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Má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 据 《路史》注云: “伏羲臣有芒氏,初作罗。芒氏宜始此。” ❷其据《潜夫论》 注云: “芒氏,齐敬仲后。”敬仲,当即田敬仲,本陈氏,春秋时陈厉公之子,名完,卒谥敬仲。仕於齐,因功赐姓田氏。陈乃虞舜之后,妫姓。 ❸ 《续通志》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出自夏王帝芒之后。” (按: 《姓氏考略》、《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俱引作 “商王帝芒”,误。帝芒乃夏之第九代君主)。 战国时魏有芒卯,为相; 明洪武间有芒文缜。
芒Máng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汉语大字典》 亦收,其注引徐珂 《清稗类钞·姓名类》: “芒,姓。” 芒máng❶草的末端。劉楨《魯都賦》:“黍稷油油,秔族垂芒。”也指細毛的末端。《文選》班固《答賓戲》:“獨攄意乎宇宙之外,銳思於豪芒之內。”傅毅《七激》:“分毫之割,纖如髮芒。” ❷光芒。張衡《思玄賦》,“揚芒熛而絳天兮,水泫沄而涌濤。” ❸廣大貌。通“荒”、“茫”。見“芒阜”。 芒芒/吉/吉人/吉士/吉日/吉梦/寺/老/老夫/老成人/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考/西/西方/西柄/亚/耳/耳耳/共/共人 ☚ 芃芃 芒芒 ☛ 芒读音h·uang(ˇ),为u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虎晃切,上,荡韵。 ❶同“恍”,形象模糊。 ❷[芴芒]恍恍惚惚;形容不可辨认或不可捉摸。 上一条: 晄 下一条: 𦬺
芒读音m·ang(ˊ),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莫郎切,平,唐韵。 ❶草的末端,也指细毛的末尖。 ❷尖端;锋刃。 ❸光芒。 ❹草名,长五尺快利如刃。 上一条: 氓 下一条: 杗 芒〔mang〕 ghob nis; 麦~.ghob nis jangb mel. 芒种 〔mang zhong〕 mangxzongb. 芒《广韵》莫郎·唐;bbní‖máng❶毫末;锋刃:刀~dōbbní(刀最锋利的部分) ❍ 磨~bbuá bbní(把锋芒磨得更尖锐)。 《后汉书·陈忠传》:“隄潰蟻孔,氣洩芒。”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衂銳挫芒,拉捭摧藏。”《文选·张协〈七命〉》:“建雲髦,啟雄芒。”李善注:“芒,鋒刃也。” ❷纤细;细小:~角bbnígāk(细小紧要的地方) ❍ 够~够角gào bbní gào gāk(形容做事精细、周到)。汉·班固《答宾戏》:“獨攄意乎宇宙之外銳思於毫芒之内。” 芒{}二1633①名麦芒。⑴冀鲁官话。山东寿光。1936年《寿光县志》:「麦针曰~。」⑵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大麦~长,小麦~短。⑶赣语。福建建宁〖 〗。⑷闽语。福建将乐〖 〗、福清〖 〗。广东雷州〖 〗。②名指尖锐、锋利,像芒的东西。闽语。福建厦门〖 〗。刀~刀最锋利的部分‖磨~把锋芒磨得更尖锐。③名芦苇。闽语。福建永春〖 〗。④名锷。闽语。福建厦门〖 〗。⑤名发育期间的青年人及家禽家畜。粤语。广东广州〖 〗。~仔‖~女‖~鸡‖~猪。⑥动碰(运气)。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我~哩,今年得知儿考得上考不上‖这东西难买的很,我~哩。⑦动碰面。