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施肥fertilization of cauliflower根据花椰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结合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所采取的施肥技术。 花椰菜是以花球为其营养贮藏器官。花球的大小和增长速度与营养器官的大小密切相关,在花球出现前植株叶片形成较大的同化面积,并且有较强的同化功能是提高花球产量和质量的保证;当根、茎、叶生长速度减缓时,花球生长速度急剧增加,形成新的生长中心。花椰菜是蔬菜中需肥量很高的作物,氮(N)、磷(P)、钾(K)在体内的积累量随着它的生长发育速度而增加,在未出现花蕾前,吸收养分少,而且氮、磷、钾主要积累在叶片中,随着花蕾的出现和膨大,氮、磷、钾的吸收量迅速增加,并在花球中积累,一直到花球膨大盛期。在花椰菜的各器官中,以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花球,茎与根中含量最低。由于花椰菜的商品产量部分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小,因此花椰菜对养分的需求量按商品花球计算时,要比结球甘蓝高,收获1000千克商品花球,约需吸收N 7.7~10.8千克,P2O5 2.1~3.2千克,K2O9.2~12.0千克。N:P2O5:K2O为1:0.3:1.1。当土壤肥力不足时,花椰菜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多而增加;如果氮供应不足,叶片中的养分向花蕾运输,下部叶片变黄甚至脱落。所以在花蕾形成期应供应充足的营养。在花芽分化和花球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磷、钾肥,以利于花芽分化和花球的形成。幼苗期缺磷,叶小而伸展不良,生长期磷不足还会影响花球的形成。钾不足易发生黑心病。在酸性土壤上,由于缺钙(Ca)易妨碍硼(B)的吸收,叶柄发生龟裂或出现小叶。花椰菜对硼、镁(Mg)等微量元素有特殊要求,缺硼时易引起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出现褐色斑点并带苦味。缺镁时叶片呈鞭状卷曲,生长迟缓。一般肥料不足时,叶片发育不良,小而细长、直立;肥料过多时,叶色浓而下垂。低温和肥力不足的条件下,常导致出现花蕾过早、花球小、产量低等不良现象。 花椰菜栽培分春作与秋作两茬,多采用育苗移栽。育苗床土的配置和管理方法与甘蓝相似,为培育壮苗和利于缓苗,在分苗及定植前均可随水追施低浓度的人粪尿。秧苗宜定植在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上。早熟品种生长期短,对土壤营养的吸收量相对较低,但其生长迅速,对养分要求迫切。所以早熟品种的基肥除施用有机肥外,每公顷还需加施人粪尿22~30吨。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基肥应以厩肥和磷、钾肥配合施用,一般每公顷施厩肥40~75吨。定植缓苗后,为促进营养生长,尽快建成强大的营养体,应追肥一次。当花球直径长到2~5厘米时,为保证花球发育所需的矿质营养,需及时施肥浇水。一般从定植到收获需追肥2~3次。早熟品种每次每公顷用人粪尿22~30吨,或氮素20~30千克,中、晚熟品种每次每公顷施用人粪尿30~40吨或氮素45~75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