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学中没有一致的意见。但取得共识的是,一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其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极大。所以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或发展经济学著作都无一例外地分析研究了自然资源的作用。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保持和利用资源优势。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使赢得了民族独立、具有资源主权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历史和现实证明: 自然资源的丰裕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新加坡也极缺工业原料资源,但也能在过去20多年中基本上摆脱了贫穷,使经济发展水平进入现代化。特别具有意义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而没有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陷入经济困境。在另一方面,像玻利维亚、赞比亚和扎伊尔这类国家,战后的历史证明: 相当富裕的天赋资源并不能保证国家富有。这种国家在利用其矿产收入促进经济多样化以实现更稳定的经济增长方面成效甚微。因为丰富的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非构成经济发展的充足条件,要想使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推动力,还有待于一系列条件的具备和成熟,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便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绿色革命” 向我们展示了资源加科技创造奇迹的生动事例。
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料,对于工业发展的双重意义: 一是用于出口换汇,二是使本国工业发展使用。
值得提出的是,对自然资源的稀缺问题的看法也不能过于绝对化,因为:
(1) 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对本国的资源勘探并不充分。
(2) 现有的资源并未充分开发利用。
(3) 资源的不足可以替代。
(4) 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