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又〖 〗。碰了一个~。⑧动灭。古方言。《方言》第十三:「芒,灭也。」清钱绎笺疏:「芒、灭,一声之转。《淮南子・精神训》云:『芒芠漠闵。』高诱注:『芒读王莽之莽,芠读枚灭之枚,皆无形之象。』是芒与灭同义。」⑨动拔。客话。广东惠州。⑩形喻细小而紧要。闽语。福建厦门〖 〗。~角细小而紧要的地方。⑪形差劲;不好。粤语。广东广州〖 〗。我初初以为好好,原来咁~嘅‖好~嘅咋很差劲的。   芒máng❶麦粒、稻粒等外壳上的细刺 △ 麦~。 ❷像芒的东西 △ 光~|锋~。 ❸姓。 芒❶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黄褐色,叶细长有尖。茎可作造纸原料。 ❷谷类种子外壳上的细刺:麦~︱~刺在背。 ❸像芒的东西:光~︱锋~︱锋~逼人︱锋~外露︱光~万丈︱小试锋~︱初露锋~。 芒máng❶ 多年生草本植物。 ❷ 麦、稻等子实外壳上的细刺。 ❸ 形容像芒一样尖细的东西:锋芒毕露│光芒万丈。 ❹ 姓。 芒芒mang芒草 芒果 芒种 锋芒 光芒 芒刺在背 芒寒色正 锋芒逼人 锋芒毕露 锋芒所向 光芒万丈 初露锋芒 小试锋芒 芒máng芒máng❶ 谷类种子壳上或草木茎叶上的针刺。《吕氏春秋·审时》:“穗如马尾,大粒无~。”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 ❷ 刀剑的锋铓。后来写作“铓”。贾谊《陈政事疏》:“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 ❸ 光芒。刘禹锡《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然如繁星丽天,而~寒色正。”(丽:附着。) ❹ 通“茫”。模糊不清。《庄子·天下》:“~乎昧乎,未之尽者。” ❺ 昏昧无知。《庄子·齐物论》:“其我独~而人亦有不~者乎?” 芒*C3A2 (一)máng❶谷类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细刺:麦~/草~。 ❷像芒的东西:光~。 ❸尖端,锋刃:锋~/~刃。 ❹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细长,秋季茎顶生穗。秆皮可造纸、编草鞋等。 ❺[芒种]mángzhòng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6月5日、6日或7日。 (二)huǎng[芒芴]huǎnghū〈文〉与“恍惚”同。 模糊2 模糊2惚 惝(惝恍) 茫(茫然) 愦 恍忽 依稀 响像 莽漠漠 模糊不清:莽(莽莽) 漭(漭滉) 邈 茫(茫茫;茫昧;渺茫;莽~;渺渺茫茫) 恍 芒 悠漫 渺漫 恍然 杳冥 莽卤 漫暗 迷离恍惚 不真切:象罔 象网 不真切或不确实:帘窥壁听 帘视壁听 模糊,不分明:混沌 模糊,不真切:惝恍 敞恍 若有若无 模糊难辨:迷离(迷离惝恍) 迷没 模糊难以辨识:芒昧 模糊不明的样子:迷迷 冯翼 模糊不清的样子:茫然 恍然 邈渺 恍恍惚惚 恍恍忽忽 恍兮惚兮 隐隐糊糊 恍恍惚惚,心里像丢了什么似的:恍然若失 恍然自失 恍恍惚惚,好像神经错乱了一样:忽忽如狂 朦胧不清的样子:恍恍 (神志、认识等不清楚:模糊)
另见:神志 认识 记忆 不清楚 看不清2 ︱不明白 ☚ 模糊2 迷糊 ☛
光芒 光芒芒(芒彩;耀芒;精芒) 耀(景耀) 铓 光焰 光炎 景曜 景耀 曜精 熛焰 太阳的光芒:日羽 落日的光芒:余光 余明 余暎 余晶 星辰的光芒:芒角 露水的光芒:露光 锋颖的光焰:锋焰 火把燃烧的光芒:炬焰 金色的光芒:金景 白色的光芒:霜毫 闪动的光芒:玉电 炫色 强烈的光芒:豪光 光芒强烈:贯斗牛 光焰的样子:辣挞 光焰旺盛的样子:熊熊 (向周围放射的强烈光线:光芒) ☚ 光线 光辉 ☛
