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良种繁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良种繁育multiplication of superiorcultivars

为果树生产培育大量纯正优质种苗的制度与方法。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果树苗木; 提高种性, 防止品种退化; 加速繁殖, 提高繁殖系数。
措施和方法 建立包括品种母本园、砧木母本园和育苗圃三部分的良种繁育圃。母本园是提供繁殖材料的基地, 对保证品种纯度, 提高苗木质量, 以及对以后的果树生产都有重要作用。母本园里的植株要经常观察选择, 及时作出标记与记录, 作为选优汰劣的依据。良种母本园又可以分为接穗母本园、自根繁殖母本园和实生繁殖母本园等。分别提供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接穗、插条、芽苗、茎尖及种子等。母本园应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新建和改建。对母本园的要求是❶品种纯正, 砧木和授粉品种适宜。
❷无病毒和检疫性病虫害, 具有自然隔离或人工隔离的条件。
❸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 保障良种母本植株生长发育良好。砧木母本园分为实生繁殖砧木母本园和营养系砧木母本园。前者多在野生砧木资源分布丰富的地区,选择成片且典型的砧木林。间伐其它树种, 淘汰不典型的类型, 改建成自然群落的砧木母本园, 并防止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以母本园中的良种、和砧木母本园提供的繁殖材料育苗, 除常规方法之外, 还可采用组织培养、热处理、微型嫁接、弥雾扦插等技术, 培育无病毒苗和提高繁殖系数。
良种繁育的途径有: ❶扩大繁殖材料的来源。如扩大母树营养面积,增施水肥, 加强修剪, 控制结果,利用高接扩繁等措施;
❷经济利用繁殖材料,以短穗、单芽嫁接或扦插;
❸加强管理, 早嫁接, 早成苗, 早出圃;
❹改进繁殖技术, 延长繁殖时间。利用保护地育苗和茎尖培养等技术。
良种繁育制度 对品种纯度、苗木质量和病虫害程度可在生长期和休眠期进行鉴定, 生长期鉴定即在新梢停止生长到落叶前进行, 这阶段枝叶性状充分表现, 品种特征明显, 便于观察。鉴定分全样和抽样两种方式, 前者沿每行顺序进行, 后者划分检查区, 每一检查区的面积1亩左右, 取样点检查株数不得少于检查区内总株数的30%。鉴定项目包括枝、叶、芽的形态、色泽、茸毛、着生状态等, 以及芽的萌动期, 二次梢生长期、停止生长期、落叶期。发现异样植株及时挖除。休眠期鉴定, 对芽、茎的形态特征等进行鉴定, 淘汰不具备典型特征的苗木。
苗木质量鉴定制度 由于树种、品种、砧木和自然条件不同, 苗木规格、分级标准各地稍有差异。一般优良种苗应具备以下共同特点❶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和特性。
❷生长发育正常, 茎干有一定的粗度和高度, 组织成熟, 充实。
❸整形带内有足够数量的饱满芽。
❹根系发达, 有一定长度、粗度和侧根数。
❺嫁接部愈合良好,无明显坏死组织。
❻根颈部弯曲度小。
❼无严重机械损伤。不合出圃规格的苗木均予淘汰。
病虫害检疫制度 对国家规定的检疫性果树病虫害, 进行严格检查, 一旦发现, 则苗木不能外运, 同时采取防治、隔离或烧毁等措施。对常见病虫也要控制到最低程度, 起运前喷铲除剂, 减少病虫传播。符合标准的种苗签发种苗检验结果通知书(见表)。

