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幕之宾
《世说新语·雅量》:“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音shān yí削除)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此事又见《晋书·郗超传》。 东晋时,桓温为晋明帝之婿。 永和元年,他出任荆州刺史,继庾亮、庾翼之后,掌握了长江上游兵权。经过灭成汉,攻前秦,击前燕,伐西蜀,逐步增大权势,于太和六年废司马奕,改立简文帝,从而掌握了晋王朝的军政大权。郗超在桓温手下为参军,有关废立之事,曾亲自参与谋划。“入幕之宾”,是谢安在一次与桓温聚会议事时,风动帐开,偶然发现了郗与桓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赠给郗超的雅谑称号。 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 《全唐诗》卷二八五李端《送宋校书赴宣州幕》诗:“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醒世恒言》卷十二:“东坡自此将佛印更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又卷三十二:“已效郗生入幕,何当干木踰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