茎的各部 茎的各部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节(竹~;松~) 植物茎的节和节之间的部分:节间 茎上生的如针状之物:刺(钩~) 朿 稻麦子实外壳上长的细刺:芒 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芒颖 茎或根内疏松的中心部分:芯(灯~) 髓 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穰 芦苇秆里面的薄膜:莩(葭莩) ☚ 藤 枝干 ☛
草 草草(~海;水~;哀~;寸~) 莽卉 稿 软茵 草的美称:丹草 琼草 各种草的总称:卉(花~;百~) 草的末端:芒 草嫩绿可爱:绿草如茵 碧草如茵 草多塞路:茀 草多的样子:蔇 草盛的样子:被堤 莓莓 草盛而高的样子:桀桀 骄娇 草随风倒伏的样子:靡靡 绿草杂乱的样子:碧借借
另见:花草 香气 饲料 生长 茂盛 柴草 ☚ 草 各种草 ☛
遥远 遥远遥(超遥;远遥;遐遥) 远(远遐;远忽;窎远;积远;悠远;疏远;寥远;逖远;辽远;荒远;穷远;遐远;迢远;阔远;长远;远天远地) 卓(卓远) 渺(渺远) 缅(缅远;缅邈;悠缅;遥缅)邈(邈远;邈绵;悠邈;迢邈;寥邈;迥邈;旷邈) 绵(绵远;绵眇;绵邈) 迥(迥远;迥辽;迥逖;迥邈) 窎(窎远) 险 隃 超(超远;超洞;超遥) 谩 旷(悠旷) 霞 辽(辽卓;辽迥;辽越;辽遥;辽阔;辽缅;辽邈;辽夐;辽绝;辽廓) 眇(眇眇;眇绵) 芒 遐(遐迥;遐邈;遐阔)云汉 荒绝 悠脩 悠悠(~前程) 百丈 云极 茫茫 超洞 遐修 遐悠 遐夐 遐迩 遐尔 遐缅 遐幽 遐缅 遐悠 迢迢 远,绝远:鬼(~区) 空间辽远:修裔 悠远 空远 广大辽远:广远 广运 遐长 遐广 幽晦广远:溟漠 平坦广远:平漫 广远的样子:漫(澶漫;长川浩~) 渺然 广阔辽远的样子:浩茫 广阔遥远:渺邈 渺漫 宽广辽远:袤远 空阔辽远:仓茫 空旷遥远:阔迥 渺茫遥远:杳远 杳邈 荒僻辽远:辟远 偏僻荒远:僻远 旷绝 偏僻而遥远:偏远 赊僻 隐僻 阻隔遥远:阻阔 险阻而遥远:阻远 阻夐 远得无影无踪:九宵云外 遥远得如隔山河:邈若山河 邈若河山 非常遥远,如高山大海相隔:邈若山河 极为遥远:云漠 穷天穷地 青山一发 十万八千里 遥远的样子:莽渺 缅渺 遽遥 泂泂 飘飖 荒忽 憬彼 憬憬 邈邈 邈然 悬悬 县县 超摇 窅窅超忽(千里~) 缅然 迢递 迢遰 辽远的样子:藐夐 广阔辽远的样子:浩茫 (很远:遥远)
另见:远 距离 路程 ☚ 远 相距遥远 ☛
果的各部分 果的各部分果子的皮面部分:皮(~子;果~;梨~;桃~) 橘的外皮:黄苞 谷壳:稃 果实的皮膜:衣(芋~;花生~) 种子的外衣:孚甲 坚硬的皮:壳 浆果的坚硬皮壳:核(果~) 核果中心的坚硬部分:核(桃~;枣~) 禾本科植物子实外壳长的针状物:秒 芒(麦~;禾~) 果子可吃的部分:肉(枣~;笋~) 栗肉:黄玉 果壳里的柔软部分:仁(果~) 瓜果里的肉或自然隔开部分:瓤(瓤子;瓜~) 穰 瓣(豆~;橘~) ☚ 子实 果实名 ☛
拟状物 拟状物圆形物:球(雪~;气~;棉~;绣~;煤~;铁~;铅~;篮~) 毬 团(花~;泥~;石~;纸~;云~) 蛋(铁~;泥~;粪~) 珠(~子;数~;滚~;眼~;水~;钢~;念~;记~;佛~;露~)弹(~子;铁~) 丸(~子;肉~;泥~;弹~;蜡~;药~) 环状物:环(指~;耳~;花~;铁~) 圈(~子;钢~;锅~;花~;篮~;金~) 套(桶~) 箍(桶~)彄(~环) 鐍 饼状物:饼(月~;铁~) 轮(车~;月~;滑~) 月(~琴;~牙) 团(~扇) 盘(磨~) 管状物:筒(竹~;气~;电~) 卷(蛋~;烟~;胶~) 管(气~;血~;竹~;钢~) 筩 杆(电~) 铁制的圆管:铁管 粒状物:粒(饭~;豆~;颗~;盐~) 子(棋~;石~) 沙(~糖;~金;豆~) 米(海~;豆~) 粟颗(~盐;雪~) 颣 疙瘩 纥繨扢搭 闪着银光的点状物:银砾 块状物:块(煤~;冰~;血~) 