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艾提尕清真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艾提尕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 àitígǎqīngzhēnsì 亦稱“艾提卡禮拜寺”。在新疆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廣場。爲我國最大清真寺之一。據傳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後經數次修建。寺規模宏大,佔地約十五畝。主要建築有門樓、講經室、禮拜殿、塔樓等。 艾提尕清真寺入口及宣禮塔 艾提尕清真寺一作“艾提卡尔清真寺”。我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是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复合词,意为节日礼拜场所。在新疆喀什市解放路。传称始建于回历846年(公元1426年),迭经重修扩建。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共约15亩。礼拜殿可同时容纳8000名穆斯林作礼拜。大寺正门为浅绿色,满布精细刻花。砖红色门楼高12米,边廓环以穹形壁龛。门墙左右各矗立一座高达18米的圆柱形砖砌尖塔。全寺由礼拜寺和教经堂两部分组成。礼拜殿内有140根绿色雕花木柱,成网状格排列,支撑白色密肋顶棚。顶棚上有许多绘有花卉图案的藻井。属阿拉伯式建筑,具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艾提尕清真寺是喀什地区宗教礼拜中心,新疆伊斯兰教最高学府。是古尔邦节、肉孜节群众歌舞游乐的主要场所。 艾提尕清真寺一作“艾提卡尔清真寺”。我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在新疆喀什市。相传始建于明景泰(1450—1456)年间,后曾多次扩建,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始初具今日规模。属阿拉伯式建筑。共占地约十五亩。礼拜殿全长一百六十米,进深十六米,可同时容纳八千名穆斯林作礼拜。殿内有一百四十根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白色的密肋顶棚。顶棚上有许多绘有各种花卉图案的藻井。建筑工艺精细,布局严整,具有浓厚的伊斯兰艺术风格。为喀什地区宗教礼拜的中心,也是新疆伊斯兰教的最高学府。 艾提尕清真寺位于新疆喀什市。初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几经扩建至1838年才形成现在的寺院。总面积约16800m2。寺门两侧屹立着两座10多m高的塔楼。礼拜殿全长160m,进深16m,有140根绿色雕花木柱,支撑着白色的密肋顶,可同时容纳6000多人做礼拜。是新疆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伊斯兰教寺院。在今新疆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广场西北角。相传始建于1798年,曾多次修葺。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扩建,始成现在规模。占地约15亩,是目前新疆,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亦名艾提卡尔礼拜寺。寺院面对广场,高大的寺门墙呈竖长方形,中辟尖拱形寺门洞。寺门两侧耸立着两座高10余米的圆柱形塔楼。塔楼与寺门之间以稍矮的花墙相连,墙上砌尖拱形浅色双龛,塔楼、门墙皆为彩色砖面砌成图案,色调和谐,浑然一体,给人以庄严宏伟之感。门厅的白色拱顶与两侧塔楼顶,门墙两角小塔顶,在蓝天白云中遥相呼应,更加壮观。门内为八角形大门厅,左右有甬道通入院内。院内方砖铺地,钻天杨、苍松翠柏环绕四周,中央是清澈如镜的大水池,环境清幽。礼拜殿在庭院西面,坐西朝东,分内、外两殿,全长160米,进深16米,可同时容纳六七千名穆斯林作礼拜。殿内有140根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胁顶棚,气势非凡。天棚上间隔不远就是一个藻井,上面彩绘各种花卉图案,艳丽夺目。加上殿壁浓郁西亚风情的壁饰,金碧辉煌,充满伊斯兰宗教氛围。 ☚ 牛街礼拜寺 松江清真寺 ☛ 艾提尕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位于市中心的艾提尕广场。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相传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道光十八年(1838)扩建。占地15亩,平面呈长方形。高大的寺门两侧,各有一座高十余米的塔楼,与寺门以短墙相接。绿色大门里,是八角形门厅。厅上有白色拱顶,与两座塔楼的铁制月牙塔尖,成三足鼎立之势。门厅后的庭院内,松柏苍劲,白杨参天。中心建筑礼拜殿,分为内外两殿,全长160米,进深16米,内有140根绿色雕花木柱。寺内可同时容纳六、七千名穆斯林做礼拜。喀什是古丝绸之路重要城市,“迢遥疏勒峙边雄,据水凭山物产丰”。艾提尕清真寺则以历史悠久,富丽宏大而名闻中外,成为喀什古城的特征。每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接踵来此礼拜。艾提尕广场成了各族人民的欢乐海洋。 ☚ 1. 喀什市 阿巴和加麻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