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盆景Suzhon school of bonsei以苏州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种地方盆景艺术流派。该流派包括苏州及其附近地区的盆景。苏派盆景受文人诗词,吴门画派及江南园林艺术的影响,强调神韵意境,充满诗情画意。将树干扎成“六台、三托、一项”,由10片侧枝组成,以劈梅、顺风梅为其传统的代表造型式样。粗扎细剪为其传统的造型技法。常用石种有太湖石、斧劈石等。代表树种有梅、石榴、棯柏、瓜子黄杨、雀梅等。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 苏派盆景诞于江苏苏州。为我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苏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宋时已成为“可登几案观玩”的奇物。明清渐臻鼎盛,虎丘、山塘一带较大的盆景园圃有十余家。明人高启《卖花辞》云:“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清人沈朝初《忆江南》云:“苏州好,小树种山塘。半寸青松虬千古,一拳文石藓苔苍,盆里画潇湘。”苏派盆景有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之分。前者讲究树桩的姿态变化和外观的古、老、奇、枯。树桩从深山或田野间挖来移入盆内,采用“粗扎细剪”的方法,精心培育,或盘根错节,或苍劲挺拔,或亭亭如盖,或疏影横斜,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后者以山石为主,一般置于浅水盆内,用各种山石,经锯截胶合和雕琢,精心布置,或为湖光山色,或为冈峦起伏,或为清溪幽谷。所用花盆有宜兴丁山所产紫砂盆钵,也有瓷质或石质的。 ☚ 惠山泥人 扬派盆景 ☛ 苏派盆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榔榆、三角枫、梅花、雀梅等为代表树种。苏派在树木造型上,当今以半规则型为主,即指树木的枝叶经过“粗扎细剪”形成馒头状圆片,而主干则呈自然形状。整体的形态是江南常见的老树形象的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