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舰艇振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舰艇振动 舰艇振动舰艇振动是指由于舰艇主机、辅机、轴系及螺旋桨等某些不均衡周期力所引起的运动。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振动以共振的形式出现。在舰艇环境中,舰员所感受的振动多为综合性方向,但为便于分析,一般仅测量垂向振动与水平振动。近来各国倾向于以加速度来评价振动。舰艇振动对舰员的生理功能和操作有明显影响。 式中频率f以Hz计算,加速度a以m/s2计算速度v以m/s计算,振幅A以m计算。重力加速度g约等于9.81m/s。在测量加速度时,有的采用有效值(均方根值),有的采用峰值。两者换算公式如下: 有效值× ![]() 船舶振动的频率范围很广,低到10Hz以下,高到几十甚至几百Hz。舰艇振动频率比民用船为高,因此振动的加速度也要大些。机舱的振动加速度又较居住舱和其它工作舱为高。不同的舰艇中,快艇和高速护卫艇的振动加速度最大(快艇正常航行时最大加速度为0.15~2.9g); 潜艇和大型驱逐舰的振动加速度最小(驱逐舰正常航行时舵机舱甲板的最大加速度为0.04~0.14g); 而中型舰艇(如猎潜艇,扫雷舰)的振动加速度居中 (猎潜艇正常航行时前机舱的最大加速度为0.085~0.42g)。在民用运输船中,生活区、驾驶室及机舱等连续工作的区域,垂向振动一般为0.01~0.4g,水平振动为0.01~0.2g,少数部位加速度值较高,但大于0.5g的部位很少(以上加速度值皆为峰值)。 舰艇振动对舰员的影响 振动因素可以通过皮肤振动-触觉感受器,位于深层结构的机械感受器(特别是肌肉、肌腱、关节、内脏器官),内耳听觉系统和前庭系统而影响到人体各部位的功能。人体对4~16Hz的振动最为敏感,因为它可激发各器官系统产生共振。振动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非特异性机能变化,促使抑制的产生。中等强度的低频振动使人思睡; 而高频且不经常的强烈振动则呈现兴奋作用。有噪声、电离辐射等因素存在时,振动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将加强。在1~100Hz强烈的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条件下,手和手指震颤增强,并产生坐位姿势不稳定。在1O~200Hz范围内,全身或局部肌肉引起反射性的紧张反应。振动还可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使心率、呼吸频率、肺通气量及氧消耗量增加。手和脚的局部振动又可产生外周血管的收缩,从而限制了肢体血液的供给。强烈的振动常使通话困难(中断甚至发抖),特别是4~10Hz的振动可使语音失真。振动也可引起内耳损伤,其特征是包括有高频及低频在内的听力损伤。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也会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振动使视锐度下降,视象模糊,影响舰员操纵的精确度,特别是破坏手的精细动作。 因此长期处在舰艇振动条件下会使舰员感到不舒适,干扰人体的工作效率。在舰艇上,水平振动通常比垂直振动的影响更大,因为它妨碍书写、阅读及饮食,而且特别干扰睡眠。 舰艇振动的防护和消除 舰艇振动不仅使舰员感到不适,而且干扰仪器的正常工作。例如,妨碍航行仪表、雷达、声纳及指挥仪等精密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因此,防护和消除振动十分重要。要消除振动,最重要的是在舰艇设计、建造过程中将各种干扰力限制到最小程度,并尽量避免这些干扰力和船体某一固有振动频率发生共振。在振动强烈的部位,应采用弹性座架,减振器。在工作舱和住舱尤其要注意减振,重视舱室的工程设计,经常使舰员保持较舒适的体位。为了控制舰艇振动,还必须制定舰艇振动的卫生学容许标准。目前,这种标准主要以人体舒适感为依据,以加速度值计量,并按垂向振动与水平振动分别制定标准,也有少数国家垂向振动与水平振动的标准没有什么差别。一般说来,人体感到轻度不适的下限: 在1~10Hz为0.01~0.02g; 在50~100Hz为0.1~0.2g;感到明显不适的下限: 在1~10Hz为0.04~0.06g;在50~100Hz为0.3~0.5g(以上均为峰值)。振动防护用的个人装备 (如防振头盔、防振鞋、防振胸围垫等),在舰艇舱室中较难普遍使用。为了提高舰员对振动的耐受力,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营养与睡眠。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 舰艇噪声 舰艇冲击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