小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碧玉❶綠玉。應瑒《車渠椀賦》:“楊丹流縹,碧玉飛黄。” 碧玉 碧玉亦题《司马义妾》。东晋志怪小说。戴祚撰。原载《甄异传》。《太平广记》卷三二一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郑学弢《列异传等五种》皆辑录。司马义:晋宗室,袭封汝南王,官至散骑常侍。《晋书》卷五十九有传。小说叙写:司马义有一小妾,名碧玉,善弹唱。司马义临死前叮嘱碧玉:“吾死,汝不当别嫁,嫁当杀汝。”义死后不久,其邻家欲娶碧玉为妻。在碧玉正要出嫁时,只见司马义骑马回家,拉弓射箭,正中碧玉之喉。于是碧玉喉痛难忍,姿态也随之失常,一会儿便昏厥过去。十几天后才慢慢苏醒,但不能言语,四肢也好像被打伤一样。一年后,碧玉才会说话,但还是不清楚,她容貌并不美,本来就是因为歌声动听才被邻家聘娶,喉咙被射伤,也就嫁不出去了。作者本为彰明鬼魂之实有,表现纲常之不能违。在作者看来;碧玉为人婢妾,本应持操守节,况已承诺不再另嫁,但后来却情不自禁,自违前言。丈夫虽死,冥冥之中也不能容忍,于是鬼魂还家,以非常之手段惩治了她。显而易见,作者是借司马义亡魂惩罚再蘸者,而来宣扬封建伦理纲常。但是,作者的主观意图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往往并不一致。从故事里,我们却看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碧玉的悲惨遭遇,正是一种无声的血泪控诉,它昭示了封建社会婢妾制度的罪恶。身处卑贱,便失去了做人的权利,不但要被活人蹂躏,而且要替鬼魂守节,稍越雷池,便大加杀伐,严惩不贷。这也有力地鞭挞了夫权思想对妇女的摧残、对人性的泯灭。小说结构精巧,启笔以嘱其“不得别嫁”开端,中间以碧玉改嫁转折,最后以“遂不得嫁”结局,前呼后应,首尾完整。作品描写细腻,如写碧玉被射,“喉便痛亟,姿态失常,奄忽便绝”。从受伤的喉部剧痛,写到随之而来的面色苍白,浑身扭曲,进而当即昏厥。虽仅十二字,却把人物的楚苦之状以及痛苦的加深过程都表现得非常清楚,而且生动传神。作品题材新颖,在六朝小说中独树一帜。全文仅一百一十六字,却挟千钧之力,蕴丰富内含,可见文笔之洗炼。从客观意义上讲,这是六朝不可多得的揭露封建纲常吃人本质的优秀微型小说。 ☚ 谢允遇仙 司马义妾 ☛ 碧玉 碧玉《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倾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后以此典指姬妾或小户人家之女。南朝梁·萧绎《采莲曲》:“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南朝陈·顾野王《艳歌行》:“长歌挑碧玉,罗尘笑洛妃。”北周·庾信《奉和赵王美人春日》:“直将刘碧玉,来过阴丽华。” ☚ 毕池 避世桃源 ☛ 碧玉·张鷟· 周补阙看知之,有婢碧玉,姝艳能歌舞,有文华,知之特幸,为之不婚。伪魏王武承嗣暂借教姬人妆梳纳之,更不放还知之。知之乃作《绿珠怨》以寄之,其词曰:“石家金谷重新产,明珠十斛实娉婷。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而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碧玉得诗,饮泪不食三日,投井而死。承嗣撩出其户,于裙带上得诗,大怒。乃调罗织人告之,遂斩知之于南市,破家籍没。 〔选自《朝野佥载》〕 这篇小说哀婉动人,几不能使人卒读。 后世的言情小说不少,其中不乏佳作。一般而言,多以两情相好,豪贵从中作梗以展开情节,这类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碧玉》的扩写。可见这篇小说实有开拓之功。有些所谓言情小说洋洋数万至数十万言,其感人的程度未必胜于《碧玉》。 碧玉是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历史言情小说。它将乔知之、碧玉之间的真情与武承嗣的骄贵豪横都揭示得淋漓尽致。 乔知之是初唐诗人,武则天时,他任右补阙。补阙是武则天所设的谏官的名称。他的婢女碧玉,不但姿色“姝艳”,而且还善歌舞,又有文学才能。这两人就不是一般的郎才女貌,而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语言。他俩的爱情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故乔知之真挚爱她,为了她,不再婚配,可见爱的深沉、真挚,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右补阙的官职并不低,竟不选高门大户,专一眷恋自己的婢女,已是不同寻常的了。如果仅仅是情爱,那么,在那时,男的可以三妻四妾。碧玉只是一个婢女,收为偏房,似乎更合当时的道统。