种苗检验结果通知书


按上述良种繁育方法培育, 并严格地执行鉴定和检疫制度, 就能保证获得品种纯正的优质苗木。

良种繁育elite seed production

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扩大作物优良品种群体,保持其原有种性的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良种繁育包括品种审定,制定繁育程序,品种提纯,种子检疫,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加工等环节。
随着蔬菜生产发展,种子业日益从种植业中分化出来,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实现种子的现代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是加速蔬菜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许多国家颁布了包括蔬菜作物在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管理的法令、法规或政策,并成立种子管理机构。1949年以前,中国蔬菜良种繁育工作处于自发性无组织状态。随着集体生产的发展和专业菜田建立,1958年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种子田,实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国家辅之以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逐步建立起县原种场、公社良种场和生产队种子田三级良种繁育体系。随着农业进一步发展,1978年中国又提出“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及“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供种”的种子工作方针。相继成立了中国种子公司和省(市、自治区)、地、县三级地方种子公司及相应的种子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各类种子生产基地;开展了国家和地方品种区域试验和新品种的审定和繁殖,使中国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完善。
品种审定 新的品系经品比试验,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为了确定其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还需进行区域性试验,在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测定其适应性和稳定性:最后进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并将供试材料的有关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以及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与反应等资料,呈省(市、自治区)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议审查,确认其性状优良者,颁发品种审定证书,交付种子部门和生产者经营、使用。为了缩短审定周期,上述程序一般可交叉进行;或者当前一步评定证明确系优良时,可提前进入下一步评定。
繁殖程序 品种育成或引进成功,通过审定后,进行扩大繁殖以达到生产应用所必经的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原种生产和生产用种繁殖两个主要步骤。繁殖原种所需的种子,称作原原种或超级原种。原原种是指经过审定的新品种,或原有良种经过品种提纯,符合品种标准,用作第一批繁殖的种子。利用原原种第一次(或第二次)繁殖所得的种子,称一级原种(或二级原种)。原种是繁殖生产用种的种子来源。对于许多二年生以营养器官为产品的蔬菜,原种生产必需采用成株采种法,以便鉴定选择;生产用种繁殖,除采用成株采种法外,为了扩大繁殖系数,缩短繁殖周期,降低种子生产成本,通常也可采用小株采种法。为了避免原种由于多次繁殖而增加种性变异的可能,一般可在严格的繁殖规程下,采用一次大量扩繁、多年使用的办法。
原种生产 提供繁殖生产用种所需种子的生产过程。原种是繁殖生产用种的基础材料。为防止种性退化,对其纯度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原种纯度: 白菜类、甘蓝类等十字花科蔬菜,瓜类蔬菜和其他异花授粉作物不得小于99%; 番茄、茄子、豆类等自花授粉蔬菜和营养繁殖的薯芋类蔬菜不得低于99.5%。此外,在植株生长势、抗逆性、丰产性,以及一代杂种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等方面,均需保持品种的原有水平。种子应充实、饱满,发芽率和净度不低于98%,不含杂草种子和腐烂种子,不带有检疫性病、虫害。原种生产一般以育种者所提供的超级原种或经品种提纯后所得的第一批种子为播种材料。原种生产地应具备严格的隔离条件且肥力均匀,种植密度合理,并采用适应于品种特性的栽培技术,使品种特性得以充分表现,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定和选择,严格去杂、去劣后采种。
生产用种繁殖 以原种为播种材料,提供生产用种的种子繁殖过程。凡繁殖系数高而又易于天然杂交的蔬菜,一般采用良种种子田繁育制。对于繁殖系数较低的自花授粉蔬菜,必须增加繁殖代数,方能得到足够的种子量,故一般采用良种等级(2~3级)种子田繁殖(见图)。各级繁殖田的面积大小,按下列公式计算:


良种种子田及等级种子田繁殖程序图


繁殖地的选择,除符合隔离条件要求外,切忌重茬,以避免连作而引起的病虫蔓延和减产,防止前作自生苗而带来的混杂。种子田按生育期分次严格去杂,彻底淘汰杂、劣、病株。
一代杂种种子生产 (见一代杂种育种)
品种提纯 (见品种提纯)
种子检疫 (见种苗检疫)
种子检验 (见种子检验)
种子加工 (见种子加工)
提高繁殖系数 繁殖系数是良种繁殖速度和效率的度量,为一粒种子通过一次繁殖所增加的倍数。通常是以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与其播种量的比率来表示。提高繁殖系数,是加速良种繁殖、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各类蔬菜通常采用以下途径提高繁殖系数: ❶采用育苗,节约用种;
❷精细直播,适量加大营养面积,提高单株种子产量;
❸采用扦插、分根、分株等无性繁殖法扩大种株群体;
❹通过组织培养,扩大繁殖群体;
❺加强蔓性作物的植株调整,提高座果率;
❻加强采种田的栽培管理,延长开花结实期,增加种子产量。此外,为了加快良种繁殖,不少蔬菜已经采用一年多代繁殖。黄瓜、番茄、辣椒等可以通过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设施,一年繁殖2~3代;白菜、萝卜等通过异地加代繁殖,也可一年2代。

