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舞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舞雩wǔ yú

指舞雩台,古代求雨祭天之所。也可在上吹风闲憩,见“浴沂”。杜甫《热》之一: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

舞雩

舞雩

《论语·先进》:“(子曰:)‘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后以此典形容志向不俗;也形容春景、游春等。晋·张华《上巳篇》:“追好舞雩庭,拟迹洙泗滨。”晋·袁峤之《兰亭诗》:“古人咏舞雩,今也同斯叹。”

☚ 武库   X ☛
舞雩

舞雩

参见“童子舞雩”。晁端礼《鹧鸪天》:“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莪诗。”

☚ 舞影鸾孤   X ☛

舞雩

《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名点)、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孔子坐,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曾晳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和几个朋友及小孩,在沂水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歌咏归去。后以此指恬淡高雅的理想或情趣。杜甫《热三首》:“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舞雩

舞雩wǔyú

┃━ 古代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语见《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指乐道遂志,不求仕进。宋·王安石《次韵酬龚深甫》诗:“讲肆剧谈兼祖谢,舞雩高蹈异求由。”

☚ 解薜   操刀 ☛

舞雩

借指优雅的娱乐活动。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 “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
○ 浴沂

舞雩

(一) 礼仪。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称“雩祭”币因设坛命女巫为舞,又叫“舞雩。”《周礼·女巫》:“旱暵则舞雩。” (二) 指奉行雩祭之处。《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朱熹注:“沂,水名,在鲁城南……舞雩,祭天祈雨之处。

舞雩

舞雩

雩,yu,古时求雨的祭祀。《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注:“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使童男童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舞,舞蹈。舞雩,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谓舞雩。《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注:“雩,旱祭也。”疏:“雩者,呼嗟求雨之祭。”《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舞雩为祭天求雨的场所。”唐陈仲师《土牛赋》:“彼刍狗之列,饰文绣以求媚;泥尤之兴,因舞雩而取类。”——那陈列用草做的狗,并给它穿上绣花衣服去祭祀,是为了取悦于神来求福;用泥塑造出龙,是由于在求雨祭祀仪式中取其相似之处。

☚ 碔砆   雾绡轻裾 ☛

舞雩

(-yú)❶ 古代祭天求雨,命女巫舞蹈降神,称之舞雩。《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
❷ 春秋时鲁国求雨的坛,在曲阜东。《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咏而归。”(风:吹风,乘凉。)

舞雩

舞雩

古代用于祈雨仪式上的一种宗教性舞蹈。产生于商代,成汤祈雨于桑林,也就是求雨之祭。以后发展成有专门用于求雨的女巫及舞蹈形式。农业是商代经济中最主要的部分,每逢久旱不雨,人们就要祭祀求雨。有时商王还亲自参加这种祭祀活动,亲自跳祈雨的舞蹈。殷墟卜辞中就有不少祈雨仪式的记载, “”是祈雨舞的专字, 至周此字衍变成“雩” 字。周代雩祭时规定用以鸟羽装饰的“皇舞”,此外,还有女巫的专舞。至春秋战国时,文献中的记载更多了,在屡祭不雨时,便有 “暴巫”、“焚巫”之举,也就是以巫人作牺牲来达到求雨的目的,虽常因人出面反对而作罢,但说明这种残酷野蛮的祭祀还在实行着。由于祭典举行时有舞蹈有呼号,所以叫 “雩”。《周礼·司巫》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宫廷中有专为管辖雩祭而设的司巫之官,及舞雩的巫女。

☚ 巫舞   傩舞 ☛
000037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