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冕评唐玄宗骤迁杨钊杨钊其人,有理财的才能,善于窥探君意好恶而迎合之。他发觉玄宗喜欢财利,乃大事搜刮。以聚敛骤迁,一年中领十五余使。六月甲辰,玄宗迁其为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恩幸日隆”。玄宗可谓不拘一格提拔聚敛人才。 苏冕是唐代人,著有《会要》。他评道: 奸臣“广言利以邀恩,多立使以示宠,刻下民以厚敛,张虚数以献状”;君主“心荡而益奢”,民众“望怨而成祸”。这种政治是失常的、危险的。玄宗对这种聚敛之臣给予鼓励,予以重用,后果是严重的。苏冕说:“宇文融首唱其端,杨慎矜、王鉷继遵其轨,杨国忠终成其乱。”这不是危言耸听。唐朝衰亡,固有诸多因素,其中基本的一条是统治者因奢侈需要而残酷剥削百姓,引起民众反抗斗争。 当时盘剥百姓的名目繁多,从事搜刮的官吏多如牛毛,而由聚敛之臣总掌其事。胡三省注引洪迈《容斋随笔》曰:“杨国忠为度支郎,领十五余使,至宰相,几领四十余使,《新、旧唐史》皆不详载其职。按其拜相制前衔云:御史大夫、判度支、权知太府卿事、兼蜀郡长史、剑南节度·支度·营田等副大使、本道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两京太府出纳监仓、祠祭、木炭、宫市、长春·九成宫等使、关内道及京畿采访处置使,拜右相,兼吏部尚书、集贤殿、崇玄馆学士、修国史、太清·紫微宫使;自余所领,又有管当租庸、铸钱等使。以是观之,概可见矣。”从杨国忠所领各种名目的官职,可以明白他受玄宗重用,主要在于善于聚敛。玄宗始俭终奢,于此可得知一点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