良种繁育propagation and production of elite seeds and plants

对通过审定的花卉品种,按照一定的繁育规程扩大繁殖良种群体,使生产的种苗保持一定纯度和原有种性的一整套生产技术。花卉良种繁育的主要意义,在于迅速繁殖生产上需要的良种种苗,以替代业已混杂、退化、观赏价值不高的原有品种,并改良生产上仍在使用而出现混杂的良种,使之复壮、提纯。它是种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种育种工作的继续,也是良种推广的基础。
意义 随着人们对花卉的观赏价值要求越来越高,种苗业日益成为花卉生产中相对独立的产业。实现花卉良种繁育的科学管理,是加速花卉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规定严格制度与施行办法,具有相应的花卉种苗研究和管理机构。中国提出栽培作物良种繁育程序和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相继开展国家、地方各级品种区域试验和新品种审定和繁殖。这些工作在观赏园艺植物的栽培中有些实践,但全国性的专门花卉种子研究还不够完善,花卉的良种繁育体系与管理机构有待建立和发展。
良种繁育体系 包括品种审定、制定繁育程序、保持与提高品种种性(品种提纯复壮)、提高繁殖系数、种子检疫、种子质量检验和种子加工等方面。
品种审定 是对花卉新品系进行形态、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评价,还要经过品种比较试验,选出表现优异的品种,并通过品种区域试验,测定其在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后,进行生产试验。最后将供试材料的有关审定与试验结果及其对栽培管理技术的要求与反应等资料,呈报上级审查,经确认,再交付种苗部门繁殖推广或交生产者使用。
繁育程序 系指审定后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以达到生产上应用的各个环节序列而言。一般包括原种(苗)生产和生产用种(苗)两方面的繁殖。繁殖原种所需的种苗叫超级原种。超级原种是经审定的新品种,或原有良种经品种提纯复壮,符合品种标准,用作第 一批繁殖的种苗。原种(苗)生产是提供繁殖生产用种所需种苗的生产过程,要求较高的纯度、净度,防止种性退化,有的还需经脱毒处理。这批原种的种子应充实饱满,发芽率高,不含杂草种子,腐烂种子,无检疫性病虫害。花苗则要求健壮、充实。原种(苗)生产地应具备严格的保护和隔离条件,且要求肥力均匀,种植密度合理,并采用适应于品种特性的栽培技术。生产用种苗繁殖是以原种(苗)为繁殖材料,提供生产用种苗的繁殖过程。繁殖系数高且易天然杂交的花卉,一般采用良种种子圃繁育制度;反之,则需增加繁殖代数,方可保证足够的种子量。对于原苗生产,常须在初期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使新品种迅速扩大数量。在生产用花苗,繁殖中则多用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方式,从而降低成本,扩大繁殖。
保持与提高品种种性 在良种繁育中首先要防止遗传性变劣与出现分离。生产中,要严防种苗采收、贮藏、运输、晾晒中的机械混杂,以及种子因天然传粉引起的生物学混杂;尽量提供优良的栽培条件,如土壤、肥力、轮作及适宜砧木等。经常选择:选择品种典型性高的单株、花序或种子。此外,还要在适当时期改变生活条件如改良播种期、换种、给予特殊农业技术,如低、高温、变温、盐水处理种子,人工辅助授粉,选择易于复壮的部分做繁殖材料,等等,以不断提高良种之的生活力。
提高繁殖系数 繁殖系数通常是指由一粒种子或一株母树通过一次繁殖所增加的植株倍数。这是良种繁育中速度与数量增长的量度指标。对用播种繁殖的一二年生草花等观赏植物而言,用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与其播种量比率来表示。提高良种繁殖系数,是加速良种繁育与推广进程,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关键之一。其主要途径有:❶扩大营养面积,加强培肥等措施,借以生产大量的充实、饱满的种子或插穗、接穗。
❷通过摘心、促进分枝,扩大单株采种量或采穗量;
❸通过各种营养繁殖扩大种株群体;如扦插、分株、压条(包括空中压条)等;
❹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❺延长繁殖时间,节约繁殖材料及加代异地培养;
❻在良种繁育初期应用组织培养等技术(但应注意防止产生变异)。
花卉的品种检疫、检验与加工等工作,在目前开展得还不够,可先参考农作物、蔬菜等部门所用规程,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开展并促其完善。
现状与展望 现代对观赏植物良种繁育越来越重视。在欧、美、日本等国,新品种通过国家专利审批后,多由私营种子公司和苗圃或花圃、草圃进行良种繁育工作。在私人经营的观赏植物良种繁育过程中,各种苗公司负责人为了振兴业务,扩大销路,主要抓紧以下几个关键:❶扩大宣传,建立信誉,抓紧质量检查,保证名实相符。
❷抓住“拳头产品”,即在众多的种苗中,突出该公司(苗圃)特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❸在最适合的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对于草花种子生产基地,更要求气候偏干,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以便降低成本,提高种子质量。如美国的草花种子生产基地大多设在加里福尼亚州。
❹良种繁育公司附设种子研究机构,不断育成观赏植物新品种,创造新技术。
❺加强协作,建立良种繁育网,尤其是特约农家繁育草花单一品种等制度,既可分工合作,又能减少人工隔离(授粉)之繁。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但品种多未经系统整理、登录,花卉育种研究开展较迟,近年来从国外引种花卉品种渐多,亟应加速建立观赏植物良种繁育体系,严格种质检验制度,加速育种与良种繁育研究等工作。除园林部门外,主要提倡个体和乡镇企业办花卉种苗场、种子公司。从全国范围看,中国要抓紧全国观赏植物良种调查、登记,做好良种繁育布局规划,加强科学研究,把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良种繁育elite breeding,propagation of elite treespecies

将选育材料扩大繁殖并推广于生产的过程。经选育或经遗传测定确认性状优良的繁殖材料(称为原种),需通过良种繁育扩大数量,才能应用于生产。在林业实践中,对繁殖推广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提高的选育材料,也称良种繁育。对良种繁育的基本要求是:
❶迅速扩大繁育系数,以满足生产需要;
❷采取适当的技术,保证繁殖材料的纯度和防止性状的退化。母树林、种子林、种子园和采穗圃是良种繁育基地的基本形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