锭(金~;纱~) 碴(煤~;炭~) 砣(~子) 砖形物:砖(~茶;冰~;煤~;茶~;金~) 坚硬的小块物:砟(铁~) 堆状物:堆(煤~;粪~) 垛(麦~;柴~) 坨(盐~) 摞 塠 粥状物:糊(药~;面~) 膏(软~;牙~;浸~) 泥(印~;枣~) 浆(泥~;豆~) 羹(~汤;~汁;肉~) 冻(果~;肉~) 扣状物:扣(绳~;活~) 纽(~扣;衣~) 长形物:条(铁~;柳~;面~;油~;雪~) 棍(拐~;木~) 棒(磁~) 杆(电~;旗~) 竿(竹~)杠(撬~) 筋(钢~;铁~) 辫(发~) 缆(电~) 捻(~子;纸~) 茎(剑~) 炷(灯~;艾~;兰~) 带(领~;皮~) 柱(水~;冰~) 探物的细铁条:铁探子 针状物:针(钢~;银~) 刺(芒~;骨~;鱼~) 芒(麦~) 锥(毛~)扦(火~;竹~;牙~) 钉(销~;眼中~) 销子 线状物:线(米~;油~) 丝(蛛~;藕~;铁~;雨~) 缕(金~衣) 须(花~;虾~) 无数的线条状物:千丝万缕 万缕千丝 网状物:网(~兜;鱼~) 络(丝~;发~;橘~) 纱(铁~;窗~) 兜(网~) 蛛丝:蛛网 天丝 雾丝 飘动着的蛛丝:游丝 包状物:包(包包;山~) 泡(灯~;眼~;水~;气~) 沫(皂~;白~) 波状物:浪(声~;麦~) 波(音~) 脉(山~) 片状物:片(铁~;叶~;卡~;刀~) 皮(封~;粉~) 板(石~;纸~;地~;门~) 衣(地~) 膜(地~) 毡(~帽;~子;毛~) 红色薄片:霞片 粉状物:面(盐~;药~) 粉(奶~;齑~) 末(锯~) 屑(纸~;木~)霜(盐~;糖~) 斗状物:锅(烟~;烟袋~) 斗(烟~;漏~) ☚ 某种形态的物品 其他拟状物 ☛
细小之物 细小之物锥匕 零碎的东西:鸡零狗碎 郎头絮茧 零碎而很有价值的东西:零珠碎玉 零珠断璧 零珠片玉 零珠碎锦 零玑碎锦 零金碎玉 遗漏的零星而有价值的东西:遗珠零璧 零星物件:零杂 零星、不完整的东西:只鳞片甲 只鳞半爪 只鳞片爪 细碎的东西:渣(渣儿;渣子) 砟(碎砟;道~) 屑(米~;铁~;细屑;靡屑;碎屑) 碴(煤~) 爢 两物相撞击时溅出的物体碎屑:阴火 细小的东西:星(星儿;~铢;火~;肉~) 针芒 针芥 针虱 铢两 铢黍 铢发 草刺儿 细小零碎的东西:一点一滴 细小琐碎的东西:鸡毛蒜皮 非常细的颗粒物:粉(粉末) 末(末子;末屑;碎末;细末;粉末) 面 白色粉末:雪粉 白色如霜的粉:霜(盐~;柿~) 小巧易带的东西:袖珍(~本) 细微、轻微的东西:毫毛 豪分 毫末 豪细 寻尺 锥毛 骭毛 毛粟 絮缕 像芒的东西:芒 细微之物:豪端 豪发 某些幼嫩细微之物:花(葱~) 极微细的东西:丝(一~) 秋毫之末 渺小的东西:沧海一鳞 十分渺小的东西:沧海一粟 沧海一勺大海一粟 恒河一沙 轻微之物:鸿毛 鸿羽 鸿毳 弃靸 极其轻微的东西:遗芥 微小之物:锱锤 蚤甲 铢龠 一枝一节 极微小的东西:鹪蚊 一针一线 轻细之物:轻 雾 便宜细小之物:轻细 霏细 极轻细之物:毛芥 小的立方体:丁(鸡~;肉~) 众多的物品:余物
另见:细小 ☚ 某种程度的物品 好物 ☛
广大 广大广(广巨;广长;浩广) 博(博大) 唐(唐唐) 芒 漠 恢 砀汪 滂(滂浩;沛滂) 廓(廓恢)洋 褒 扈(扈冶) 溥(溥将) 蒙(蒙涌) 普 亶 弘大 旷大殷大 旁薄 旁魄 闳诞 鸿鸿 旷荡 寥豁 实实 广而大:扈扈 宽阔广大的样子:恢恢 辽阔广大:辽旷 辽阔广大,无边无际:浩瀚无涯 浩无涯际 浩汗无涯 广大无边:汗漫 磻礴 非常广大:恢恢 极其广大:无始无边 广大的样子:皓(皓旰) 陶(陶陶) 滔荡 荡荡 薄薄(~之地) 瀚漫 瀚灏 斥斥 訏訏 杅杅 圹圹 滔荡 鸿溶 昧莫 漭泱 漭瀁 漫汗 盘桓 央央 浪莽 莽然 轧盘 軮轧 泱漭 泱莽 恢炱 恢胎 恢台 深远广大的样子:胶葛 辽阔广大的样子:辽廓 广大无边的样子:漭荡 溟漭 浩浩 磅礴 广潒 迷漫广大的样子:鸿蒙 鸿昧 鸿灵 (面积或空间宽阔:广大)
