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针灸治法
自汗和盗汗,是两种异常发汗现象,属于病态,不同于因惊恐、情绪激动、气候炎热或衣服过多等导致的生理性
发汗。一般以时时汗出,活动则甚者为自汗; 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自汗与盗汗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见于多种疾病中。多由久病体虚,阳气卫外功能不固;或营阴不足,邪热内生所引起。一般说,自汗多属阳虚气弱,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虽然虚证居多,也有实证或虚实夹杂的。
通治法 以固表和营为主。选任脉、手阳明、足太阳和手少阴、足少阴等经穴,如肺俞、膏盲、心俞、膈俞、肾俞、气海、合谷、阴郄,复溜和然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补法。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气虚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倦怠乏力,面色㿠白, 气短,活动后汗出较甚,舌淡苔白,脉细濡。治宜益气固表。选肺俞、膏盲、气海和足三里等穴。用毫针行补法,并配合灸法。
阴虚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泄热。选肺俞、阴郄和复溜等穴。用毫针行补法,并另用泻法针太冲穴。
实热 汗出而粘,以下肢为多,口苦,胁痛,食欲不振,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治宜清热泄火。选大椎、曲池、合谷、曲泉和太冲等,用毫针行泻法。