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味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弱冠登进士第,调咸阳尉。裴行俭征突厥,引为管记。历官吏部员外郎、考功郎中。武周延载元年(694),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平章事,寻加正授。次年,贬为集州刺吏,俄召为天官侍郎。武周圣历元年(698),复以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周长安四年(704),贬坊州刺史,进益州长史。唐中宗神龙(705—707)初,以附阿张易之贬眉州刺史,转益州长史,卒年五十八。味道居相位数年,处世圆滑,模棱两可,时称“模棱手”。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时人谓之“苏、李”。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所作多为咏物诗,但佳作甚少,惟五律《正月十五夜》为世传诵。《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十五卷,久佚。《全唐诗》卷六五存诗一卷。《旧唐书》卷九四、《新唐书》卷一一四有传。

☚ 李峤   郑愔 ☛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唐代诗人。“文章四友”之一。与李峤并称“苏李”。高宗乾符年间进士,为咸阳尉。武后时历任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天官侍郎等职。圣历初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居相位数年,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中宗时因亲附张易之兄弟,贬郿州刺史、益州长史、卒于任所。原有集十五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索引:苏味道,模棱。

苏味道

盛有时名,藻思相称。惟其速达,故入境未宏。旧集阙残,未窥其所本。拟以连篇排比,其源盖出于王筠。初唐之古芳,实梁陈之支派也。“火树银花”,时留俊赏,然丰肌靡骨,无复陈隋。(宋育仁 《三唐诗品》)

集中诗皆应制之什,未改陈隋旧习。用事典雅,后遂成馆阁一体。至蓄意含情,推事及物,则固唐诗之本色,异于六朝所尚者矣。(丁仪《诗学渊源》卷八)

苏味道648—705

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县)人。年二十进士及第,圣历初官居相位。写了不少应制诗,系宫廷御用文人。因身居高位,能以“文翰显时”,被当时的人们看重和效法。其在相位数年,无所作为,处事皆苟且圆滑,模棱两可,世号“模棱手”。后因亲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
苏味道九岁时能属文,与李峤以文辞齐名,时称“苏李”。从高宗后期起,与李峤、崔融、杜审言以文章为友,人称“文章四友”。苏所作诗今仅存十余首,全是近体诗,以应制、咏物为多,浮艳雍容,缺乏特色;以《正月十五夜》最著名,当时称为“绝唱”。著有文集二十卷(此从《旧唐书》,《新唐书》作十五卷)。

苏味道648—705

唐诗人。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官居相位,处事圆滑,依违两可,人称“苏模棱”。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少时即有文名,与李峤并称“苏李”。诗多应酬奉和之作。其名篇《正月十五日夜》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句,历来为人传诵。原有集十五卷,已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苏味道648~705Su Weidao

man of le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Night of the Fifteenth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A Collection of Su Weidao,etc.

苏味道648—705

唐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高宗乾封进士。则天朝历官凤阁舍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天官侍郎等职。味道在官专以苟合取容为事,自称凡事模棱以持两端即可,时人称为“苏模棱”。长安(701—704)中,因改葬其父而侵毁乡人墓田,遭劾被贬。中宗时因亲附张易之兄弟外贬,未行而卒,年五十八。有文集行于世。

苏味道648—705

唐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少时好学,与同乡李峤以诗文齐名,号“苏李”。乾封进士。圣历初官居相位,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因谄附张易之,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其诗多应制之作,缺乏特色,价值不高。

苏味道648—705

唐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少有文名,与乡人李峤合称“苏李”。武则天时,曾为相数年,无所建树,遇事模棱两可,号“苏模棱”。中宗复位,因其谄事张易之、昌宗兄弟,贬官郿州刺史。今存诗十余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