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舟中见猎犬有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舟中见猎犬有感 舟中见猎犬有感清组诗名。七绝。宋琬作。见《安雅堂诗集》卷五。作者在船上看到猎犬饭饱睡足,闲着不去猎取野兽,联想到自己虽有远大的抱负,才能却无法施展,颇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全组诗共五首,其第二首较为著名,诗曰:“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这首诗写得极为风趣,作者以猎犬自比,把得宠的权贵比做鹰隼。“樯边饱饭垂头睡”一句,形象地表现出终日无所事事的处境。最后以三国时刘备的故事,说明时不我待,功业未建,含有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的警策之意。顺治五年(1648)于七在山东起义,同族人诬告宋琬与于七同谋,遂被逮捕。释放后,长期闲居在家,故有诗中这种无处效力之感。 ☚ 海潮叹 钱塘观潮 ☛ 舟中见猎犬有感宋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舟中养猎犬,实在是件多此一举的事。船家天然是鱼鹰、水貂栖身之处,哪有猎犬的用武之地呢?看来这是好事之徒所为。那猎犬吃饱了,煞是无聊,只好在船樯边垂头大睡。诗人看到这情景,实在好笑,继而又触动了联想,写下了这首偶成漫兴而寄托不浅之作。 “秋水芦花一片明”,好一派江景。但对于猎犬来说,毫无意义。它的向往在平原或深山老林,那时作为猎人的前驱,去追逐搜捕猎物,该是何等意气风发。如有猎鹰协助,那更是如虎添翼。“秋水芦花一片明”,只能使它感到陌生,格格不入,如果它有感情的话,也会伤感。“难同鹰隼共功名”正是它的感伤。见猎犬而联想到“功名”,这就巧妙地将人事联系进来了。以下就进一步拟人:“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末句所用典故出《三国志》注引:“(刘)备往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如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里肉生”即大腿长肉,意指弃置不用,精力消磨。将舟中猎犬比作失路英雄,自是巧思。然而就诗人的寄意而言,这又是将生不逢辰的人才比作舟中猎犬,其现实意义又远在一般游戏笔墨之上。 将世间英雄比作猎狗,并不是一种亵渎。《史记·勾践世家》中范蠡遗文种书曰:“狡兔死,走狗烹”,就将功臣比作忠心的猎犬。而刘邦也曾当着武臣的面,称其为“功狗”,盖猎犬与骏马一样,皆以忠诚不二和奋不顾身而成为人的伙伴。故古人对此二物是十分喜爱的。所以宋琬见舟中猎犬,才会发生对怀才不遇之士的联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