另见:大 宽广 ☚ 宽广 开阔 ☛ 芒máng;huǎng(一)莫郎切,平唐。 ❶草木的尖针。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雉鷕鷕而朝鸲。” ❷刀枪的锋芒。左思《蜀都赋》:“衄锐,挫~。” ❸光芒,光辉。任昉《王文宪集序》:“昴宿垂~,德精降祉。” ❹通“茫”。模糊。《庄子·盗跖》:“~然无见,色若死灰。” ❺暗昧,昏昧。《庄子·齐物论》:“人之生也,固若是~。” (二) 虎晃切,上荡。恍惚,模糊。《庄子·至乐》:“~乎,芴乎。” 芒eulaliaMiscanthus sinensis,禾本科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8,38。秆高1~2m。叶片条形。圆锥花序扇形,长5~40cm。小穗成对生于各节,一柄长,一柄短,含2小花。第一颖两侧有脊,背部无毛。外稃具膝曲的芒。常见的栽培变种有八丈芒(var. condensatus)、花叶芒(var. variegatus)和斑马叶芒(var. zebrinus)等。分布中国南北各地,日本也有分布。耐寒、耐旱、耐涝,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特别在降雨量达1000mm以上的温暖地带,其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根系扎入土中较深。微酸、中性、微碱的土壤中都能生长,并能耐瘠薄土壤。长柄小穗和短柄小穗均能结实,种子发芽率高,通常采用播种繁殖。耐粗放管理。 园林应用:圆锥花序呈扇形,多数花序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像一把把扇子,遇风在空中摇动,姿态别具一格。小穗基盘长有白色或淡黄色丝状毛,绿色叶片与其相映,使园林景观格外妩媚。可作岩石园、假山、湖边的背景材料。又可用作防砂保土植物。 同属常见栽培的还有荻(M. sacchariflorus),小穗基部具长达10~12mm的白色丝状柔毛,柔毛长度在观赏禾草中名列前茅。 芒2Chinese silvergrass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禾本科,芒属。多年生高大草本。生于山坡或荒芜田野。分布几遍中国各省区,也见于日本。秆直立,粗壮。叶鞘无毛,叶片长而扁平。圆锥花序扇状,主轴仅延伸至中部以下;小穗披针形,有1两性花,基盘有白色至深黄色的丝状毛;颖不等长;发育外稃有1膝曲的芒;雄蕊3枚,柱头自小穗两侧伸出。花果期7~11月。幼茎入药,可散血、去毒;秆可造纸,秆穗可作扫帚;还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嫩叶可作牛饲料。
芒1awn颖、外稃中脉向外延伸而形成的刚毛状附属物。通常为直形(如小麦),也有呈弯曲状的(如野燕麦)。弯曲的芒一般可分为芒柱和芒尖两个部分。芒柱为芒的膝曲以下的部分,较芒尖粗,常作螺旋扭转。芒尖为膝曲以上的伸直部分,较芒柱细。 芒 芒夏朝君主。一名和,槐之子。槐死后继位。古本《竹书纪年》云:“后芒即位元年,以元珪宾于河,东狩于海,获大鱼。”在位十八年,病卒。葬安邑。 ☚ 槐 泄 ☛ 芒见“稃”。 芒máng❶山地和田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❷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外壳上的针状物。如:麦芒。 ❸像芒一样的东西。如:芒刺在背,锋芒毕露。 芒máng《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芒(150)。药名。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 【别名】杜荣(《尔雅》),笆芒(《太平寰宇记》),笆茅(《本草纲目》)。