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安恒反语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安恒反语案 苏安恒反语案唐中宗时,习艺馆内教苏安恒,自负而好矜夸。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太子重俊起兵诛武三思父子,苏安恒自称“此我之谋”。及太子兵败被杀,有人将此言告发,苏安恒被收捕下狱,其年十月伏诛。本案中,苏安恒实未参与太子之谋,只因好自矜夸,说了句大话,便遭飞来横祸。按唐律,凡“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而无状可寻者,流二千里。若有陈欲逆、叛之言,勘无真实之状,律、令既无条例,各从‘不应从重’”。本案中苏安恒的情况,正适用于此条,他仅口陈其参与了太子起兵之事,而实未有谋反之计,按律,罪不当死。本案将他处死,是用刑不当。 ☚ 薛思简不法案 安乐公主掠人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