从为碧玉不再婚配,就足见乔知之爱的深沉而专一了。 武承嗣为国戚,又有大权,他是有意来拆散乔知之与碧玉的爱情的。他以借碧玉到王府教姬妾梳妆为名,强纳碧玉,再不放还。这是利用权势夺人妇女。从这一点就揭露了武承嗣的豪横。 小说的情节还在进一步发展,人物的性格也在发展中刻画得更为丰满了。乔知之痛失爱姬,便作《绿珠怨》。绿珠是西晋石崇的爱妾,善于吹笛。赵王伦专权,伦党孙秀指名向石崇索取绿珠,被石崇拒绝。后石崇被捕,绿珠也跳楼自杀。这与碧玉的被抢是相似的。故乔知之用绿珠来暗指碧玉。他的诗的意思是:石崇在金谷园里很爱新的音乐,便用十斛明珠买了绿珠。可爱的绿珠既美丽,又善歌舞,因此很受石崇的赏识。两人的感情深厚,却遭到孙秀的无理破坏。绿珠离别石崇是痛苦的,她更不愿屈从孙秀,于是跳楼自杀以报答石崇的爱恋。碧玉读到乔知之的诗,三天不吃不喝,光是啼哭,投井身亡。这表现了碧玉的义烈性格以及她对乔知之的深情。武承嗣派人把碧玉的尸体从井中捞出来,并在她的裙带上搜得乔知之的诗,大为震怒,他不但不反省自己,而且迁怒于乔知之。就示意酷吏罗织罪名。“罗织之人”是指当时的来俊臣之流。《旧唐书·酷吏传》载:来俊臣“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故诬陷一人,即数处别告,皆是事状不异,以惑上下。”乔知之被无辜杀害,死后,还籍没其家产,可见武承嗣不仅豪横,而且凶残之极。 小说通过这个哀婉的故事,将乔知之的深情、碧玉的刚烈,武承嗣的横暴、凶残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在微型的言情小说中,《碧玉》是深刻地揭露现实丑恶的佳作,更是描绘坚贞爱情的佳作。 碧玉bì yù代称婢女。白居易《南园试小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 碧玉《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乐府诗集》有《碧玉歌》三首,其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用来指小户人家女儿。王维《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碧玉 碧玉bìyù┃┃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碧玉歌》三首,后两首之首句为“碧玉小家女”,故以“碧玉”泛指贫家女子或乐伎、婢女。唐·李暇《碧玉歌》:“碧玉上宫妓,出入千花林。”另见1149页“碧玉”条。 ☚ 酒次青衣 菅蒯 ☛ 碧玉 碧玉bìyù┃┃ 喻澄净青绿的自然风光。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另见363页“碧玉”条。 ☚ 碧藓 瘖聋 ☛ 碧玉比喻小户之家的美貌少女。唐杨衡《乌啼曲》诗: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碧玉bìyù❶含铁的石英,呈绿色、褐色或红色等,质地坚硬细腻,多用作装饰品或工艺品材料。 碧玉bìyù〈名〉青绿色玉石:碧玉簪|碧玉浮雕。 碧玉bìyù青绿色的玉石。 碧玉bì yù绿色的玉,多指翡翠, 可做装饰品: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珮,问道,“这是谁给你的?”(五七·1356)何处梅花笛,谁家~箫。(五十·1152)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珠玉部 > 玉 > 碧玉 碧玉 bìyù 玉名。色碧故名。《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三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明·張岱《夜航船·寳玩部》:“碧玉:有云碧、西碧二種,其色枯澀者曰雲碧,產於雲南;其色嬌潤,有虼蚤斑者曰西碧,產於西洋。”清·谷應泰《博物要覽》卷六:“碧玉以色如青草、青翠明瑩者爲上。” 矿物 矿物矿(~苗;银~;金~;煤~) 另见:颜料 矿石 开采 ☚ 矿物 岩石 ☛ 女仆 女仆使女 奚女 侍儿 侍女 女侍 女奴 下女 养娘 室妇 小玉 ☚ 男仆 奴隶 ☛ 各种颜色的玉 各种颜色的玉有彩色的玉:藻玉 ☚ 玉石 各种用途的玉 ☛ 玉石 玉石玉(寒玉;碧~) 玄真 阳精 另见:美石 石 ☚ 玉石 各种颜色的玉 ☛ 碧玉bì yù❶青色的美玉。《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 碧玉 碧玉是民间对碧绿色玉石之称,但这里的碧玉是指由硅质物经沉积作用而形成的致密玉石,常由石英、玉髓及氧化铁等物质组成,亦称 “碧石”。现在我国碧玉产于内蒙古、新疆、河南、江苏等地。 ☚ 玛瑙 虎眼石 ☛ 碧玉jasp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