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枝葉 > 蘇方木 > 蘇木 蘇木 sūmù 即蘇方木。 苏木药名。见《医学启源》。又名红柴、赤木、苏枋、苏方木。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 L. 的干燥心材。产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甘、咸、微辛,平。入心、肝、脾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部胀痛、血晕,痈肿,跌打瘀痛,破伤风。煎服: 3~9g。孕妇忌服。本品含巴西苏木素、苏木酚 (Sappanol)、β-香树脂醇葡萄糖苷、鞣质、挥发油 (主成分为右旋水芹烯、罗勒烯) 和多种氨基酸。还含商陆黄素、鼠李素、原苏木素、苏木苦素等。煎剂对动物有镇静、催眠作用,并能对抗士的宁对小鼠的惊厥作用; 能增强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对抗水合氯醛等药引起的心脏抑制; 皮下注射能引起正常狗的呕吐和腹泻。浸煎液在体外有抑菌作用。水煎剂对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巴西苏木素还有抗高血脂作用等。 苏木蒙古语音译。亦作 “索木”,原意为“箭”,汉译为“佐”,满语称为“牛录”。系清代蒙古旗下一级军事、行政单位。每个苏木由150名箭丁组成。其常备兵 (披甲) 50名,预备兵100名。设苏木章京(佐领)1人,负责统率全佐兵丁、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征发人夫等事。每旗辖苏木不等。解放后,内蒙古自治区在牧区仍沿用这一习惯上的称谓,作为区级政权机构。1959年,相当于乡。 苏木sappan caesalpiniaCaesalpinia sappan L.,又称苏枋、苏方木、棕木。豆科,苏木属。小乔木。高达10 m,疏被小刺。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30~45 cm,羽片7~14对;小叶10~19对,长圆形或长圆状菱形,长1~2 cm,先端微缺,基部歪斜,两面微被毛,下面被腺点。圆锥花序顶生;萼筒浅钟形,5裂;花瓣宽倒卵形,长约9 mm,黄色,最上1片在内,基部带淡红色。荚果长圆状倒卵形,长6~9 cm,具喙、木质、暗红褐色、被绒毛。种子3~5,卵圆形,褐黄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南亚也有分布。耐干旱。边材白色,为制小提琴琴弓的良材。心材红褐色,可提取珍贵红色染料以代替苏木色精。干材还含鞣质和没食子酸。根材可提黄色染料。心材可入药为清血剂。 苏木蒙古语音译,意为“箭”。最初为清代蒙古旗下的一级军事、行政单位。每旗辖苏木不等,每个苏木由150名箭丁组成,其中常备军50名,预备兵100名。苏木设苏木章京正职一人,副职若干名,掌管内部事务、负责审理丁册、征税、调配等。男子年满16岁至60岁,都编入箭丁名册。一般三年比丁一次,视情况而增数或裁减人数。解放后,内蒙古自治区在牧区仍使用这一名称,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乡。 苏木一作“索木”,蒙古语音译,意为“箭”,满语称为“牛录”,汉译作“佐”。清代蒙古旗下一级军事组织。每个苏木由一百五十名箭丁组成。其中常备兵(披甲)五十名,预备兵一百名。设苏木章京(一称“箭长”或“佐领”)正职一人,副职若干人,受旗札萨克(世袭旗长)之命,掌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调发差役等项事宜。一般每三年比丁一次,男子年十六至六十岁者,皆编入箭丁名册(称作 “沙拉档子”,俗称“黄册子”)。比丁之年, 按丁数变化情况,准增设或裁减之。每旗辖苏木数不等。解放后,内蒙古牧区仍沿用其名称,作为区一级政权机构。1952年,鄂伦春自治旗改苏木为*努图克。1953年后为旗的基层政权组织,相当于乡。 苏木sū mù《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苏方木(31)。药名。 苏木sūmù中药名。出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别名红柴、赤木、苏方木。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甘、咸, 平。入心、肝、脾经。行血祛瘀, 止痛消肿。治妇女血气心腹痛, 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 跌打损伤。煎服: 3 ~ 9 克。孕妇忌服。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水芹烯、罗勒烯)、巴西苏木素、苏木酚、鞣质等。煎剂能加强离体蛙心收缩力, 对小鼠、兔、豚鼠有催眠甚至麻醉作用, 并能对抗番木鳖碱对小鼠的惊厥作用。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苏木 苏木苏木,又名苏枋、苏枋木。始载于《新修本草》,原名苏方木。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心材。全年均可采收,多在5~7月间,将树砍下,除去粗皮及边材,取其黄红色或棕红色的心材,晒干。 ☚ 泽兰 王不留行 ☛ 苏木 苏木蒙古名索门一毛都、尼古热素、曹毛兴。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全年可采,采得后锯成小段,劈开,阴干。 ☚ 紫檀香 益母草 ☛ 苏木蒙古语音译。又译索木。意为“箭”,满语称“牛录”,汉语称“佐”。清代蒙古游牧旗下一级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族地方区一级政叔。由150户组成。同时又为旗下一级军事单位,由每户出1名箭丁组成。其中50名为披甲,即常备兵,余为预备兵。长官称苏木章京(箭长或佐领)。负责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征调差役等。后由于每个苏木人数往往有变化,各苏木大小不一,所辖人数各不相同。解放后,内蒙古牧区仍沿用此称,为区一级行政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