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集
别集名。北宋苏轼(号东坡)撰。据苏辙所作苏轼墓志,苏轼所作有《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奏议》15卷、《内制》10卷、《外制》3卷、《和陶诗》4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并与此同,唯别增《应诏集》10卷,合为一编,此即后世所称《东坡七集》。但苏轼为一代文豪,其集宋时已风行天下,传刻既多,编次不免紊乱,如《宋史·艺文志》所著录,不仅前后集卷数与《墓志》不合;且又别出《奏议补遗》、《南征集》、《词》、《黄州集》等。但后世传本虽多,却大抵不出两个系统:一为分集编定的七集本,乃因苏辙原本增益而成,如明成化中江西刻本《苏东坡全集》即另立《续集》,而将《和陶诗》编入其中;一为分类合编者,此系统殆始于宋苏州居世英刻本,而宋代称“大全集”者,多为此系统,明以后,这一系统传刻尤多。二系统诸本皆收苏轼赋作,以成化本《全集》为例,《前集》卷十九收《赤壁赋》等7篇,《后集》卷八收《黠鼠赋》等8篇,《续集》卷三收《菜羹赋》等8篇,此三集中又收有“词”、“颂”、“引”、“辞”等赋类作品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