参见“芒茎”条。 芒mánɡⅠ ❶ {植} (多年生草本植物) Chinese silvergrass ❷ (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awn; arista; beard ❸ [书] (毫末) the tip of a hair ❹ [书] (锋刃) cutting edge (of a knife, sword etc.) ❺ [书] (光芒) rays of light ❻(姓氏) a surname: ~ 卯 Mang MaoⅡ [书] ❶ (广大) vast; wide; extensive ❷ (辽远) distant; faraway ❸ (模糊不清) indistinct; blurred ❹ (急遽) rapid; sharp; sudden 另见 see also wánɡ。 ◆芒刺 prickle; 芒刺在背 feel prickles down one's back — feel nervous and uneasy; in a most embarrassed and uncomfortable position; as a thorn in one's flesh; like having prickles on the back; feeling uncomfortable; 芒[杧]果 {植} mango; 芒藓 Barbula; 芒[硭]硝 {化} reussin; mirabilitum; Glauber's salt; mirabilite; sal mirabile; 芒种 {天} Grain in Ear (9th solar term)
芒wánɡ(构词成分): 麦 ~ [mài wánɡ] awn of wheat; beard or awn of barley, oats, etc. 另见 see also mánɡ。 芒藏语音译,意为“平民”。吐蕃社会等级之一。不同于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经济权力。有纳税义务,但可不承担劳役。是时该等级人数不甚多。 芒máng❶ 芒刺在背|芒然自失
❷ 锋芒毕露|锋芒不露|锋芒所向|光芒四射|光芒万丈|如芒在背
❸ 背生芒刺|混沌芒昧
❹ 不露锋芒|初露锋芒|析毫剖芒|小试锋芒|崭露锋芒 芒 máng(6画)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 *芒máng6画 艹部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皮可造纸、编草鞋。 (2) 谷类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细刺: 稻~|麦~|~刺在背。 (3) 比喻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光~。 (4) 通“铓”。枪、刀、剑的尖端: 锋~。 芒 ☚ 葼 蔕 ☛ 芒máng战国以来的形声字。从草头,亡声。声母演变如亡盲忙、未妹例。指禾本科植物子实壳上的细刺。口语时说wáng。如:麦芒。引申指像芒的东西。如:光芒。又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黄褐色。叶细长有尖,可以造纸、编鞋。古代如:芒鞋。 芒★常◎常
mánɡ形声,从艸,亡声,本义为谷类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细刺,引申为刀枪的尖端、光芒等。 【辨析】 以“芒”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mánɡ:茫、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